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一首鲜为人知的诗,抒发有志难伸的无奈,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唐宣宗大历四年,杜牧由京官外放为湖州刺史,行前登乐游原遣兴,写下这首诗。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代: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杜牧一首鲜为人知的诗,抒发有志难伸的无奈,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注释】

1、一麾(huī):州太守的旌旗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文】

盛世清明,我游乐清闲,只好寄情孤云,更喜高僧清静生活。即将手握旌旗,远去吴兴,乐游原上百感交集,怅望昭陵。

杜牧一首鲜为人知的诗,抒发有志难伸的无奈,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赏析】

前两句说太平盛世的时候,没有才能的人,也是有兴味意趣的;自认无能,无事可为,所以爱孤云之闲,爱僧人之清静。实际上“清时”“无能”为反语、愤激语。因为当时朝中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专政,藩镇纷纷割据,周边蛮夷入侵,何来太平清明?诗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和才干,却被投闲置散,遂乞求外放,并非“无能”而甘于闲散。

杜牧一首鲜为人知的诗,抒发有志难伸的无奈,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后两句写自己将要离去,而登乐游原望昭陵,追忆贞观盛世的政治清明,就不能不联想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以及自己被闲置的处境,既有对当今政治衰败无能的悲愤,也有对自己有志难申的感慨,沉郁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