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呢?

sunyoson



教了20多年的語文,在語文教學上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研讀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育的指揮棒。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年級段好好的去研讀研讀。要找到本學段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建議。

2、讀教材。

在備課之前我們要把教材讀一讀。讀教材主要是讀單元導讀,讀課文,讀課後習題,讀語文園地。

4、備課。

要上好一堂語文課,首要的任務是要把課備好。語文課的備課,我們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a.把握教材特點。

不同年級段的教材,不同體裁的教材,備課時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如記敘文。我們在第一課時備課時先是導入,然後是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條理;第二課時要重在賞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b、把握學生年齡特點。

低年級的孩子注重形象思維,高年級的孩子以邏輯思維為主。備課時要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以遊戲、活動為主,高年級的孩子應該鼓勵他們以自學,合作討論為主,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引導、點撥。

c.注意課型。

小學語文課分為精讀課和閱讀課文。嗯,我們要重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並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課文我們要指導學生用已經會的方法來進行學習。

5、上課。

這個環節與老師的基本素養很有關係。a.先說導入,聽課這個環節,我們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前後知識的聯繫,為本節課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b.初讀課文的環節,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對字詞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區分,把握主要內容時,對於低段和中段的孩子要加以引導,對於高段的孩子可以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完成。

c.在精讀部分,我們可以本著由整體到局部再回歸整體的原則。

以《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導入時,我們可以直入重點:地震中的父親與孩子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孩子就直接抓出“了不起”三個字;第二步:你從哪裡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孩子就通過體會父親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的句子來感受父親的了不起;第三步:哪裡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引導學生體會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了父親與兒子了不起之後,我們可以再回歸整體,讀一讀描寫他們了不起的句子,最後進行一個拓展訓練。

d.注意過渡語的設計。

對於過渡語的設計老師要精心、巧妙,儘量做到自然、流暢。

e.注意小結和總結。

一個部分的學習之後,我們可以小節學習方法,小節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讓你感動的地方;整篇課文學完後,我們要有總結,可以按板書來總結課文結構,以及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方法。

f.設計合理的板書。

一堂課的板書十分重要,我們在設計時要簡潔、大方。或從課文內容入手,或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質,注意事物的發展演變……總之,我們要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

當然,要想上好語文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不斷的學習。可以向同行請教,多去聽一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還可以在網上聽一聽名師的視頻。

6、注意反思。

每堂課下來,都會有做得好的地方不以及做的不太盡人意的地方。我們要不斷

總結,對於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可以繼續發揚,而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要思考如果是再繼續上這堂課,我應該怎麼來處理。

一堂好的語文課的背後包含著老師的努力,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的成長,更離不開平時的努力。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就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長期帶小學5、6年級。

都是師範畢業,我可以肯定的是,你的知識儲備肯定不差,教學基本功絕對紮實。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呢?提供一個速成法。假設我要上《我的戰友邱少雲》這篇課文。那麼至少要提前三天準備。

首先,把課文至少讀三遍,把學生配套的練習冊做一遍,這樣你就知道課文的重難點,學生練習的時候會碰到的難題,講課就會有的放矢。

然後,到網絡上去搜名師教學實錄《我的戰友邱少雲》。

為什麼要搜教學實錄呢?因為比起教學設計,你可以看到名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學生會從什麼樣的角度回答,而名師又會從什麼樣的角度去點撥學生。這些問題背後,導向培養學生的什麼語文技能?

為什麼要名師教學實錄呢?

因為他們的教學是經過長期打磨的,其中花費了很深的心思。即便我們只是學到其中的1/10,也比我們自己瞎琢磨強。看完了之後將你覺得最有價值的幾個問題,在教科書書中做好筆記。

接著,仔細看看同一個出版社出的教學參考書,熟悉教學流程,然後自己設計一堂課的流程。務必熟記於心,實在不行,用便利貼貼在書上。

我想,做完了以上這些,你就能夠信心滿滿的登上講臺,帶給孩子們一節不錯的語文課了。這是最便捷有效的,你可以稱之為“照葫蘆畫瓢”階段。

比起你該講些什麼?更希望你注意組織課堂紀律。因為剛出校門的年輕教師,大多都溫柔可親,與學生打成一片。可是這樣也有弊端,學生無所顧忌,課堂紀律一亂,你講的多好,沒人聽也是白搭。我就吃過這種虧。

碰到不懂的問題,你可以問身邊的教同一個年級的前輩,他們經驗豐富,也會樂於解答。只不過大家都很忙,我們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不給別人添麻煩吧。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一家之言,希望能夠幫到你。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八佾之舞


作為一名過來人,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鑑於題主這麼問,足以說明是個非常好學的人。那麼,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呢?

