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樓市泡沫崩盤歷史看中國房價

從國外樓市泡沫崩盤歷史看中國房價

當今中國房價是人們最熱議的話題,看多與看空都有很多支持者.最近三十年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出現過可怕的房地產泡沫崩盤,結果使無數投資者轉瞬間一貧如洗。中國樓市會經歷類似的歷史麼?

第一:日本之殤,中國之鑑。

1985年日本經濟空前繁榮,在低利率、流動性過剩、金融自由化、國際資本流入等刺激下,1986-1990年日本房地產催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泡沫,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日本的房價泡沫在90年達到最高點,日本政府從89年開始不斷提高利率,再配合大藏省的財政政策,限制融資,一些銀行更是停止了房貸,最終泡沫破滅,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日本的房價就下跌了70%。後邊日本的陷入所謂“失去的20年”。

第二:東南亞、香港房地產泡沫。

20世紀80年代中期,東南亞、香港並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這些國家沒有對房地產行業進行很好地進行調控,導致供需失衡,例如 1996年,泰國的房屋空置率持續升高,其中辦公樓空置率竟達50%。隨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並直接導致各國經濟嚴重衰退。

東南亞金融危機還直接導致了香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香港的房地產熱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包玉剛等商界鉅子紛紛投資房地產領域,而來自日本、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的資金也蜂擁而入。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香港的房價和地價急劇上升。到1981 年,香港已成為僅次於日本的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地區。就在香港的房地產泡沫達到頂峰時,東南亞金融危機降臨了。 1998年—2004年,香港樓價大幅下跌,據專家計算,從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時間裡,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總市值共損失約8萬億港元,比同期香港的生產總值還多。

第三: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2008年,由於全球資產市場下跌所造成的財富損失(股票、債券、房市等)加起來在50萬億美元左右,相當於全球一年的GDP總額。

從國外樓市崩盤歷史發展來分析,房地產泡沫破滅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主動刺破,一種是漲到極限之後被動崩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目前中國房地產無疑是有很大泡沫,請大家請牢記:房子是拿住,不是拿來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