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關注職場實戰分享,學習企業經營,薪酬設計


績效考核應該已經是很多企業和員工每年最頭疼的過程之一。現在已經有一些公司完全廢除了績效考核,比如微軟。還有一些公司依然在使用一些常規的績效考核方式,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完完全全是在走形式。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一、為什麼員工普遍反感KPI考核?

1、只罰不獎勵的模式,讓人討厭。

收入下降的風險是員工抗拒績效考核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這樣一個經典的實驗:如果在你的面前有兩個按鈕,按下紅色的按鈕,你將有機會獲得50萬元;按下綠色的按鈕,你有50%的機會獲得100萬元,50%的機會一無所獲,請問你會怎麼選擇?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前者。因為前者穩賺不賠,而後者則有50%的風險一無所有。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對風險的規避之下,大部分人的選擇都偏向保守,儘管激進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在沒有績效考核的時候,員工旱澇保收,收入是穩定的;導入績效考核後,員工做得好的是理所當然的,但凡做得不好的會扣罰獎金。

為了保證收入不降低,員工必須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從員工的角度看,員工需要投入更多才能拿到本來“應得”的收入。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2、對於績效工資“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認知也加劇了員工對KPI的厭惡。

某些員工可能會認為,績效工資無非是將一部分員工應得的工資抽出來,要員工用更多的勞動“贖回”這部分工資而已。

很多“精打細算”的企業,不願意在績效工資上多投入,即使員工表現優異,也難以獲得相匹配的報酬。

但是真正精明的企業都不會將焦點鎖定在績效工資的投入金額上,而是績效工資的投入與產出比值上。

只要投入績效工資的金錢能帶來更高的產出,企業高層還是非常樂意往裡面砸錢的。

績效工資不應該是要員工用更多努力“贖回”自己的工資,而是用更多的努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起賺外面的錢。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3、高壓之下,員工容易做出極端手段

反省的結果是“因為從管理層到員工對短期KPI的追逐,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了,業績增長凌駕於用戶體驗,簡單經營替代了簡單可依賴,我們與用戶漸行漸遠”!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4、績效評估容易造成一種高壓和焦慮的氛圍

小E在一家規模很大的科技企業,公司發展還不錯,領導氛圍偏強勢。公司每年都進行年度績效考核,但沒有中間的輔導會話。員工走進會議,對自己的表現沒有任何想法。 他們一年都沒有收到管理者的反饋,沒有任何改進的機會。

在這種未知中讓員工緊張和非常防禦。 當績效評估的結果與您的報酬相關時,更是令人沮喪。工資的增加取決於經理記住你的表現多少。 當他們的薪水由某人的決定改變時,人們變得敏感和焦慮。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5、不符合人性

某大型製造企業做了三年多的KPI,8項考核指標中有多達6項屬於負指標。

所謂負指標,就是大家常說的負激勵或壓力管理。這家企業的員工在一年12個月的時間裡,只有1、2個月能拿到獎勵,其餘的月份都是扣罰。這三年下來,員工對KPI怨聲載道,不少能人志士離職而去。

點扣罰出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社會在發展,人性業已得到更多的尊重。很多老闆的管理思維還停留在扣罰、打罵這種粗糙的傳統方法上。把優秀的人才考跑了,絕對不是考核的目的。

任何一種績效模式,如果不從人性角度出發,不尊重人性,必然會走向失敗。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任正非說過:一切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都耍流氓!

“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以奮鬥者為本是華為的文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也保證了讓奮鬥者不吃虧,讓奮鬥者去創造華為的奇蹟。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二、不用KPI,企業該如何做績效管理?

KPI作為績效工具,肯定有存在的價值,如果對國外的KPI照搬照抄,註定會以失敗告終,所以國內企業想做績效管理,必須要結合國情。

就目前來說,員工反感的不是考核,而是隻罰不獎。員工需要的不是壓力,而是激勵。

想要馬兒跑得快,必須要讓馬吃得飽。把企業和的經營目標和員工想要的激勵結合,實現利益趨同。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所以績效管理想要獲得成功關鍵:

  • 1、讓員工為自己而做
  • 2、員工與企業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 3、極大地挖掘員工的能力與潛能
  • 4、讓管理者轉為經營者
  • 5、強調企業與員工的公平與平等交易
  • 6、向一切浪費開刀,使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
  • 7、平衡推動企業向上發展
  • 8、快速促進企業利潤增長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而真正符合這種原則的薪酬模式只有---ksf全績效模式。

KSF,又稱薪酬全績效模式,也即員工價值管理工具。將員工要的薪酬與公司要的績效進行全面融合,尋找兩者關注的平衡點,從而形成利益的共同體,實現共創共贏。

因此,KSF不僅著眼於績效優化,更致力於同步提升員工收入,激發員工士氣和創造力。

KSF和KPI有什麼區別?

首先從定義上: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本文所描述的KSF全績效模式,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深入學習KSF可以點擊上面鏈接,附獨家視頻課程。

KSF設計的五大核心理念: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

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

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4)激勵短期化

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KSF操作流程: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附KSF操作案例:

為啥員工都反感KPI考核?任正非:不以加薪為導向的考核是耍流氓

KSF與KPI最根本的價值在於:

KPI是強制要求員工完成比較高的企業KPI目標,做不完就扣錢,以壓力為導向。

KSF給員工能輕鬆達成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超出了就會有獎勵,以激勵為導向。

真正有價值的績效模式,必然引導人積極向上,做出高價值的結果,得到高收入。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文/甘老師 gzl00688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