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大健康观,同时将人民健康视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医疗科技创新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为加速前沿医疗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落地,由朗润里仁医疗协会和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共同举办的“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产学研政投”领域知名人士,中美两地多家知名院校医疗组织负责人,医疗圈人士以及媒体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论坛现场,多名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及行业领袖就“健康中国”概念触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宋金松、副总裁任甄华出席了本次论坛。

聚焦生物3D打印、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技术

人类每一次进步,无不与技术创新有关。在现代医疗领域,同样有一些先进的技术在改变着医疗手段、医疗工艺,甚至是医疗模式,进而推动着整个医疗的发展。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炙手可热的生物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打印出人类皮肤、血管、骨骼,甚至是甲状腺。清华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上普博源生物科技董事长孙伟表示,“未来生物3D打印技术还可以打印出具有生物功能的人体活组织,并带动数字化诊断、个性化辅助医疗等更多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普博源生物的目标是布局行业技术高地,抢占国际市场,做“生物3D打印界的IBM。”

对于人工智能,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智能机器人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标志性产品,而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更是尖端技术的应用。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医疗机器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董事长张送根认为:“手术机器人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微创切口长度短、软组织损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医学伦理、手术事故责任判定等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骨科病患将出现爆发,届时手术机器人将大有用武之地。”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无独有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新加坡国家眼科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刘江,他开发出的用于眼科疾病筛查的软件系统,在准确性方面不断刷新记录。未来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眼科疾病筛查的高度自动化、低成本和更高精度。

合力“产学研政投”直击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本质上是一个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连续、长期的,涉及到法律、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众多创新要素的动态配置与整合过程。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面对前沿技术,如何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课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认为,在医疗卫生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之际,“产学研政投”应该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以促进科学技术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成立中美名校医疗联盟 推动全面创新合作

技术没有国界,技术造福全球。技术成果转化的推动需要全方位多形式的支持,不止于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更需要创新合作模式。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2017年北大医疗创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为给中美两国关注医疗行业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两国高校在医疗人才、项目、资本的全面合作,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商学院、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多家知名院校医疗校友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中美名校医疗联盟。

中美名校医疗联盟成立之后,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更广泛的开展医疗行业讲座、沙龙、专家访谈、企业调研活动,以及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创业辅导、项目投融资对接、医疗人才对接等服务;运营医疗行业项目及活动,创办自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