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熱時間段不同,即可判斷實熱虛熱,也可判斷是否有水溼!

細心地家長會發現,有時孩子發熱,發熱的時間很固定。

也許是在午後,也許是在半夜。

我想每個寶寶,一定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別問我是怎麼知道噠~

根據發熱時間段不同,即可判斷實熱虛熱,也可判斷是否有水溼!

對於這種如潮汐有定時的發熱,中醫有一個名詞,叫潮熱

知識彩蛋來一波:biu~biu~biu~ 您是不是也被掃射到了

日晡潮熱

一般下午3~5點(申時),發熱明顯,且熱勢較高,亦稱為陽明潮熱

,是一種便秘的表現。


根據發熱時間段不同,即可判斷實熱虛熱,也可判斷是否有水溼!

常伴有口渴喜喝冷飲、手腳出汗、肚子脹、便秘、舌苔黃燥,或起芒刺,屬於實熱

日晡潮熱雖發熱,但不是感冒發熱,而是陽明腑實證(一種便秘證型)的一種表現,家長一定不要搞錯了哦~

陽明經氣旺於申時,胃腸屬於陽明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因胃腸本來燥熱內結,再加上此時陽明經氣旺,熱勢加劇,故申時發熱溫度較高。

陰虛潮熱


陰虛潮熱多午後或夜間低熱,發熱溫度不高。屬於陰虛發熱的一種表現。

根據發熱時間段不同,即可判斷實熱虛熱,也可判斷是否有水溼!

因陰液虧虛,陰不制陽,機體陽氣偏於亢盛。午後陽氣漸入裡,夜間陽氣入藏。本來陽氣行於體表,現在陽氣入裡,再加上體內本有虛火,故午後或夜間會有發熱表現。

陰虛陽盛,火苗本不旺。午後或夜間,陽氣入裡熱力也不高。故兩熱加在一起,一般多表現為低熱。

一般虛熱的孩子會有

陰虛潮熱的表現,常伴有顴紅、盜汗、手腳心發熱。

日脯潮熱溫度較高,而陰虛潮熱多為低熱。

溼溫潮熱

溼溫潮熱一般午後發熱明顯,兼有身熱不揚(即肌膚處捫之不覺發熱,但捫之稍久就會感覺灼手;或孩子自覺發熱,家長捫之不熱的一種症狀),常見於內有水溼

家長們都知道脾有運化水溼的作用。若脾虛,失於運化,水溼內停。

因溼邪粘膩,困遏於脾,同時把熱邪包裹在內,熱難透達。故孩子常自覺發熱,而家長捫之卻感覺不到。

一般脾虛的孩子感受熱邪,會有溼溫潮熱的表現,並常伴有頭身困重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