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志願報考新舉措

3月29日,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2017年北京高招政策正式發佈,最大的調整有兩點:一是二本和三本合併為新的二本,設置10個平行志願;二是少數民族加分政策進一步限定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而且僅適用於市屬高校招生錄取。新的政策調整對今年報考會產生哪些影響,考生和家長該注意什麼?筆者就今年政策調整對報考的影響採訪了計橋高考志願研究院的趙亮亮老師。

2017年北京志願報考新舉措

二本線下降給原三本學生帶來機會

今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二本和三本合併為同一個批次,由於院校數量增多,招生計劃總數增加,二本線將大幅下降,或接近往年的三本。一些地域偏遠或知名度較低的院校,由於報考人數較少,仍然存在完不成招生計劃的現象。這些學校在京的投檔線就會從往年的二本降低到三本,這就給原來只能報考三本院校的考生報考二本院校的資格,若是選擇合理,將會有機會進入實力更好的院校。

2017年北京志願報考新舉措

二本優質院校錄取水平或將進一步上漲

二本三本批次合併,對一本中高分數段的考生沒有任何影響,對於一本邊緣考生和二本的學生影響比較大。批次合併其實並不會帶來學校錄取水平的上漲,反而是平行志願數量從6個增加到了10個,成了抬高錄取水平的根本原因。舉個簡單的例子,2014年北京的平行志願僅為2個志願時,考生報考時會出現很多漏選,而增加到10個,對於想留京的考生而言,恨不得把所有北京二本招生的學校都報上了,在平行志願”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多次檢索、一次投檔“的規則下,競爭進一步加劇,高分考生扎堆在二本的熱門院校中,會進一步抬高二本優質院校的錄取水平,考生和家長在報考時要考慮到這個影響,根據考生實際情況,選好兜底院校。

二本選校時切忌看名選校

二本和三本合併後,在給考生和家長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增加了選校的難度。尤其是對院校缺乏瞭解的考生和家長,往往容易簡單的根據學校的名字來進行志願填報,而忽略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等重要因素。比如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其實是獨立學院,但是因為校名問題,常被考生和家長認做為河北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2017年北京志願報考新舉措

限定少數民族加分進一步促進高考公平競爭

今年北京報考還有一大變化便是少數民族加分被進一步限定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而且僅適用於市屬高校招生錄取。去年少數民族加分就只限報考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北京市市屬院校,部屬和京外院校投檔時都按實考分數計算,這樣不僅有利於把政策優惠落實到真正需要的人群中,實現“精準照顧”,而且為廣大考生營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趙亮亮老師還提醒考生和家長,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模考成績和高考非常接近,有助於家長們提前瞭解學生真實情況,科學合理定位。雖然北京改為考後知分報考,但是報考志願涉及政策規則和院校專業等多方面問題,趙老師建議家長們藉助一模二模考試情況,未雨綢繆,提前開始學習志願填報知識,力爭考得好報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