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讀《紅色家書》心得體會

学习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井岡山共青團

你身邊的共青團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讀《紅色家書》心得體會

中共井岡山市委副書記 楊春霞

手捧著一封封紅色家書,靠近的是一顆顆赤膽忠心。家書中,一句句臨別留言充滿溫情,一段段話語斬釘截鐵,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撼人心魄。細細誦讀,慢慢感悟,深深體會到劉奇同志在井岡山讀到《紅色家書》時發出的“不忍釋手、動情落淚、徹夜難眠”的感嘆,也理解了劉奇同志向全省黨員幹部推薦此書的良苦用心,不愧是我們理解不忘初心的重要史料。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基層幹部,閱讀此書後讓我更加珍惜崗位,更找到了奮進的方向和力量。


展現的是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誦讀《紅色家書》,字裡行間無不閃耀著共產黨人堅定的信仰、強大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在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革命先烈們始終胸懷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方誌敏烈士說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竭誠的信仰者”;江詩詠烈士說他“加入共產黨,是為大多數工農無產階級謀利益”;劉願庵烈士說“共產黨追求的是真理。”;在腥風血雨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們始終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堅信中國人民一定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堅信他們的遺志一定有人繼承。毛澤建烈士就義前留下“人民總歸要做主人,共產主義事業終究要勝利”的遺書;史硯芬烈士刑前留給弟弟妹妹是“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著我的血跡奮鬥前進,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於成。”夏明翰烈士在犧牲前吶喊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更是堅定信仰的宣言書。烈士們用生命詮釋了信仰信念的力量,用鮮血印證了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他們以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軀、捨生取義。


昭示的是共產黨人寶貴的神聖初心。忠誠如金,刀斧相加,不改其色。誦讀《紅色家書》,字裡行間無不浸染著先烈們對黨、對國家那份深沉的初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理想與信仰,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 紅色家書,書寫了革命先烈的閃閃紅心和滿腔熱忱,他們懷著對美好未來的願景,寧願為黨和人民犧牲生命,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在為理想獻身中實現了“烈火中的永生”。回頭望,烈士雖長眠,精神猶永存。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流過的鮮血和獻出的生命,他們的光輝事蹟被載入歷史,更要被我們銘記於心。《紅色家書》,不僅是共產黨人的寶貴財富,也是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寶貴財富,是當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資源。對共產黨員來說,是鮮活榜樣、力量源泉、思想寶庫、前進方向,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閃耀的是共產黨人溫暖的人性光輝。“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承載著親情感情,蘊藏著智慧、道德和人性的光輝。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鬥之餘,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於家書。可以說,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烈士陳覺深情的說“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烈士趙雲霄在短短的遺書中呼喊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小寶貝”“小寶寶”達十二次之多,讀來令人潸然淚下。讀著一封封家書,彷彿置身於硝煙戰場,眼前掠過的是烈士們用生命譜寫的人間大愛,閃耀著的人性光輝。


彰顯的是共產黨人無悔的擔當情懷。共產主義不是坐而論道的泛泛空談,也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是“幹”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杜永瘦就義前在給妻子裴韻的遺書中寫道:“你的前途應當是幹!你的責任應當是幹!你的命運使得你不得不幹!只有幹才是你的出路——人類的出路!毛澤建也在就義前的遺書中說“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與先烈相比,他們為了革命,連死都不怕,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敢幹事?”品讀《紅色家書》,使我深深認識到,美好生活是等不來的!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所以說,只要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勇於任事、敢於擔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爭做各項工作的“領跑者”。


作為一名井岡山的基層幹部,我堅信,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把堅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真抓實幹、恪盡職守,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