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本文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用戶製作、分享,點擊音頻收聽:

/王錫

/天高雲淡、盡色

音頻製作/盡色視界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都說 江南是訴不完的柔情與感傷,道不盡的煙雨和蒼茫,在雨中,江南盡顯細膩與娟秀,溫婉和淳良。

當細雨飄過江南小鎮,濃濃古意中,小鎮便有了一種古典的憂鬱,我穿行在古老的鎮子中,走在廊棚下,隔著細密雨絲織成的白亮而透明的簾,眺望對岸煙雨中家家臨水,戶戶枕河的街坊,感受著細雨帶來的那份幽靜和空靈,彷彿走進了久遠的歷史;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滴水的飛簷、漣漪陣陣的河面、佈滿青苔的石橋、油亮的青石板小巷,一切都那麼溫潤;

那滴滴嗒嗒的雨,輕輕地叩擊在民居青黑的瓦上、叩擊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叩擊在遮雨的長長廊棚上,彷彿是用一種古老的旋律,向人們訴說著久遠的過往,總有一種平平仄仄的韻律。

雨水沿著屋簷落下,老宅的木門斑駁而溫潤,門裡阿婆正坐在小凳上剝豆子,灰白的齊耳短髮,淺藍的衣衫將阿婆的膚色襯得很白、很嫩。庭院裡,藤蔓吮吸著甘露舒展著,牆角處苔蘚正在努力的向上攀爬;

惶惑間,步子變得細碎而優雅,我循著傍河的長街,踩著舊時的足跡,帶著略含憂傷的愜意,看柔柔的雨絲順著屋簷串珠兒般地散落在河面,河上不時有一艘烏蓬船穿橋而過,老船工都戴著標誌性的黑氈帽,手掌舵、腳踏槳,嫻熟而靈活,櫓下歲月無聲,隨著東去的流水悄然逝去,別有一番風味。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細密的雨絲,織成了一張霧氣氤氳的網,把小鎮的天地都罩進那沉沉的霧靄中。不過,天色並不暗黑,還有一些說不清的亮,身處其中的人們絲毫沒有感到壓抑,只是把這個明清佈局的小鎮,渲染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的畫卷。

我趴在窗前悠閒地看遠處的風景,小橋流水阡陌人家,還有那些飄動著的傘,像一朵朵豔麗的花兒開放在小鎮的各個角落,雨傘遮住了俏麗的面容,但掩飾不住曼妙的身姿,其間是不是也有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女子呢?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你在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橋上看你。”在雨中,你何嘗不是別人眼裡的一道風景呢?

大概是江南人雨聲聽多了,一聲、兩聲、三聲,聽出了心底的溫柔,也聽出了經營的竅門;

於是,許多江南人便開始做生意,有在自家門口臨街開一個店鋪,也有挑一個貨郎擔沿街叫賣的,雨霧中,傳來賣桂花甜酒釀阿婆的梆子聲,阿婆的木擔子上還有一隻小竹藍,裡面盛著初開的梔子花,買她的甜酒釀,送你一枝梔子花,別在衣襟上、髮辮上,凜冽的香氣會陪你一天,一碗甜酒釀,一匙桂花糖,都帶著江南的雨味,潮溼而帶侵略性的香味隨著清脆的梆子聲,傳得很遠很遠……

我打小在江南的雨里長大,雨之於我,也許不僅僅是外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一個意象,觸景生情時聯想起江南靈秀的風景、繾綣的故事。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記憶深處的雨聲,是對親人的懷念,是對老宅的深情,那些歷經百年風雨的深宅大院,有著精雕細琢的暗色門窗,灰瓦白牆掩映在老藤樹下,讓你想像著當年的顯赫。

江南的雨水多,老宅的正廳與大門之間有一口天井,雨就著井口四周傾斜的屋瓦順勢而下,沿著排水溝排走,這便是江南獨特的“四水歸堂”建築形制,除了井之外,天井的角落上,常年放著一口小水缸,屋簷滴下的雨水,不一刻便溢滿了原本不大的水缸。

