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李蓮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河北河間府大城縣李家村人,咸豐七年(1857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是晚清一個著名的太監。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李蓮英在清官長達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寵信的貼身太監,也是有清一代品位最高、權勢最大、財富最多、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大宦官。

宣統三年(1911年),李蓮英因病而死,後葬於太監墓地北京阜成門外思濟莊。

1990年,導演田壯壯拍攝了同名電影《李蓮英》,本片於1991年獲第四十一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他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

李蓮英所做的惡事似乎不多,至於貪財受賄什麼的在那時候,正常的很,反倒是你不貪還會惹來殺生之禍,我們從他後來能夠死在慈禧後面,而且活的還算長命,也大概可以知道他人怎麼樣。

歷史上極壞的太監,往往不會長命的,比如趙高,魏忠賢,安德海,至於權傾朝野那更是瞎扯淡,慈禧什麼人?這麼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有很多史料都是給李蓮英翻案的,可見李蓮英再壞,也不會壞到那裡去的,不然一個沒權沒勢,誰沒事給他捏造歷史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慈禧這種喜怒無常的母老虎,更需要把握好方法。

李蓮英的做人哲學值的我們學習,深得中庸之道李蓮英這位晚清的大太監,其實,李蓮英也有厚道之處。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他深知自己的輕重,處處將自己躲避在敵視的瞳孔裡。志得意滿時,受寵不驕。失魄落魂時,顏敗不餒。他活的低調,他李蓮英是合理地存在的。

不錯,其叔父去世以後,李蓮英家被迫遷往北京。在北京李蓮英父母親做制皮工作,被稱為“皮硝李”。

此時李家的生活狀況不是很好,故李蓮英入鄭親王端華府當太監。民間傳說,李蓮英來到北京,由於掌握了一套梳理新發型的技術,又託同鄉太監沈蘭玉介紹,進宮當了慈禧太后的梳頭太監,並由此受到慈禧寵愛。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李蓮英靠梳頭髮家,實際上李蓮英不是特定給伺候慈禧太后梳頭的。


他靠疏的一手好頭,贏的慈禧的好感 。《宮女回憶錄》裡寫到“這是個比較得寵的老太監,溫和、馴順、斯文、有禮貌,永遠從他的眼角皺紋裡透出和樂的笑意來,伺候人不溫不躁,恰到好處,讓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

宮女們跟他都很親熱,誠心誠意喊他一聲大叔。他經常給宮女帶些針針線線的東西,這是宮女們所缺的,但他不是給一個人,誰用都行。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宮女們見他面有時給請個安,問他句吉祥,他總是很謙和地還個禮,不管對誰。

老太后知道他的人緣好,常說:“下去,讓她們給你沏口茶喝吧!”這可是天大的臉,能讓宮女賞茶,在宮裡這是極體面的事。

李蓮英太監連連地請跪安,說“奴才不敢承受,奴才不敢承受!”太后越給臉,他越謙虛小心,這是劉太監長期得寵的原因。
清朝大太監李蓮英靠梳得一頭好發,贏得慈禧好感

通過上面這段話,對李蓮英我們應該可以有個大概的瞭解,可以窺見全豹之一班了,至於歷史上一直說的什麼毒死慈禧光緒的事我不太相信的,樹倒猢猻散,我覺得精明老道的李蓮英應該是明白的, 畢竟是一直跟在慈禧身邊最親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