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三天交不上投名狀大有玄機

當林沖受柴大官人介紹,投奔梁山尋求存身之所時,白衣秀士王倫因忌憚林沖本領高強,百般刁難,不想接納林沖。而約定三日之期,讓林沖納投名狀就是王倫設下的一道難題,而林沖居然也就被難住了。

林沖三天交不上投名狀大有玄機

所謂投名狀,就是下山去殺一個人,將頭獻納以表入夥真心。林沖武藝高強,此時又開了殺戒,要叫他再殺一人,這原本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何況還有三日的期限,簡直就綽綽有餘。然而,林沖和一名小嘍囉下山後,儘管三日不斷變換守候地點,卻終沒能殺得一人。這顯然不合情理,這牛刀就怎麼沒有殺掉那一隻雞呢?便不得不再仔細看看林教頭這三天都幹了些什麼。

第一天,林沖帶了腰刀,提了朴刀,叫一個小嘍羅領路下山,僻靜小路上等候客人過往。從朝至暮,等了一日,並無一個孤單客人經過。第二天,小嘍羅提議換南山路去等,兩個來到林子裡潛伏等候,並不見一個客人過往。伏到午牌時候,一夥客人約有三百餘人,結蹤而過,林沖又不敢動手,看他過去。第三天,林沖跨了腰刀,提了朴刀,又和小嘍羅下山過渡,投東山路上來,終於等到一個單身過客,卻又是武藝高強的青面獸楊志。

林沖三天交不上投名狀大有玄機

粗看似乎只怪林沖時乖命蹇,正如他自己感嘆的那樣連天地也不容。但若仔細分析,問題卻沒那麼簡單。三日之期並不算短,林沖下山後隨便到一個地方,都可以很輕鬆地殺一個人。就算白日不敢,他大可趁夜動手,可他為什麼不主動出擊,而是很被動地如守株待兔般在僻靜小路上守候?這哪裡是尋人殺,倒像是故意躲避人一般。就算一定要守候,沒有孤單客人經過,當然意味著有結伴同行的客人經過,以林沖本領,人多一點就不敢出擊殺人嗎?就算第二天那三百餘人又怎麼樣?難道以林沖的本領做不到殺一人再全身而退?須知林沖是即使面對千軍萬馬也敢於衝鋒陷陣的勇武將軍。所以,這顯然另有原因。

林沖三天交不上投名狀大有玄機

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於林沖自己。林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他性格中更多寬厚仁和,從以往經歷看,林沖寧肯委屈自己也不願為難他人。那麼,現在要他去殺一個跟自己無冤無仇的人,只怕林教頭無論怎麼也下不去手。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必須交納投名狀,這關係到他能否在梁山安身立命,又由不得他輕易放棄。於是,林沖的內心便非常糾結,不見那麼沉穩的林教頭表現得多麼焦慮和猶豫不決,曾經在山神廟殺人連眼都不眨,現在卻為要殺一個人成天唉聲嘆氣,顯得無比絕望。情勢逼迫他必須殺人,而內心又不願輕易枉殺無辜,於是就有了此時前怕狼後怕虎的林沖。所以,即使是在最後一天,面臨也許就是最後的機會,見到楊志時,埋伏的林沖也不是陰狠地偷襲,而是“把朴刀捍剪了一下,驀地跳將出來”。這樣的舉動,意味著即使林沖遇到的不是武藝高強的楊志,也許他依然殺不了這最後一個單身過客。

林沖一生作戰勇猛,死於他手下的名將敵兵不計其數,但是,你幾曾看到林教頭殺過一個無辜?

所以,林沖這納投名狀的三日,也是他備受煎熬的三日,把個英武剛強的豹子頭折磨得日夜不寧,悶悶不樂,讓人看後油然而生憐愛之情,心痛不已。但是,也正是這三日,讓讀者品出不同一般的林教頭,惟其如此,才更值得人們喜愛和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