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怎麼賺錢的,感覺這麼多年的錢都白存了!

關注我們,更多財經觀點與趣事供您參考!

在中國,一個銀行家的兒子問他 ,說:“爸爸你們銀行的錢都是客戶和儲戶的,那你是怎麼賺到的別墅和奔馳遊艇呢。”

銀行家說:“兒子你去把冰箱裡的豬肉拿出來。”兒子拿出來了,他又叫兒子放回去。兒子問:“什麼意思啊?”

他爸說:“你看你手上是不是有油啊 ?”

雁過拔毛,肉過留油,銀行也就是這樣賺錢的。

以前,人們窮的時候,把自己的值錢的東西拿去典當行換錢;

後來,商人用做生意時收來的票據拿去錢莊換錢;

而現在,買房、收購、融資等等都要從銀行貸款。

從典當行,到錢莊,再到銀行,銀行似乎一直都是大金主的代名詞。那麼,這大金主又是如何賺錢的呢?

其實銀行賺錢的手段很簡單粗暴,概括起來就三大塊:利差,手續費和其他收入。

銀行是怎麼賺錢的,感覺這麼多年的錢都白存了!

利差:

這是銀行最傳統,也是最穩定的收入。

比如你把100塊錢存在銀行,銀行給你2%的利息。然後銀行再把你這部分存款在扣除準備金之後,再以4%的利率放貸出去。這樣,其中就有2%的利差,這就是銀行的利潤空間。

手續費:

我們最常見的萬惡的跨行跨地區取現轉賬手續費!不過目前隨著降費改革的推進以及網銀的普及,跨行跨地區均免費。

有人可能要問了,那這麼一來,手續費這塊收入豈不是沒了?你想太多了!這部分收入對銀行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除了這個以外,還有結算匯兌手續費,代理費、顧問諮詢費、管理費等等。

1、如果你要出國旅遊,去銀行換匯,那結匯手續費就跑不掉。銀行相當於把外匯賣給你,銀行自己也要賺點差價,而差價就是手續費;另外,像國內資本市場的各種交易交割的錢放在銀行,這其中銀行也要收結算費。

2、至於代理費的話,一般都是針對機構的。比如銀行幫機構代銷理財產品、基金和保險等,機構就要給銀行一些“代銷費”。

3、而諮詢顧問費的話,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投資顧問費。銀行專門為土豪開闢的VIP服務,一般都會給予一對一的投資顧問服務。當然這在私人銀行更為常見。

4、最後就是管理費,像二類卡(一類卡默認免收管理費)的賬戶管理費,或者基金的資金放在銀行託管,銀行對其收取的託管費。

銀行是怎麼賺錢的,感覺這麼多年的錢都白存了!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中主要又包含投資損益、匯兌損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投資損益,就是銀行拿自己的錢或者用戶的存款去投資,賺了就是收入,虧了就是損失。

2、匯兌損失,舉個例子:比如你以6.5元向銀行換來了1美元,然而銀行在持有這6.5元人民幣期間,人民幣貶值了。

如果這時有人來用美元換人民幣,銀行就必須要給人家6.8元,這樣銀行就虧了3毛錢匯率差價。

反之,如果匯率變成了6.3元,也就是人民幣/美元為6.3/1,那麼銀行則可以少給2毛線,也就是賺了2毛線差價。

3、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比如某人向銀行按揭買了一套房,然後沒錢付銀行貸款了,銀行依法收回他的房產拿來拍賣。

可是,銀行拿到房產還沒賣出時,房價一漲再漲,房子的價值也水漲船高,這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反之如果房價下跌,那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中國金融體系

下面這張圖,概括了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參與者。花三分鐘讀懂這張圖,就算是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有初步瞭解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文不用任何學術術語,只用日常語言和大家聊聊錢的事兒。

銀行是怎麼賺錢的,感覺這麼多年的錢都白存了!

中國金融體系裡有6個主要實體:人民銀行、政府、商業銀行、證券及基金公司等金融投資機構、企業、個人。理解金融體系只不過需要了解這6個實體的功能,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1.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是國務院領導下的國家銀行,又稱“央行”。

國家銀行是啥概念,就是說它的投資人是國家。和其他銀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國家銀行不以盈利為目地,如果以盈利為目的,國家銀行開動印鈔機,國家銀行富了,大家口袋 裡的錢貶值了也就窮了。這當然不利於國家長期穩定發展。俗話說“藏富於民 ”,民富才是國家昌盛的基礎。

人民銀行是“錢”的源頭,可以被稱作“lord of the money”。我們口袋裡的錢,房貸借的錢,公司付給我們的工資,源頭都來自人民銀行。通俗地講,人民銀行是“印鈔機”和“鈔票粉碎機”。人民銀行在市場需要更多資金時,可以啟動“印鈔”功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市場上貨幣氾濫時,可以啟動“鈔票粉碎機”的功能,將貨幣回收。

人民銀行往市場上投入錢的方法主要是對商業銀行“再貼現”、“再貸款”,以及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發行的國債。

2.政府

各級政府和公司一樣,需要資金來維持日常運營,也需要投資用於建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

政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稅務、國企收入、政務收費及債務。稅大家都很熟悉了,企業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等,個人要繳個稅。政務收入指的是行政單位的各種收費如違章停車的罰款。

政府資金來源中還有一個重要來源是國債和地方債,當然欠下了總是要還的。

3.商業銀行

大概沒人不瞭解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本質上也是公司,只不過運營的是錢而不是商品。大家把自己積攢的錢存在銀行裡,銀行把彙總的存款一批批貸款給各企業,收利息,同時給存款人一點更少的利息,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其實就這麼簡單。

4.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投資機構

越來越多的人把錢投到預期回報率更高的金融產品上,例如股票、基金等。證券公司(券商)、基金公司在此類投資活動中發揮巨大作用,而且業務越來越多元化。以證券公司為例,既幫客戶下單買股票(經紀),又幫公司上市(投行)、還自己炒炒股票(自營)、再幫富人理理財(資產管理),忙的不亦樂乎。

5.企業

前面說了半天,現在才真正說到經濟的實體。我們談振興民族經濟,談促進市場繁榮,不是說讓銀行富起來、不是說讓證券公司富起來,而是讓企業富起來讓個人富起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發達國家經濟繁榮的象徵和基礎。

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獲取資金的通常方式,是通過創始人的初始資本,和經營企業時產生的盈餘利潤。企業運作是個苦力活,也是對社會發展貢獻很大的事業。

企業發展中需要大量人手,因此需要招聘員工,這樣就解決了城市人口就業問題,當然也需要支付員工薪酬。同時,企業需繳納各種稅,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車船稅、各類社會保險費用。這樣,企業結餘的資金較為有限,想謀求大規模發展,往往需要通過融資的手段。

6.個人

個人也就是人民,是你和我。我們辛勤勞動,賺點錢不容易。一部分錢用於消費,買房買車買菜都是消費。一部分存在銀行裡,一部分投資到股市、基金等投資產品裡,風險高點,預期回報也高點。

我們在消費、投資、存款的時候,錢又回到了金融體系中,在金融體系中循環流轉。

關注我們,更多財經觀點與趣事供您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