天井中,因為有了雨,便多了一種動聽的音樂,滴嗒,滴嗒……,從早到晚總也不間斷;寂靜無人時,那樣的聲音真的像天籟,就是白天,也是那樣的清純;坐在水缸邊看書的我,在滴嗒聲中睡去,又在滴嗒聲中醒來,繼續讀我的書。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江南的香茗,飲譽中外,六分靠土,四分便靠雨的滋潤造化,“小滿”過後,一陣雨,一層綠,漫山茶園,又爆出一茬茬的新芽,掐下一片剛綻的葉子,含在嘴裡,撲鼻一股清香,令人氣爽神清,細細咂摸,一絲淡淡的苦澀,品著品著,不覺間竟有三分醉意。

雨季,也是農家最繁忙的時光,春蠶要結繭、小麥要上場、秧苗要栽插,家家戶戶無閒人,碧波泱泱的水田裡,蛙聲一片,農人躬身彎腰,手握秧苗點水成行,讓人品味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情。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時常,外婆會和我念叨起故去多年的外公,那個喜歡坐在河邊垂柳下吹簫的長衫老者,如今,垂柳依依,往日的景物依舊,只是樹下早已沒了吹簫的故人。

那時我上小學,天天要帶傘,其實我更想戴外公的斗笠,可我頭太小,斗笠太大。等我的頭足夠大了,外公和他的斗笠,卻早已不知消失在哪一季的雨裡。

漫漶中,耳邊傳來幽幽的簫聲,沒有心事的,聽到簫聲,便有了心事;有心事的,聽了簫聲,便心事重重;從思忖,到皈依,——吹簫的人卻走遠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江南的雨一向觸動著文人墨客細膩的筆調和敏感的神經,煙雨的村落、小城古巷、田野阡陌,誰能一筆寫盡江南煙雨的淡淡愁懷,古往今來,細密的雨在筆下幻化成了千種風情穿越亙古的滄桑,滂沱潑墨成一幅氣勢恢宏的水墨,淅瀝吟詠成一首清麗婉約的小詩。

於是,筆下便有了“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落寞;有了“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感慨;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惘然,更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孤獨。

有雨的日子,最該回味的還是戴望舒的《雨巷》,清脆的足音從青石蒼苔的古巷深處傳來,小巷那頭走來一位素衫女子,撐一把古樸的油紙傘,在細若琴絃的雨聲中漸行漸遠,肩頭的青絲不經意間被雨水打溼,心靈卻因為這份溫潤而鮮活起來。

這時,我方才領悟到,這溫和的江南雨所營造的意境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想,詩人緊緊抓住這擦肩而過的靈感,把梅雨時節江南小巷在雨中朦朧的美渲染得淋漓盡致。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江南的雨是愁悵的,梅雨時節,綿綿的雨絲像扯不完的銀線從早到晚下個不停,這個時候的感情最容易發酵,勾起對如煙往事的懷戀;

江南的雨是柔和的,像一種淡淡的香氣,不斷彌散開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女孩在雨的滋潤下,變得柔聲細語,美麗動人;

江南的雨更是充滿靈性的,和著雨聲,再讀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那是別樣的委婉深情: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在雨中,思念竟然可以如此纏綿悱惻。這不,誰又在吟詠那首詩?我聽見一些聲音從雨霧中傳來,平平仄仄,九曲迴腸……

晨鐘暮鼓中,送走了多少紅塵歲月,我行走在煙雨的江南,不知哪座黛瓦粉牆裡,有我心跳的身影,夢裡江南的煙雨,潤溼了三生三世的情懷,是誰在淺聲低語,我攏一懷花香,攜一身相思,靜候一個丁香般的女子。

江南的煙雨中,我虔誠的張開雙臂,像一尊潮溼的石佛……

黃梅時節家家雨——雨落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竟如此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