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河長治水更清——崆峒區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側記

“劉支書,中午這麼熱還來巡河啊?”

“不來看一下不放心麼,天再熱走在河邊涼快。”

“那確實,水清了,河邊美了,我才天天到這裡乘涼呢。”

“你這好好涼快,我還要到防洪工地上去看看。”

……

這是5月29日中午2時許,在崆峒區安國鎮頡河油坊村段村黨支部書記兼村級河長劉學智和村民唐福的一段對話。

让河长治水更清——崆峒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侧记

圖為治理後的涇河平涼八里橋段

让河长治水更清——崆峒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侧记

圖為崆峒後峽河

治水先治汙。去年4月,崆峒鎮會同有關部門將後峽河附近的所有農家樂汙水接入了中心城市汙水管網,將河道沿岸的環境衛生交由區環衛處統一管理,配備9名專職環衛工從事西溝村的衛生保潔,其中4人定期清理河道雜物。

治理效果已經顯現。後峽河畔賣生態,鄉村旅遊富百姓。今年前4個月,崆峒鎮接待遊客達10.31萬人次。後峽河周邊的半山村落農家樂集中區、聚仙街農家樂集中區農家樂累計達到21家,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貧困戶28戶99人,人均年增收40%以上。

環保高壓之下,涇河四十里鋪段整治得以提速。涇河作為渭河一級支流,也是黃河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南源出於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於固原大灣鎮,至平涼八里橋匯合,東流經平涼。

让河长治水更清——崆峒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侧记

圖為涇河中心城區段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好的制度若得不到落實只能成為沒有牙齒的“紙老虎”。夏日的夜晚,漫步在城區涇河岸邊,溫柔的微風悄然撫過涇河河堤,河面清波盪漾,岸上草綠花香。涇河岸邊,市民們正在悠然的鍛鍊身體。

让河长治水更清——崆峒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侧记

圖為涇河中心城區段

人人有壓力,治理才有動力。上有考核、下有監督的制度體系,讓各級河長共同擔起了治河的責任。去年以來,崆峒區建立了河長制責任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完善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部分聯合執法,實行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同推進,組織水務、環保、公安等涉及河流保護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定期開展河溝、河道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共取締關閉31家違法違規採砂企業;12處入河排汙口全部整改到位;爭取1350萬元,對1.83公里明渠進行蓬蓋,設置清汙口24處,埋設汙水管網7680米,對5.83公里暗涵進行清淤維修,補設清汙口29處,總乾渠黑臭水體得到徹底整治;投入資金15.2萬元,對“八溝一河”及頡河、涇河進行全面治理,共清理河流46.3公里、灌溉渠道96.8公里,清運垃圾2300立方米,全區河流水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一組組數據正是崆峒區推進河長制工作的生動實踐。據介紹,自河長制實施以來,崆峒區6名區級河長、28名鄉級河長、263名村級河長根據《崆峒區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分屬到16個鄉鎮和165個行政村,包抓涇河等8條區級河流、20條鄉級河流、253條村級河溝道。編制完成了《崆峒區河道採砂規劃》《崆峒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規劃》,“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正在加快編制;組織開展專題培訓1次,召開現場辦公會12次,在區管河道實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河長的“雙河長”工作機制,在鄉(鎮、街道)實行“河長+警長”負責制,建立了常態化巡查機制,嚴格落實“三查三清三治”責任。今年,區級河長共開展巡河15人(次),鄉級河長開展巡河56人(次)。

“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崆峒人民對河流水質的關注前所未有。清新的空氣、優良的水質對崆峒的發展至關重要。”崆峒區委副書記、區長、區級總河長、總調度趙小林說。崆峒區作出莊嚴承諾,決定背水一戰,徹底改變過去的舊面貌,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如今在崆峒區,河道每天有人巡、每週有人查,巡後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基本做到了日查日清、事事有回應。“守河有責、護河有策、治河有方,要讓崆峒無水變有水、髒水變淨水、死水變活水,我們要守護好綠水青山,讓崆峒山下的清清河水汩汩流淌,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家園。”平涼市委常委、崆峒區委書記、市級頡河河長、區級總河長、總督導陳鐸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