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巴交戰,都不使用導彈這一類殺傷性更強的武器呢?

今生今世149885219

印巴兩國是一對宿敵,目前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的衝突越演越烈。在這片土地上印巴兩國分別在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第三次戰爭印度大獲全勝,“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宣佈獨立,成立了孟加拉國。而孟加拉國的土地很肥沃,巴基斯坦的土地狹長貧瘠,這樣就進一步加深了兩國的矛盾。此外印度教與穆斯林的民族矛盾日益增長,所以導致衝突不斷。


印度目前擁有幾種核武器:射程為150公里的“大地”近程導彈及改進型,該導彈能攜帶核彈頭;射射程為1500公里的“烈火-1”和射程為2000公里的“烈火-2”導彈;射程為3500公里的“烈火-3”;射程為3500公里的“烈火-4”;射程為5000公里的“烈火-5”;有望在兩年後試射“烈火-6”導彈,射程為8000到10000公里。


巴基斯坦擁有的核武器有:射程為700公里的沙欣-1;射程為2500公里的沙欣-1A;射程為2500公里的沙欣-2;射程為3000公里的沙欣-3已經試射,射程為1500公里的高裡型導彈。

如果印巴兩國同時使用核武器,世界上將有20億人因飢餓而死亡。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2012年4月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一場核戰爭引起的饑荒可能要餓死10億人。除了核彈造成的直接死亡還有受影響間接死亡的人之外,核彈爆炸產生的黑色懸浮碳微粒會使美國的玉米和大豆減產10%,使中國的第一年小麥減產50%,以及在隨後的10年裡減產31%。這場衝突的背後是中國和美國的影子,面對對本國這麼大的影響都會施加壓力迫使兩國不使用核武器,加之使用核武器會使本國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和制裁,所以不會使用核武器。至於使用導彈的戰爭成本很大,兩國的經濟實力不允許。戰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實力的較量,誰都不會為打一場戰爭倒退多少年。


獨行者老黃

印巴戰爭之後,印巴兩國之間的衝突主要為低烈度的武裝交火,發生地點基本都是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和山地地區,交戰雙方以雙方的邊防軍人和特種部隊為主。首先這種衝突不同於局部戰爭,雙方都有意把衝突控制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避免將衝突演變為戰爭。因此,在交火的武器選擇上雙方不可能無所顧忌的使用手中的裝備,想必您想說的是地對地戰術導彈或者巡航導彈,這兩種武器具有運載核彈頭或者生化彈頭的能力,即便只使用常規彈頭,所釋放的也是衝突升級的信號,而且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誤判導致局勢失控,這顯然不是雙方希望看到的結果。

另外,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進行的武裝衝突,雙方的主要訴求並不是要打敗對手,而是為了施加政治和軍事壓力,向對手示威,甚至有時候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某種姿態和決心,從而在談判桌上獲得更有利的地位。基於這種考慮,印巴在衝突中除了考慮不能導致局勢升級失控的危險出現之外,還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如果您所說的導彈指的是反坦克導彈等輕型戰術導彈的話,對於

曠日持久的交火衝突,成本過於昂貴是雙方必須考慮的因素


照理說事

不請自來,個人覺得印巴交戰不使用導彈這類武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在只是局部衝突,規模小,還沒到正式開戰的時候,還沒到就動用導彈這種大殺傷性武器的必要。


二、導彈雖然殺傷力強,毀傷大,但導彈不同與普通炮彈,子彈,它造價高,一枚導彈就需要幾十萬上百萬美元,通常是用來打擊有價值的軍事目標,比如彈藥庫飛機場軍工企業等,而現在的衝突區沒有這些有價值的目標。

三、導彈就種大殺器容易誤傷平民,造成國際社會的譴責,甚至制裁,與自己不利。


個人認為以上幾點是印巴不使用導彈的原因,各位有不一樣的見解歡迎在下面評論探討。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印巴只是在最近的克什米爾衝突中沒有使用重武器而已。在以往的三次戰爭和1999年卡吉爾衝突中,印巴兩國都動用了各自武器庫中拿的出來的先進兵器。1971年,巴基斯坦海軍漢果號潛艇使用魚雷擊沉了印度海軍庫卡里號護衛艦,這是二戰後首個潛艇擊沉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戰例。至於空戰,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雙方空軍都大規模出動併發揮了重要作用。印巴兩國之間進行軍事較量是相當認真的,絕不是互相投擲石塊。

