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集成電路市場佔比要衝擊70%,金鵬航空運來大殺器

日前,金鵬航空宣佈,2018年5月17日和5月24日,金鵬航空順利完成阿姆斯特丹至武漢ASML精密儀器包機任務,ASM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向全球複雜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提供領先的綜合性關鍵設備。

這兩次運輸的精密儀器將用於2019年投入量產的長江存儲技術(YMTC)大型晶圓廠,為2025年國產集成電路在國內市場比重擴大到70%提供技術服務。

第一次運輸的精密儀器我們已經知道是光刻機,金鵬航空並未公佈第二次運輸的精密儀器是什麼,但從ASML的主營業務以及長江儲存即將發力的晶圓代工,我們能夠推測出,同樣是光刻機無疑。

這一條不太顯眼的消息,對長江存儲和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卻有重要的意義。

國產集成電路市場佔比要衝擊70%,金鵬航空運來大殺器

千億美元砸進集成電路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且連續5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以絕對的優勢成為中國進口額最大的產品。中國集成電路產值不足全球7%,市場需求卻接近全球1/3。

在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不可否認,多方協作和互聯互通已經成為國家和企業擴大影響力最重要的武器,但供應鏈安全也不容忽視。

集成電路作為21世紀工業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任何高新技術幾乎都繞不過這道坎。中國錯過了九十年代和08年最佳的行業進入期,致使即使在今天中國最引以為豪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核心技術也受制於人。

中國政府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2014年,中國政府宣佈將在2025年前投資1500億美元,將國產集成電路在國內市場中的比重從9%擴大到70%。2015年,中國政府將發展集成電路戰略寫進《中國製造2025》,提出將“推動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發展”作為重點突破口,以“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帶動集成電路產業的跨越發展,以集成電路產業核心能力的提升推動“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江儲存誕生。

2016年7月26日,長江儲存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登記成立,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二期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長江存儲是在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建立的。這是一個具有相當國有資本背景的企業。

關鍵設備仍是難題

據Digitimes報道稱,長江存儲科技CEO楊士寧表示,32層3D NAND閃存芯片工廠的生產裝備將在2018年Q1季度完成安裝,2019年完全量產。楊士寧還宣稱,長江儲存的目標是在2020年時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的存儲芯片供應商的水平,打破國外少數公司的壟斷,促進芯片行業的良性發展。

長江儲存現在已經在美國和日本設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招攬當地的技術人才。

但要實現趕超並不容易,除了技術和人才儲備不足以外,關鍵設備同樣是痛點,就拿本次運輸的光刻機來說,高端光刻機在全世界幾乎被荷蘭的ASML壟斷,而且每年的產量屈指可數,中芯國際從荷蘭ASML訂購價值上億美元的光刻機,也要到2019年才能交貨。

當國家和企業宣稱要自主研發和製造集成電路時,總有網友無情嘲諷,“關鍵設備全靠進口,還談什麼自我研發!”

事實上,這並不僅僅是中國存在的問題,就連晶圓代工龍頭老大臺積電,跟跑者三星、英特爾等的關鍵設備同樣需要進口。一些高端蒸鍍設備、化學氣相沉積、光刻膠等同樣需要進口。

在集成電路產業,中國正嘗試重構產業鏈。在高端設備領域或許進展十分緩慢,但中國的核心企業願意去試用國產設備,那對產業鏈的重構就是最好的消息,比如前些年,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玻璃基板幾乎是康寧的天下,但隨著京東方對東旭光電玻璃基板的使用,中國的玻璃基板產業也在飛速發展。

高端光刻機、蒸鍍設備等對技術要求更高的尖端設備,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緩慢的進步。

初來乍到的長江儲存會有市場嗎?

美國股市分析網站Seeking Alpha 上一篇文章分析到:當長江存儲的3DNAND生產出來時,行業老牌廠商的芯片售價將低於長江儲存產品的一半,且能夠將芯片封裝成更小的形式,而且比YMTC的產品密度更高,由於長江儲存的競爭劣勢太大,國產存儲器將會舉步維艱。華為、小米、騰訊、阿里巴巴等國內廠商並不會貢獻出他們的產品和應用使用長江儲存生產的儲存器,因為客戶使用它的代價太大。

但這個外國作者似乎低估了中國人推動集成電路進步的決心。

正如水皮more在《關於中興被美國製裁事件 最好的一篇評論》寫的那樣,“所有的前提是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有國際競爭力的整機產業,只有他們,才有動力去試用還在襁褓中的國產IC。在推廣國產IC的過程中,最感動的就是這群整機廠家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任何的利益驅動,他們是發自內心的願意去幫助國產IC,有時上司都允許放棄了,他們還加班加點幫助國產供應商查找問題。”

5G通信國際標準投票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手機廠商都投了華為的polar碼也印證這個說法。

事實上,退一步講,就算最新進的產業不使用國產儲存,還有其他產業同樣也可以用到國產儲存,就算是手機這個大家公認的儲存器應用市場最廣的領域,還有印度和非洲這些熱衷於使用功能機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對廉價低端儲存器的需求量同樣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