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炫富可以,但請別丟了教養。

1

美國9歲女孩靠炫富走紅網絡

手拿鈔票坐豪車diss他人是窮鬼

近日,一段“美國9歲女孩炫富”走紅網絡,這是怎麼回事呢?

視頻中,一名9歲的姑娘拿著一把鈔票一邊自拍,一邊不斷的飆髒話,口無遮攔,讓人看來很不舒服。而炫富的手段毫無疑問的讓這個姑娘變成了網紅,她靠著不斷的炫富,不斷的曬自己的豪宅、豪車,大把鈔票吸引了140多萬的關注者,視頻點擊量高達百萬次,她自稱是“本世紀最年輕的炫富者”。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在她日常發佈的視頻中,蘭博基尼、古馳、LV等名牌隨處可見,買了蘭博基尼就大喊“你們這些人根本付不起”,“你們是窮鬼和嫉妒我”,“你們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錢”,據姑娘在視頻中自稱自己在6歲的時候破產了,但是通過自己起早貪黑的搬磚之後,又重新變成了富豪。雖然是炫富,但如此炫富的方式確實令人有些反感。

這些視頻發佈之後,很多網友都在視頻中評論稱孩子的父母都去了哪兒,難道不都該管管自己的女兒嗎?還有網友猜測,這些視頻的幕後推手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家教也真的太可怕了。這些視頻在阿金看來確實很譁眾取寵了,不像是在炫富,更像是一場赤裸裸的營銷案。

2

炫富本沒有錯,因為你有資本

但不代表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這是一個遍地是富豪的時代,你常常會發現,除了你自己或是某些紀錄片裡的山區兒童,周圍的人,大都挺有錢的。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市區的各大商場裡,大多是花錢不眨眼的群眾,大家平時不都說購買力差頂多網購省錢又省力嗎?為什麼商場裡越貴的東西賣的越火,奢侈品櫃檯永遠不缺人?你們怎麼都買得起那麼貴而沒用的東西?這該怎麼解釋?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CBD的寫字樓裡,人人都是中產精英,相當捨得擺譜,不都說苦逼打工族每個月工資都入不敷出嗎?為什麼個個都是打車到樓下,一水的驢牌香奈兒,星巴克不離手,下午茶天天有?這又該怎麼解釋?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想來想去,唯一的解釋就是,不是我們真有多窮,也不是別人真有多富,心有多大膽,錢就多有用。不怕你醜,就怕你不打扮,不怕你low,就怕你不自high,不怕你窮,就怕你不炫富。

或許你說這只是一部分人的基本情況。但比你窮的人都已經懂得怎樣包裝自己了,而你還沉迷於佛系嗎?他們也並非是想通過炫富達到什麼目的,只是這似乎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天天吃牛油果的姑娘,你讓她吃黃瓜西紅柿她肯定覺得太屌絲了,雖然你不能說吃黃瓜的都是窮姑娘,但也絕不會相信吃牛油果的就都是白富美。

大家都懂,真正有錢的人不炫富,一年坐十幾次頭等艙從來不發朋友圈;大家也懂,真正窮的人也不炫富,連超A都買不起忙著喪還來不急,能用來炫的只有命了。

於是,敢於並樂於炫富的,其實普遍都是卡在小日子還不錯,有點小錢但也沒到能全方位任性起來的程度,他們難道不就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嗎?

所以,其實這些人炫的不是富,是美感,是氣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凡事都有個度,適可而止。

看過那麼多的炫富者,你羨不羨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能炫富的人,最起碼你得有炫富的資本。

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有錢彷彿變成了一切。但如果這樣的價值觀放在了一個9歲小姑娘的身上,又意味著什麼?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小小的年紀就認為錢就是萬能的,認為自己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口無遮攔,毫無禮貌和教養,真的很好奇姑娘長大成熟之後,該如何面對現在炫富視頻中的自己。

總之,在阿金看來,這種炫富和爆粗口,其實都是源自於無知和扭曲的價值觀。

炫富可以,但請別丟了教養。

3

金錢不等於財富

有錢不等於就擁有了財富

俗話說,有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每個人都在拼命掙錢,有人把它當成人生的唯一目標,甚至有人把它當成唯一財富。那你就錯了,因為錢並不等於財富。