但是,近年來,雙方的邊境衝突卻一直是低烈度的。最嚴重的卡吉爾衝突,印度動用從瑞典進口的大口徑火炮轟擊山頂的巴基斯坦部隊,一直打到消耗光彈藥,不可謂之消極,但戰爭烈度也就到此為止了。彼時印巴都已經進入核武時代,雙方對沖突都比較剋制,局面沒有徹底失控。以後的衝突規模更小,雙方主要依靠準軍事人員以及特種部隊相互滲透來遏制和打擊對方,交火的規模和烈度比較有限。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雙方無法承受大規模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展開的軍事對抗在目標上也是有限的,全面奪取克什米爾不在任何一方的戰略之上,雙方軍事衝突更多是維持一種動態平衡、保存和檢驗戰略威懾能力的手段。巴基斯坦沒有能力和印度打一場大規模邊境戰爭,印度則認為巴基斯坦不是印度的首要對手,不願意在對巴方向上消耗實力。雙方的邊境衝突是國內政治需要,而不是為了解決對方,自然就沒必要互相用阿塔夫或者高裡以及烈火之類的砸來砸去咯。


葉海林

印巴分治後兩國便開始衝突不斷,印度甚至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肢解了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並一舉確立南亞次大陸的絕對優勢,從此巴基斯坦也不得不尋求中國支持以共同抗衡印度。

當前,兩國仍然在克什米爾歸屬以及宗派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可以看見的未來上是難以和平相處。

雖然衝突不斷,但兩國近年來很少爆發大規模衝突,也很少見到導彈等重型武器投入戰鬥,一方面是兩國高層並不希望加劇衝突,畢竟作為有核國家,一旦投入導彈等打擊力量很可能引起全面戰爭,這是任何一個政治家必須考量的問題。

另一方面,近年來兩國經濟形勢仍然不慎樂觀,特別是巴基斯坦在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賴於鄰國援助,印度經濟條件可能稍好,但也不願意放棄發展機會,要知道戰爭一響,黃金萬兩。現代化的戰爭歸根結底已經成為了經濟的戰爭。

當然,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也不願意看到印度洋區域爆發衝突,這裡畢竟也是國際航運最繁忙的地方。


安東看天下

答案就一個字“貴”

你以為誰都想美國一樣打仗啊,那是土豪,不差錢。寧願多打幾枚導彈也不願意出現太多的傷亡。你知道導彈多少錢吶。美國在13場戰爭中花費了14.2萬億美元,狗大戶的打法和一般的阿三能比麼?

像一般的戰術彈道導彈,比如“飛毛腿”差不多100萬美金左右的價格,和巡航導彈價格差不多。

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含MIRV) 單價:4000萬美元

東風21洲際彈道導彈 單價:82萬美元

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 單價:45萬美元

☆C-802'沙丁魚'反艦巡航導彈 單價:36萬美元

☆紅旗7地空導彈 單價:9百萬美元

☆飛騰2000反輻射導彈(面對空) 單價:1500萬美元

看看,都是錢啊。再說了,印巴衝突只是小範圍交火,雙方都表現的很剋制,都不想擴大沖突規模。克什米爾這一塊地方,你打我一梭子,我還你一炮基本上都不算大事,他們衝突幾十年了,淡定。


玖號公寓

兩個擁核國家既要面子也害怕戰爭升級。

美蘇在敘利亞的戰爭可謂是避免戰爭升級的代表,雖然都出動軍隊打對方代理人,但都避免互相打到而使對方沒面子不得不戰爭升級。我們知道升級最後很可能是全面核戰。一旦升級到這一步那麼不得不說是自取滅亡。

印巴作為兩個擁核國家深知戰爭升級的後果代價,所以極力避免戰爭升級到擴大範圍的因素。


華智觀點

其實印巴雙方都知道對方的整體實力,一旦雙方殺紅了眼後果不堪設想這一點雙方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在爆發衝突的時候都在有意識的保持克制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使用那些強大殺傷力的武器。


大山子61330921

現在的印巴都是低強度的武裝衝突,都沒有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主要是都不想衝突升級到大規模戰爭,兩個國家都是有核國家雖然印度跟我國一樣都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巴方可是沒有宣稱過所以巴方會在某些情況下是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現在的巴基斯坦雖然許多武器不如印度但是導彈技術可是一點也不弱與印度,而且兩國的經濟發展都在上升中,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都是兩國的經濟所承受不起的。


西木5029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邊境經常發生衝突及小規模戰爭由來以久。為什麼不使用導彈之類的殺傷類常規武器?

印巴的邊境衝突,雖然視對方為死敵,但他們雙方使用的是一些輕型武器,能夠教訓對方就行了,他們也不願意戰事升級兩敗俱傷。從來就沒有考慮使用更具殺傷力的導彈來打擊對方,這也是印巴衝突的一個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