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是什么意思?

中国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谚语俗话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读来上口,思来上心。

今天,有书君就和大家来叨叨一下“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这句农村俗语包含的深远意思吧。

蚂蚁是很常见的一种小昆虫。夏天,在下雨前夕,经常见成群结队的蚂蚁排成长长的队,无声无息的搬运着蚁卵和粮食。

农村俗语“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是什么意思?

平时,在土地上,树林里,也可以看到几只蚂蚁合作共进,抬着一些远比它们的身体重的东西,在艰难前行。

麻雀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禽鸟。在树林中,庄稼地里,经常有成群的麻雀飞飞落落。

这种鸟飞不太高,也飞不太远。它们一过来,叽叽喳喳,每一只都在聒噪,让人心烦,加上经常偷食农人的粮食,所以很招人讨厌。

于是聪明的祖先用“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来告诫后人: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提倡团结协作,反对搬弄是非。

清代彭端叔在《为学》中写了四川边境的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自己想去南海,富和尚说我多年来想雇一艘大船去一次南海都没有去了,你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装水的瓶子和化缘的钵盂就行了。富和尚很不以为然。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当他把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南海朝拜观音的盛况告诉富和尚时,富和尚羞得无地自容。

彭端叔用两个和尚的对比诠释了要成事必须付诸行动,而不是空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也是靠愚公一家一锹一镐经冬历夏不停啃食,才感动了上帝而移走的,如果他们只是嘴上空喊“我要移山,我要移山”能行吗?

即便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吃饭的苏秦,也不是只会像麻雀一样叨叨,而是以先前“头悬梁锥刺股”的蚂蚁腿般的实际行动为资本的。

今天,好多人哭着喊着要减肥。大家都知道减肥的关键在于“管住嘴,迈开腿”,可许多人却只是停留在说一说的层面。

他们经常说要开始节食,要坚持运动,甚至定下了看似系统的计划。

可一看到食物就风卷残云,一有时间就窝在沙发上躺到床铺上,这和那一群只会喳喳的麻雀有什么两样呢?

“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更适用于集体。

农村俗语“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是什么意思?

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个明晰的发展目标,但更需要迎难而上、脚踏实地的苦干。

需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却力戒搬弄是非的团队病毒。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更是希望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条“蚂蚁腿”,而不是一张“麻雀嘴”。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