據澳大利亞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心目中的財富排名依次是健康、教育、家庭、金錢。可見,位於財富中心地位的是“人”,因為人是創造和使用財富的主體。如果說得到財富的終點是誘人的,那麼,創造、追求財富的過程則是彌足寶貴的、是更大的財富。無論結果如何,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無論過程是如何艱辛甚至痛苦,但它將成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用什麼方法賺錢,則反映了一個人的聰明程度;賺到錢以後做了什麼,卻印證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品。

小女孩9歲就能擁有很多普通人可能要花上一輩子才能達到的目標——豪車豪宅,或許是令人羨慕的、嫉妒的,但這種擁有並不一定像我們所想象的那般幸福。

這樣的家底,一般有兩種可能性。要麼父母很有錢,要麼自己確實很會賺錢(按照小女孩目前的年齡階段和財富水平來看,這個可能性很小),但無論是哪種原因都不能代表小女孩就真正擁有了這些財富。

畢竟,財富傳承比傳承財產來得重要。如果不是靠自己真本事賺來的錢,你憑什麼如此囂張?!如果你連最基本的教養都丟了,又何談財富?!

追過《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劇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主人公周瑩本是江湖女子出身,習慣了各種小騙術,自從嫁給吳聘,吳聘就一點點言傳身教的告訴她不要騙人,在支撐起吳家生意之後,周瑩更是秉承著吳家“誠信”二字的生意經以及聰明的頭腦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吳家的家風、沒有多年來積累的“誠信”生意經,如果沒有遵守自己的底線,周瑩僅靠著聰明的頭腦和之前跑江湖的雕蟲小技(騙術)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就嗎?並不見得。

而金錢並不等於財富,有錢不等於就擁有了財富。

用對地方的那一部分錢財確實是財富,我們終會應此而受益;但沒用對地方的錢財,或許會成為你的一場甚至一生的災難,暴露人性的弱點,好似一個放大器,在放大你優點的同時,也會放大你的每一個缺點。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我們的夢想可以是擁有別人無可替代的財富,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我們的夢想更應該是擁有一個幸福而完整的、光輝燦爛的人生,而不是一堆無用的錢。

不要到最後我們窮的只剩下錢了,更不要因為有錢就為所欲為,丟掉最起碼的教養和品德。

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保住別人對你的尊重;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擁有真正的財富和幸福;守住自己的底線,堅持自己的原則,才能足夠過好自己的一生。

4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最起碼應該做好這3件事

小時候,或許你也聽過“手端銀碗討飯吃”的這個故事:有三位父親經常到廟裡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感動了菩薩。有一天他們同時被菩薩請去,允許他們從眾多的寶物中每人挑一樣,回去送給兒子。

第一位父親挑了一隻鑲嵌著寶石的銀碗,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第三位父親挑了一付鐵鑄的弓箭。

得了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於吃喝,得了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在街市上招搖,得了弓箭的兒子整天在山間狩獵。

多年後,三位父親去世,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寶石摳下來變賣,最後不得不手端銀碗討飯吃;愛招搖的兒子每天從金馬車上剝點金子,換回糧食辛苦度日;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好功夫,經常扛著獵物回來,一家人有吃有穿。

這個民間故事有著深刻寓意: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才是給孩子最有用的財富。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並能保障他們幸福一生的禮物呢?

第一件禮物是——閱讀。

閱讀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質。或許每個父母對孩子的具體期望會有所不同,但我相信共同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說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而往往在通往這種大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教育”能實現的就是,第一給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給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質。

黃磊的女兒多多你或許不陌生。很多人都是2014年《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被多多圈粉的。

如果說當年的她,是一株在父母呵護下茁壯成長的樹苗,那麼現在的多多,便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著明媚笑容的她,像一顆小星星閃耀著她的光,愈發優秀了。

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這發光的背後與她的父母對她的教育分不開。

多爸黃磊在家中,常陪孩子一起讀書。受老爸影響,多多成為了個愛讀書的學霸,日積月累的閱讀讓她的文化資本積累得滿滿的。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2014年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多多便和爸爸聯手出了一本翻譯作品《聖誕老爸的來信》,之後多多更是自己獨立翻譯了托爾金先生的《幸福先生》。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三年級為了與朋友們編排劇目《灰姑娘》,開始學著用英文進行劇本創作;還有了自己創作、翻譯、配圖的英文詩。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多多口語也是非常溜,還曾化身小導遊,帶領《小王子》的導演馬克·奧斯本同遊故宮,用英語講歷史信手拈來。

