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2018年3月12日晨,广州番禺珠宝城发生了一起跨国诈骗案,多名尼日利亚籍男子以低价毛坯钻石为由,一步步骗取大罗珠宝商人刘先生150余万元的案件在珠宝圈引起了轰动。

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刘先生在发现被骗之后,第一时间报了警,目前案件已经被沙头派出所立案,案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现正在侦查当中。作案团伙其实在3月6日开始就活动于广州北京路和长寿路的数个珠宝店。

该诈骗经过以下步骤展开:

该诈骗经过以下步骤展开:

1、行骗手段是虚构身份假意合作

广州、深圳的珠宝集中地,每天都有大量的印度、非洲、斯里兰卡等外籍背包客带着各类钻石宝石上门来推销,买家认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另加熟人介绍的卖家,存在侥幸心理。

2、抛出52克拉毛坯钻作诱饵 转移交易关注重心

诈骗犯给买家展示了一粒52克拉的毛胚,表示有意出售,诱导买家上钩。

3、忙中使诈 趁机以假乱真

诈骗犯巧用天时(天色已暗)、地利(在车内狭小空间,没有专业的灯光)、人和(在车上看货,车外来往人多,必须快速看货)等因素终究被诈骗

看完这个诈骗故事,我们一面唏嘘,一面要提高警惕,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也没有随便掉下来的馅饼,任何时候都要克制住住自己的贪欲,现如今珠宝商大神都在沟里翻船。其实这种骗局在十几年前在广州和番禺经常发生,记得要和身边经常采购毛坯钻的人沟通。

有两点提醒,切记一:千万不要去酒店交易,只要提出去酒店交易都是骗局 ,珠宝行业的人在香港也遭遇过类似骗局。切记二:先送检,再谈交易!

钻石买家须知

假钻石凶凶来袭,那么怎么才能买到真钻石呢?

1、索取权威有效证书(你说的再好都不算,请证明给我看)

如果是合成钻石,国际流通的正式证书或我国NGTC国检签发的鉴定证书上必定写明合成钻石字样,或于备注栏上附加说明,尤其是GIA已经将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证书做了一个很大的区别,天然钻石证书系金色印刷,合成钻石以银色印刷。

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2、注意证书签发机构(出生好、血统纯正才有说服力)

买钻石附证书不是有证书就好,更重要是看证书效力,是否来自于权威的检测单位。查证证书检测单位是否权威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上网查证机构网页来判断即可。市面上流通的证书非常多,常见的国际效力权威证书依序为GIA、HRD、IGI、 EGL以及我国NGTC国检证书。

3、证书必须二次检查(不要凭借经验怀有侥幸心理)。

证书通常不会伪造,如果不放心可以登录检测单位网站进行证书查询与相关信息,例如GIA只需输入证书号码即可以检核证书内载的所有讯息。

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4、慎选信用好的卖家,小心使得万年船。

有诚信的卖家自然不会卖假货,所以在购买时尽量选取正规的卖家,这是杜绝买到假货的根本保障,但是除诚信之外专业度也很重要。

此外2018年珠宝行业共同关注钻石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看好,在于它的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去中心化、不容篡改等特质,能实现真正的无中介信任,与区块链结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现存的难题。

最适合放在供应链上,能根除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

钻链发挥出区块链去中心化特质,颠覆了传统供应链上需要核心企业来征信的模型,让链上的各个交易主体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信用认证中心,都有认证交易行为的能力。这就使得造假、篡改、违约等不法行为,都成为能够查得到的风险。

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只因多看了一眼52克拉毛坯钻,他被骗了150万!

钻盈区块链,让一切变得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