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廣東省轄縣級市,揭陽市代管。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位處潮汕空港經濟和海港經濟契合點,為粵東陸路交通之樞紐。

普寧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毗汕頭市潮南區,南鄰惠來縣,西南連汕尾市陸豐、陸河縣,西北接揭西縣,東北界榕城區。全市區域面積1620平方公里。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中國百強縣,中國中藥名城,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普寧擁有粵東最大的陸路口岸,擁有地級市經濟管理權限,是廣東省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城市。經濟實力非常的強勁。發展的速度極為迅猛。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5億元,經濟總量位居廣東各縣之首。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普寧歷史悠久,在三四千年前已有先民生息。先秦時中原各政權並沒有對普寧一帶有實際的控制,直至秦漢時期方納為中原王朝疆土。漢時隸屬南海郡,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隸屬潮陽縣。公元523年,隸東揚州,劃入福建。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是傳統的潮州八邑之一,明、清時期隸屬廣東省潮州府;明代屬嶺東道潮州府,清代屬惠潮嘉道潮州府未變;民國時期(1912~1949年9月)普寧隨粵東地區行政區劃更名而屬之。

普寧的方言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縣境內通行潮州話(普寧片)和客家話兩種方言。多數地區居民通行潮州話,使用人口約11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84.9%;南陽山區等鄉鎮通行客家話,使用人口約19.5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1%。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人絕大多數說潮州話為主,口音三種:流沙(中東部)、洪陽(普寧北部地區及梅塘、鯉湖一帶)、潮陽(普寧東南部一帶,潮普交界如:石橋頭)分屬潮學語言學上的練江片(流沙口音與潮陽口音)與榕江片(洪陽口音)。

文化遺產

普寧嵌瓷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作為潮州三大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一,也是中華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嵌瓷為其中最負盛名者,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萬曆年間,具有色彩濃豔,質感堅實,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的特點。在普寧一些工藝者的努力下,嵌瓷也流傳到臺灣、東南亞一帶。普寧嵌瓷工藝人才輩出,自古就有“嵌瓷之鄉”的美稱。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嵌瓷作為潮汕三大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一,也是中國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嵌瓷中最負盛名者,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萬曆年間,具有色彩濃豔,質感堅實,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的特點。在普寧一些工藝者的努力下,嵌瓷也流傳到[臺灣、東南亞一帶。揭陽普寧嵌瓷工藝人才輩出,自古就有“嵌瓷之鄉”的美稱。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英歌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群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 (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普寧英歌於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一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一。

廣東東南部城市普寧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