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回顧事件全程,抖音和騰訊經過三大回合的輪番較量,最終各自拿起了“訴訟”利器:

[導火索] 抖音/火山小視頻等朋友圈短分享“僅自己可見”

第二回合:(5月18日 — 5月23日)騰訊發佈「外鏈禁令」 vs 抖音質疑騰訊“搞壟斷”

[導火索] 今日頭條彈窗推送新華網文章《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並把標題修改為新華社和騰訊:《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被騰訊公關怒懟;

......(未完待續)

顯然,大戰才剛剛開始,騰訊昨夜以“起訴抖音索賠1元”為標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愈加激烈。

而在前面幾輪迴閤中,騰訊方面並不低調的做了兩件事:在第一個回合期間,4月2日,騰訊復活曾經的短視頻產品“微視”;在第二個回合期間,5月25日騰訊旗下另一款短視頻產品「下飯視頻」上線。

誰還記得七年前的騰訊,在3Q大戰中同樣被迫應戰,最終逼迫用戶“二選一”?

誰還記得七年前的一篇文章《狗日的騰訊》和 3Q 大戰的結局?

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打到騰訊的哪根“軟肋”?

每一次被捲入戰局,都讓騰訊暴露出軟肋,令對方“有機可碰”。

而每一次,騰訊積極迎戰。法律糾紛之所以會上升到“大戰”的層面,都是因為對方雖然體量不可與騰訊相比,然而都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裹挾了充沛的對騰訊的“敵意”。

回覆2010年的那一場 3Q 大戰(360和騰訊QQ在桌面電腦時代的一次產品及企業競爭),之所以不少人站隊360,就是因為“狗日的騰訊”揹負著“企鵝過處,寸草不生”的抄襲者罵名。

在互聯網創業者和一些用戶的心裡,彼時的騰訊是行業公敵,他們盼望著有一個挑戰者能夠出現,“紅衣大炮”周鴻禕擊正適時出現。

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張一鳴和馬化騰在朋友圈“互懟”

這一次的“大炮”,是同樣性格強勢的張一鳴。

頭條在上述 3 個月的回合中之所以步步緊逼,已在輿論爭奪戰的層面先發制人。正如當年的360一樣,它也自恃有民意撐腰,背後站著那些無法自由分享的用戶,同樣面臨“封殺”的同盟者。

在“文物戲精”H5被禁分享後,抖音高管曾在朋友圈發聲,表明對於“產品競爭”的理解,“正當的產品競爭,那是君子在戰場上一決高下,怎麼做好產品體驗,更好的服務用戶,才是一場公平體面的較量。”

因此,面對巨頭平臺的“封殺”,“搞壟斷”、“傷害用戶體驗”是抖音同盟者們最大的籌碼。

抖騰大戰,絕不僅僅是一場公關戰、法律戰。

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3Q大戰,本質上是PC端入口和用戶的爭奪;如今的“抖騰大戰”,本質上是雙方關於移動互聯網秩序的一場拉鋸。

3Q大戰的結局,不是官司的輸贏,而是最終指向了騰訊的生態戰略:大戰後,騰訊決定張開懷抱、向開發者全面開放。

無論是為京東、蘑菇街、唯品會等提供“特權入口”,還是為拼多多提供“通行證”,抑或是為see 小電鋪這樣的生態企業提供官方背書,雖然騰訊從來不承認自己有所偏袒,卻完全無法擺脫嫌疑。

《Facebook效應》一書中曾寫到,Facebook為了全面轉向開放平臺,不惜砍掉自己原有的功能。如今Facebook 98.6% 的收入來自於廣告,而不是來自於遊戲、投資收益等。

騰訊選擇了戰略投資的方式,去分享生態企業紅利則,一種騰訊式的“路徑依賴”。

當然,騰訊未徹底開放不僅是出於“私心”。業內人士曾經透露,3Q大戰之後,馬化騰曾經在總裁辦公會議上組織高管認真討論過開放的話題,最終令他止步的原因是:中國的開發者魚龍混雜,尚未準備充足就開放可能會影響到用戶的信息安全。

也是在今年,Facebook深陷“數據洩露”醜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馬化騰當年謹慎之必要。

此外,騰訊投資的“快手”,並因為沒有得到流量傾斜,未能阻擊抖音的狂飆崛起,也在心有異志地在打造自己的社交帝國。

夾擊之下,騰訊不得不重啟自家的產品——微視。

頭條哪來的底氣?

回顧下 Snapchat 誕生之後,扎克伯格有多焦慮。

2011年“閱後即焚”模式的 Snapchat 誕生,逐漸長大。當時已經足夠開放的Facebook,第一反應也是去下手封殺,還幾次三番地去去山寨後來者;最後,扎克伯格還通過收購 Instagram、WhatsApp來阻止私密連接的進一步流失。

抖騰大戰全程覆盤,微信會否因此“開放”?

幾年前,Facebook 也曾對後來者 Snapchat 封殺、山寨,發起防禦戰爭

一樣的道理。

“死磕”騰訊,只不過是抖音的戰術策略而已。

頭條系產品尤其是抖音的快速崛起,信息和娛樂內容分發上,AI+算法已經一定程度上優於社交分發,且,你不得不承認,頭條系已經用新的分發方式“馴化”了用戶。

騰訊的積極應對,在這場“抖騰大戰”前就開始了。如開篇提到,騰訊先後復活了豎屏的微視,25號又低調上線了橫屏的“下飯視頻”,其早已在短視頻社區方面排兵佈陣,不容有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