聽有經驗老師的課

鑑於你沒有教學經驗,一些課堂上的應對策略更是缺少,所以,必須要聽有經驗老師的課,除了聽他的教學內容外,還要聽他的班級管理,以及師生交流方式。如果要上課,最好呢,是聽一節老老師的課,然後再上,這樣呢,心裡會有底氣。

聽人勸吃飽飯

理論有時候不適用於實際。在學校裡面學到的一些教育理論,有時候是失靈的。這個時候呢,就需要聽聽前輩的勸告了。如你所說,要帶五年級的語文課,這個時候如有老師告訴你,要嚴厲些,否則,課堂紀律就亂了,上課效率就低下了,最後會出現一系列後續問題等等。那就要聽,要學會嚴厲,嚴師出高徒,便是如此。當然了,這個嚴,只是在一定範圍內,合情合理地嚴,而非有毀師德,有毀學生健康的嚴!

好好備課

新老師就要多學,多備課,只有吃透了教材,上課才不慌,才知道講什麼,怎麼講。

瞭解學生

你每天打交道的對象是學生,所以,一定要知道學生心裡想的是什麼,知道他們的一些心理活動。要恩威並施,還要剛柔相濟。

勤學多問

新老師一定要謙虛,一定要多學多問,這樣呢,一天天都在進步的路上,也就越來越有語文味道了。


說文寫作


現在新上任的教師都是專業院校畢業的,並且有一定的實習經驗,通過筆試面試,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

小學語文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一,二年級以拼音識字為主;三到六年級側重於閱讀作文。

那麼要上好小學語文課應具備哪些條件?我個人認為必須做好這幾點:

教學和寫作有所不同,除了有比較淵博的文學知識,還要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教師要有親和力,你面對的是小學生,只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才會喜歡你並樂於上你的語文課,課堂上能和你形成良好的互動。

第三是多向前輩學習,老教師的經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們的備課,示範課要多琢磨。

還有就是要吃透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以及每冊的重點要點,做到高屋建翎,舉重若輕。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繁雜的工程,只要你熱愛且樂於鑽研,一定會有所成就!


山東臨沂林傳頌


下課後,我們幾個老師總會感嘆:“現在的語文課,沒法教。專家總是呼籲要讓課堂還給學生,讓孩子自己思考。

可自主思考,哪那麼容易?老師逼著孩子去學,卻什麼都不會,現在卻讓他們自己去學,豈不是天方夜譚?”

由學生主導的課堂太美好,在現實中,卻難以落實。
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會,不參與課堂,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
所以,現在的語文課,學生學得沒勁,老師教的更沒勁!
1

我們總在批判現在的學生,一批不如一批。沒有認真學習的意識,沒有刻苦奮鬥的精神。

可現在的社會環境,何嘗不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嗎?

80年代的時候,我們強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現在的社會又重視什麼呢?
現在社會要求發出自己的聲音,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眾人崇拜的對象,成為網紅。
社會大環境變了,孩子面臨的誘惑多了,面臨的社會也更加新奇。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背景下,也許教師的確應該改一改往日死板的教學方式,呈現一種嶄新的課堂教學。
現在的語文課到底應該怎麼上?
在讀了蔣軍晶老師的《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這本書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一位優秀教師豐富的文化底蘊。
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想讓孩子愛上語文,首先自己就應該擁有語文味。
閱讀大量的經典名篇,才能讓自己侃侃而談;
讓自己在教授一篇課文時,擁有獨特的思考和定位,對文本擁有自己的見解;
在一篇文章中應該抓住哪些詞語進行感悟,如何通過關鍵詞體會文本背後的含義?
只有對文本進行多次閱讀反思的教師才能精準把握。
所以大量閱讀是教師上好語文課的第一步。
第二,想要讓語文課不僅僅浮在表面,教師應該努力瞭解一些優秀經典作品的創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等。
很多時候教師總在感嘆,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內容太淺,無法向下挖深。
那麼教師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將一篇文章學深,從哪些地方可以深度挖掘?
教師自身有沒有對教材、文本挖精挖深呢?
還是說自己僅有的一點觀點和想法僅僅來自於教參和教學設計罷了!
瞭解文章的時代背景,深挖作者生平,是深刻解析語文文本的第二部。

除此之外,很多教材本身還有許多令人矛盾的衝突點,或者是在教學時需要參考多個文本進行輔助教學,

這些都需要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去不停沉澱、挖掘,不斷探索。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如何上一堂學生更感興趣的語文課,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觀念,新思想,不斷實踐。打破舊知,方能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