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讲苗族:平地房和“叉叉房”

除吊脚楼外,还有部分苗族居住在平地房和“叉叉房”中。在黔东湘西一些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苗族的房屋建筑一般为落地式平房,中柱直接建立在平坦的地上,没有吊脚。房屋为五柱七瓜三排、七柱九瓜三排不等,以三层为主,第一层即落地层,左右两排为日常生活之用,进伸二或三间,中间排为中堂,后为神龛。左后一间通常为茶中为向火、煮饭之用,前两间为主人卧室或客房。平地房的厨房一般设在正房的一边,另起一小偏房楼前面的全为客房,后面的全为储存谷物等储藏室。三楼为放置一些杂物之用。一般家禽都在离房屋几米的周围,而牛圈羊舍则更远些。滇东北、黔西北等地的部分苗族,过去住的是一种非常简陋的“叉叉房”。此房屋一般不筑地基,只需将地面略加。

阿祖讲苗族:平地房和“叉叉房”

平整就可以了。屋架多用未经剥皮的天然树干和树枝叉绑扎组成。四壁和屋项夹茅草、树叶和树皮,有的围以竹篱笆。现在,这种“叉叉房”已经很少见了。此外,独特的水上粮仓也是苗寨古建筑中的大奇观。水上粮仓一般建在苗族村子的中间位置,群仓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的衬映下,更显风格。整个水上谷仓,全杉木结构。

阿祖讲苗族:平地房和“叉叉房”

各仓的立柱,也大小不一,仓柱胸径大的35厘米以上,小的也有30厘米左右。柱选用方石垫脚,岩石垫脚需超出水面。水塘上诸仓,不少经年日久,木柱脚外层已朽成倒瓶颈模样,可柱心仍然坚固鼎立为何把粮仓建在水上?据说,其优越性在于防鼠、防火、防盗。因为水上粮仓集中,村里人早晚都在周围活动,在村民的看护之下,失盗很少发生。仓在水上,耗子望尘莫及,又因寨子均为木房,一旦失火,粮仓丝毫无损。水上粮仓优越性很多,村民世世代代保仓而用。

阿祖讲苗族:平地房和“叉叉房”

如今它已成为吸引诸多民族、民俗学者、建筑艺术学者、旅游者前往光顾的一道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