如今多多多才多藝,逐漸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臺。有人說,這少不了父母給她提供的優質資源。

美國的安妮特·拉魯教授花了20年時間,曾做過一項“寒門為何難出貴子”的研究。對88名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孩子,從三四年級開始,一直到他們三十歲,每隔10年,就對他們進行調查訪談。

研究表明,寒門子弟缺乏的不僅是“經濟資本”,還有“文化資本”。

由此可見,閱讀對一個孩子何等重要。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質。任何一部書,只要是一本好書,往往都充滿真善美的情懷,其核心價值觀也是正面的。這些東西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豐富的生活,傾聽了眾多的智慧,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會更成熟,人生境界會更美好。

第二件禮物是——自由。

自由,顧名思義,就是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與犯錯誤權。

每當我們談到給兒童自由的時候,總會遭遇質疑。質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為“放任自流”或“無法無天”。它顯示了我們對自由的理解尚處於一個幼稚的階段。

但其實,父母累積的財富給了孩子躋身精英階層、接收優質教育的機會,但除此之外也少不了父母身體力行的教育。

給孩子自由,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需要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

很多家庭爸媽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各種“寵”,卻不知給孩子最好的“愛”並不是寵溺,而是適當地選擇放手。

黃磊曾給女兒寫了一封信《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希望女兒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他會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她的每一個決定。他說,“她願意去哪兒,我都支持。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志向,我不會去說你一定要去哪兒,或者一定不能去哪兒。”

像多多學琴,學做飯等都是多媽陪伴的。多多在面臨媽媽要求自己練習鋼琴的時候,也會偶爾偷懶,但孫莉總是會在關鍵時刻指正她,讓她在勤加練習中形成習慣,也逐步培養起做事的恆心與毅力;而她因此取得的成就,會成為鼓勵她繼續前進的動力。

9歲女孩豪車豪宅靠炫富走紅,她憑什麼如此囂張?

黃磊夫婦的「放手」,並非對孩子的事不管不問,而是有智慧、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逐步獨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決定的後果,在相對比較安全的範圍之內,使其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鍛鍊。

自由和尊重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全社會都在談“尊重孩子”,卻在“自由”的觀念上出現盲區,尊重也就變成了空話。哲學家弗洛姆說:“如果沒有尊重,愛就很容易墮落為統治和佔有。”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認識世界的機會,也就失去了自我認識和調整的信心。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自由的同義詞不是放縱,而是選擇權和判斷力。像多多一樣,那些真正幸福快樂的孩子,是那些真正獲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們更清楚行為的界限在什麼地方。而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其行為只是放縱,而非自由。放縱是壓抑的後果,是選擇功能的失效。這樣的孩子內心軟弱無力,因為他喪失了對自己的掌控力。

第三件禮物是——身教。

往往家長的行為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要如何改掉一個孩子的壞脾氣、壞習慣?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古人說得多好,“言傳不如身教”,這六個字無人不曉,但有多少人會以此為鏡,真正踐行身教?

活在虛榮中的家長不可能教給孩子踏實,刻薄的教師也不可能教會孩子寬容。為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面貌,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給孩子的,全寫在這裡面了。

孩子的成長並非只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還要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

黃磊曾經在寫給女兒的信中真情流露,他寫到:“我必須悲觀但卻冷靜誠實地說:我們只此一生。所以這些最平凡的情感對於我們是最珍貴的幸福,但願將來的你們也能如此過活:用心守護你們的愛侶和孩子,還有彼此。”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家人其樂融融,彼此陪伴,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愛,在愛中變得陽光向上,潛移默化給孩子愛的能力。

正是這樣的言傳身教,讓時刻沐浴在愛的養分中的多多,更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養娃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耳熟能詳。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究竟什麼是最好的,往往很多人身處其中時卻終始相悖。

父母可能無法確定給下一代留下多少財富,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給孩子好的教育,他們將終身受用。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的成長樹立起堅實的榜樣和力量的源泉;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愛,在愛中變得陽光向上;給她足夠的安全感,支持孩子的決定,有智慧、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逐步獨立……讓孩子擁有獲“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的能力,這可能是父母給孩子一輩子最好的財富了吧。

- 今日互動 -

# 你怎麼看待炫富這件事兒? #

快來留言區跟阿金說說吧

不見不散,等你來撩~

- END -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