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黨建促發展 積蓄新動能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德州高新區全景圖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保齡寶公司創新動力中心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禹城市科技創新創業園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辛店鎮鄉村美景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禹城濼清河景區一角

禹城:党建促发展 积蓄新动能

徒駭河溼地公園

今年以來,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禹城市創新提升“10+2‘一體兩翼’”指揮部工作體系,全力抓好“3+5+N”重點工作(“3”即黨的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三大中心工作;“5”即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金融安全、脫貧攻堅五大底線工作,“N”即重點項目),全力當好黨的建設排頭兵、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者,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今年前5個月,預計完成公共預算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6.65%;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同比增長10.3%。

黨建引領,提振幹部精氣神

日前,禹城市委黨校科級幹部培訓班的學員來到梁家鎮黨風家風館進行參觀。“黨風正政風清百姓讚頌,家風和民風淳社稷安寧”,映入眼簾的這幅黨風家風對聯讓全體人員深受啟迪。“抗戰時期的紅色記憶”“人才頻出遠近聞名的博士村”等身邊的故事讓大家獲益匪淺。

禹城市著眼於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務實管用的農村黨員幹部示範教育基地,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打造安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梁家鎮黨風家風館等黨性教育基地。每處基地各具特色,分別側重黨史教育、紅色文化、傳統記憶、廉政警示等。示範基地充分挖掘歷史人物故事,確保黨性教育生動形象。各鄉鎮制定培訓方案,分批組織黨員參觀現場、看視頻、聽黨課,接受最直觀的教育。

今年以來,禹城市從嚴治黨與提振作風“齊頭並進”,黨建引領,提振黨員幹部幹事精氣神。高舉偉大旗幟,落實“三大”活動,科級幹部全部輪訓一遍,確保政治過硬;市級領導帶頭調研,解決問題218件。建強基層組織,開展農村支部“固本強基”、城市社區“一區一品”、“兩新”組織“紅色覆蓋”、機關黨建“效能提升”、“清風禹城”行動,打造禹城黨建品牌。抓實嚴管厚愛,落實容錯免責、防止誣告陷害等辦法,出臺《關心關愛鄉鎮幹部二十條意見》,制定《關於強化服務效能監察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創新成立效能監督聯絡站,打造風清氣正的幹部隊伍。

產業培強,積蓄髮展新動能

6月2日,德州高新區中央創新區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作為禹城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項目按照”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模式急速推進。目前,已經形成中央創新區核心區、新舊動能轉換科創產業園和新能源裝備產業園“一區兩園”格局。核心區建成後,將成為禹城產業創新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生態宜居中心,成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禹城市以產業為要,創新為本,做到產業培強與科技創新相得益彰。對標對錶省市規劃,用好全國生物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山東省大健康功能食品產業集群政策,打造“4+X”產業體系(“4”即大健康、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戰略新興產業,“X”即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潛力產業),投資80億元建設黑石新能源裝備產業園。

抓實抓好項目投入,設立1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確定新舊動能轉換項目194個,總投資439億元;69個項目列入德州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總投資584億元;6個項目列入省項目庫,總投資146.9億元。中央創新區核心區、邁特力機械壓力機、通裕大型船用曲臂等3個項目列入省首批新舊動能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高新區加快投資28.5億元的中央創新區核心區和投資16億元的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以新能源、協同發展和大健康三大園區招引優質項目65個,超過去年全年。“3國1省4市”孵化平臺體系作用凸顯,新招引高端人才20名,其中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泰山學者各1名。籌備申報高新技術企業8家,複審3家;3個院士工作站完成市級備案,全年可建成5家院士工作站,實現翻番。在5月17日召開的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2個項目獲獎。

鄉村振興,農民生活節節高

鄉村圍繞“五個振興”,加快投資7.8億元的東君萬頭牧場、投資20億元的恩雨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建設,發展優質訂單小麥30萬畝、優質大豆10萬畝、飼用青儲玉米6萬畝,打造全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用好村黨支部書記這個“領頭雁”,推動農村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爭創國家級示範合作社1個、省級示範合作社2個。依託德州科技學院、禹城市職教中心,培育5000名新型農民。制定導向性政策,每年引進涉農人才團隊10個以上。依託法博士蚯蚓養殖先進技術,更好地整合山大微生物工程研究院等涉農科技力量,推動農業加速創新。建設美麗鄉村新家園。全面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持續抓好5個特色小鎮建設。提速提質兩區同建水平,搬遷村莊20個,已建成社區全部落實“五化八通八有”標準。紮實推進農村“七改”、鄉村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計劃、“綠滿齊魯美麗山東”造林行動,今年完成農村旱廁改造,3年內實現農村道路“戶戶通”,全年爭創5個省級美麗示範村、打造30個特色村。發揮移風易俗連續5次全省前3優勢,更加深入推進“四德工程”、移風易俗工作開展,塑造鄉村德治秩序。

民生共享,提升群眾幸福感

“城區‘大班額’項目經人大代表開會票決通過後,已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其中實驗小學東校區預計9月即可投入使用。 ”禹城市教育局局長張祖義說。

民生項目群眾關心、群眾受益,必須尊重群眾意見。今年,禹城率先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票決民生實事105項,讓民生實事真正體現群眾意願。

城區揚帆“徒駭河時代”,以水為脊、濱河發展,銜接環城現存河道,打通水系中循環和微循環,配套完善基礎設施,依託水系建設景觀,打造景觀發展經濟,打造50公里的沿河發展帶,形成環城溼地公園、環城森林公園、環城馬拉松賽道、環城慢行系統。環城水系建設,既能保障工業、農業用水,又可滿足群眾親水休閒需求,還能促進岸綠水清、提升環境質量,滿足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需要,實現了經濟效益、民生效益“雙贏”,為城市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以來,重點推進投資32.6億元的6大類、60個城建項目,京臺高速改擴建及南出口、火車站立交橋、新源熱電生物質發電鍋爐、華潤燃氣應急儲氣設施等要素項目加速推進。投資37億元推進棚改,2018年7個片區、5021套任務全面啟動。重點推進市級確定的十大民生項目、二十件為民實事。投資4.6億元實施“全面改薄”和解決“大班額”工程,永鋒雙語實驗學校、迎賓路小學、實驗小學東校區等9月前投入使用。更加精準抓好扶貧,整合資金1563萬元,推進惠禹農牧養殖、領翔牧業等19個扶貧產業項目建設。力度不減抓好環保,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快推進11項水汙染防治項目和4項大氣汙染防治項目。提高站位抓好金融工作,爭創新舊動能轉換區域金融創新發展試驗區。

(李麗峰尹承偉白聰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