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症狀,咳嗽是對我們人體呼吸道一個自我保護,由於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我們呼吸道上面有個杯狀細胞就會分泌粘液去包裹形成“痰”。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但如果咳嗽反覆不停,就會由急性轉為慢性,常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如胸悶、咽癢、氣短等。咳嗽可伴隨咳痰。

“乾咳”,的人群更要注意,長期乾咳 說明您上呼吸道比較乾淨,下呼吸道有異物,病菌分泌物,而咳不上來就會幹咳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轉為慢性,常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如胸悶、咽癢、喘氣等。初期咳嗽有時就是發出了生病的信號,我們需要學會鑑別不同的咳嗽聲音,來了解生了什麼病,以便儘早擺脫疾病,恢復健康。

一、普通感冒

直接咳嗽,可咳出黏液,不伴有哮鳴音或者呼吸困難。

普通感冒除引起咳嗽外,同時還會伴有其他一些常見的感冒症狀:流涕、噴嚏、眼淚和輕度發熱。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貫穿於感冒始終,直到其他一些感冒症狀消失,都不會有明顯的改善或者加重。比如小兒感冒咳嗽大都是由於受涼、氣管或肺受了感染引起的,吃得過涼也會引起咳嗽。對小兒感冒咳嗽來說,如果能進行適當的飲食調養,也往往會事半功倍。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二、支氣管哮喘

活動或者夜晚咳嗽重,白天不怎麼咳,咳嗽可達數週之久,尤其是有哮喘家族史者。

哮喘導致肺內小氣管膨脹狹窄,進而引起刺激性黏液產生。哮喘患者咳嗽時可具有喘鳴,肺部充血和呼吸困難。家長要配合醫生尋找引起哮喘的過敏源,如花粉、塵蟎、被動吸菸、食品等。家裡儘量不要養花,養寵物。由於塵蟎喜歡寄生在潮溼的地毯、角落和發黴的物品裡,所以室內不要鋪地毯,要勤打掃。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暖,因為冷空氣對氣道也是一種刺激。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三、急性支氣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3-4天后出現咳嗽,起初為乾咳,以後有痰。

以病毒為主要病因,常有發熱,及伴隨咳嗽後的嘔吐、腹瀉,嘔吐物中常有粘液,一般全身症狀不明顯。症狀通常三週內緩解,超過此期或咳嗽仍持續存在,應懷疑有繼發感染,如肺炎。

四、肺結核

乾咳,消瘦,夜間汗多,午後又有低熱。

肺結核是傳染病中的常見病,又稱“白色瘟疫”,近年有捲土重來之勢。對於長期咳嗽,伴有低熱、消瘦症狀的患者,一定要拍胸片,做結核菌素試驗。一旦明確診斷,立即轉入結核病院接受正規治療。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五、急性感染性喉炎

咳聲“哐哐哐”,似小狗叫聲,因此被稱為“犬吠樣咳嗽”,同時出現聲音嘶啞。一般白天病情較輕,夜間加重。

小兒喉腔狹窄,小兒的聲門區和聲門下區的橫截面積和成人相比小了很多,一旦因炎症引起喉部黏膜腫脹,就會導致呼吸困難。一般白天病情較輕,夜間加重,夜裡常常因喉頭炎症迅速發展而出現喉頭水腫,從而發生急性喉部梗阻。患兒可因呼吸困難而憋醒,聲音會嘶啞得更厲害,呼吸時鼻翼煽動,吸氣時出現“三凹徵”,即出現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及上腹部凹陷。

小兒應適當休息,患兒平臥或半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環境安靜,空氣流通;飲食以清淡為宜,適量飲水補充體液,應禁飲料等刺激性飲食物;並做好思想工作,使患兒情緒穩定,少說話,避免哭喊,防止哭鬧加重缺氧。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六、肺炎:咳嗽發熱、呼吸困難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覆發作,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新生兒特別是未成熟兒反應能力很差,患肺炎時症狀不典型,不發熱也不咳嗽,體溫正常或低於正常,因此大人往往容易忽視新生兒肺炎,並導致不良後果。

同時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腹瀉等全身症狀。在嬰幼兒容易引起嘔吐及腹瀉。大多數發熱較高,可持續兩三日至1周左右。小兒肺炎只要及時發現和有效的治療,病兒可很快康復。

防止小兒肺炎的重點在於平時加強體格鍛鍊,及時治療感冒和支氣管炎。平時孩子要去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室內空氣要新鮮、流通。傳染病流行季節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不要讓孩子接觸已感染的兒童和成人,天氣變化時要為孩子適時增減衣服。

聽咳嗽的聲音--判斷“肺病”

七、百日咳

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寶寶咳嗽時伴有鼻內黏液泡。

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所致並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程可遷延數個月左右,故稱“百日咳”。本病傳染性很強,常引起流行。患兒的年齡越小,病情越重,可因併發肺炎、腦病而死亡,近三十年來,由於菌苗的廣泛接種,我國百日咳的流行已大大減少,發病率、病死率亦明顯降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