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去年盈利破百亿,冲击5000亿估值?|馨分享

银联去年盈利破百亿,冲击5000亿估值?|馨分享

——馨金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联都是中国金融业独一无二的存在。

作为维系商业银行间联系的纽带,银联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在这样的股东背景与先天业务优势下,说银联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太子”大概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传送门:《生而为太子,翻盘路且长》)。

哪怕是在移动支付迅速崛起、银联地位收到冲击的情况下,其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时,各大银行也都毫不犹豫地为其站台。这一点,从2017年银联大力推广”云闪付“时,各银行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近期,有媒体披露了银联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银联实现利润超百亿,如果参考国外同类机构的市盈率,其估值可能达到5000亿人民币。

不过,随着新金融行业的发展、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发生变化,银联在业务、定位等方面受到冲击也是事实。移动支付市场双寡头格局逐渐形成、支付清算市场不断开放,银联未来的业务发展能否保持如此高昂的势头,可能也要画上一个问号,这或许也是其真实估值与理论估值存在落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仔细推演了银联的理论估值与实际估值,并对其估值落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推荐给大家。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家特殊的公司。

Enjoy~

银联去年盈利破百亿,

冲击5000亿估值?

文 | 董云峰

来源 | 新金融琅琊榜

多年来,中国银联对于自身的经营业绩,一直讳莫如深。不过,最近经济观察报的一份报道披露了银联2017年的业绩情况。

去年全年,银联集团实现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5%,这样的盈利水平基本与蚂蚁金服相当。如果参照Visa、万事达等国际银行卡组织的市盈率,中国银联的理论估值可以达到5000亿元。

不过,从近年来的一系列银联股权交易案例可以看到,银联的实际估值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为什么?这是今天新金融琅琊榜试图探讨的问题。

1

总资产1564亿,净利润101亿

据经济观察报,银联2017年的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截止2017年12月31日,银联集团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564.14亿,较年初增加620.88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净利润101.08亿,较上年增加43.31亿,同比增长75%,远高于2016年同期资产总额42%和净利润43%的增速。

从财务收入来看,银联全年实现增长38%,达到226.99亿。主要分为五个组成部分:POS转接业务收入、ATM转接业务收入、应收银联国际许可和服务费收入、创新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依然是POS转接业务收入,2017年该部分收入实现增长58%,去年这一数据为34%。与此同时,该项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达到76.77%,去年为67.32%,而前年则为64.49%。可以看出,这部分收入占比的增幅随着监管“断直连”工作的推进亦出现了大幅上扬。

下文,新金融琅琊榜围绕银联的业务模式与估值方法展开讨论。

2

参照Visa、万事达,银联估值几何?

作为银行卡组织,与银联在业务模式上最为接近的是Visa和万事达。

截止5月8日收盘:Visa总市值为2676.64亿美元,静态市盈率为39.96倍;万事达总市值为2008.19亿美元,静态市盈率为51.29倍。

另外,作为全球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鼻祖,PayPal目前总市值为910.09亿美元,静态市盈率为50.70倍。

在40-50倍的市盈率之下,基于银联去年全年的盈利水平,则其估值可以达到4000-5000亿元,相对接近PayPal,但与Visa和万事达的差距还不小。

Visa与万事达盈利能力极强,又享有远超一般金融机构的市盈率(10-15倍),因此市值放在整个金融领域都是佼佼者。

3

在市场上,银联实际估值又是多少?

由于历史原因,银联股权极其分散,过去多年里,时不时会有小股东在市场上出售股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银联估值的演变轨迹。

2011年12月,中信信托将其持有的中国银联2300万股股权挂牌出让,最终以人民币3.11亿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交的中国银联每股价格约为13.5元,对应的银联估值为396亿元

2013年9月,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国银联5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17%,挂牌价格为9500万元,转让价每股19元,对应的银联估值为557亿元

2017年11月,沧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拟转让中国银联全部0.102376%股权(300万股),挂牌价格7503万元,对应的银联估值为733亿元

2018年1月,银建国际全资附属公司北京东环置业有限公司拟1.95亿元人民币转让0.256%的中国银联股权予第三方买方,共750万股,对应的银联估值为762亿元

从2011年到2018年,银联的实际估值,从396亿元上涨到762亿元,这个速度并不算快,并且最新的估值远低于国际同行。

4

为什么实际估值远不及理论水平?

可以看出,如果将银联视作与Visa、万事达相似的银行卡组织,它有理由享受40倍、50倍的市盈率,但在实际交易中,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水平。

以最近的2018年初公开的股权交易为例,银联的估值为762亿元。按照2016年全年的净利润,则市盈率为13倍左右;按照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计算,则不到8倍。这样的市盈率水平,更接近一般的商业银行。

新金融琅琊榜的判断是,这或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2)与Visa、万事达相比,银联尚未实现彻底的市场化,透明度一般,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策保护,因此目前的盈利能力或许存在扭曲。

3)网联的出现与支付清算市场的开放,意味着银联面临的挑战将更为复杂和艰巨,它能否维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需要打上问号。

分享也是一种力量。

联系我们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