2017年外行干农业,80%都赔钱然而他们还都不知道为什么?

2017年外行干农业,80%都赔钱然而他们还都不知道为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几年农业农村的政策:

从2014年起,农业补贴猛增,一直到2017年,金融倾向农业,为农业农村打开了资金的窗口。整个农业农村呈一派欣欣发展之势。但现实的情况我们看到了,就像上面的现状一样,不管是转型进来的,还是一直在农业里摸爬滚打的,都没赚到钱。农村产业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捞金。

我们来看一下现状:

现状1:转型农业85%并没赚到钱

老王以前是搞建筑的,看着国家农业政策好,又看着别人都拿地干起了农业,他觉得农业里肯定有黄金,于是也包了块地,学人种起了茶叶。

老王干事不含糊,说干就干!每天埋头在地里悉心忙活着他的宝贝茶叶,眼看着就要收茶叶了,老王却迷茫了。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把这些茶叶卖到哪去。这下,老王可傻了眼!

问题到底出在哪?老王一脸愁容,仿佛坠落了万丈迷雾之中……

现状2:即便是一直从事农业的人,同样没有赚到钱

有人认为转型农业的人是因为不懂行,所以没赚到钱。但真实的现状可能令我们吃惊:即便是那些一直干农业的人,同样没赚到钱。

老张干了半辈子农业,从种地到听人说合作社有发展,成立了合作社。但经营了两三年,并没有赚到钱,甚至越干越累。

问:那还干吗?

答:干啊!不干咋办?

如果你还照这样干下去,那么可能真的会血本无归!

为什么?请看以下分析:

1农村产业为什么搞不起来?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农村穷、落后,发展不起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缺少资金。的确,没有资金,什么项目也搞不起来。

二是缺少劳动力。现在农村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孩子,上过学学到了知识的人选择留在了城市工作,一些农村的劳动力也选择去城里打工,农村什么都发展不起来。

但这些还不是最根本的。

有一些房地产、工程转型农业的老板们带着资金,带着劳动力来到了农村,发展产业,但最终不仅没赚到钱,反而却赔了钱。有了钱、有了人,还是没赚到钱,为什么?

拿蔬菜大棚来说,单个大棚的投资并不是很高,如果经营得好,盈利是没问题的。但很多人赔了钱?为啥?说到底还是不会经营。所以,农业发展不起来,缺的不是钱,而是懂得运用政策、懂得经营方法的能人!

2

为什么“懂政策”和“会经营”

如此重要?

农业一直是政策性行业,国家的政策引导几乎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方向。而国家绝大部分的贷款及补贴发放,也是由政策来引领的。也就是说,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产业通常都会得到大力扶持,无论从优惠政策上还是资金补贴上,都占绝对优势。而这对于农业这个长线投资的产业来说,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而经营就更重要了。很多转型农业的老板为什么没赚到钱?根本原因就是不懂经营。农业不是种种地,养养鸡就行了,它跟开公司一样,甚至比开公司还要更精细,要算成本投入,要算利润收益,要算盈利周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盈利模式。很多转型农业的朋友,往往没有模式,就流转土地上项目,结果只能是赔钱。

3未来农业、农村要怎么发展?

首先,是对经营主体的大力支持。

前面说了,农村缺少劳动力,缺少懂政策,会经营的人,那么谁最有优势成为这些人?就是经营主体,即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等等,所以国家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支持经营主体。

同时,鼓励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企业负担”和“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目前,社会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和农业已经愈演愈烈,除了农业项目本身的资金补贴,国家在土地、贷款甚至水电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扶持。

其次,促进多种产业发展。

这仅是传统的种养殖业,还包括种养结合,特种养殖,林下经济等。

而从近几年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变化,中央弱化了城镇化,下大力气强调了新农村建设。这说明国家的重点不再放在城市,而是更加看重农村。相应地,中央在一号文件中大力强调了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内容。

4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国家鼓励什么,扶持什么,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对了。

比如,国家扶持经营主体,那我们就按国家要求,发展我们的合作社、农企等,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去降低自己的成本;积极学习先进的经营方法,去提高自己的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