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1個億的年終獎那麼好拿?

每年一到農曆新年前,有關於各家公司年終獎的消息就傳遍了網絡各處。對於大學生來說,彷彿年終獎這個話題還比較遙遠。但一到應聘工作的關口,青青君認為,有必要把這個項目納入應聘工作的考量之中。畢竟,年終獎就像一隻煮熟的鴨子,你怎麼捨得輕易讓它飛走呢?

前段時間,網上曝光出華為應屆生可能拿到100萬年終獎的消息。但青青君覺得,這些都是小case。很多知名企業高管拿1個億的年終獎的都並不罕見。

問題的關鍵是,你得不僅僅忙著看熱鬧,而要知道高額年終獎究竟怎麼來的?你要如何成長,才能成為像案例中的那樣的年終獎大贏家?

應聘時,不要忽視年終獎等隱性福利

勞動法中,是沒有硬性規定公司一定要給年終獎的。所以,一家公司給不給年終獎,給多少年終獎,都是“憑良心”的舉動。

應屆生的討價還價能力低,因此,不大可能在面試時直接詢問對方公司的獎金情況。但你在面試時,還是要重視獎金等隱性福利的存在。

青青君想當年大學剛畢業,出去應聘工作時,就比較重視“月薪”,不知道其實薪酬福利是由多方面組成的,包括五險一金、季度獎金、年終獎等等。前者是顯性福利,後者為隱性福利。

一般來說,大家在應聘工作時,hr通常都會強調月薪,應聘者也只關注月薪。但通過系列知名企業的年終獎可知,年終獎的數額往往非常龐大。有時候,甚至會超過月薪的數倍,或者是幾十倍。所以,如果忽視這一塊的話,會顯得很吃虧。

你以為1個億的年終獎那麼好拿?

那麼,如果想知道一家公司的年終獎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應屆生的話,建議不要直接向hr打聽,而是可以通過相關從業的學長、學姐等渠道得知比較好。此外,在選擇時,青青君也建議,也不要盲目追求年終獎高的公司。因為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在你的崗位上表現出色,自然會有所得。反過來說,即使你進了所謂的高年終獎公司,也有可能因為你績效不夠,所得的獎金並不及預期。網上曝光的很多年終獎數額真實性存疑,而且往往都是優秀員工所拿到的錢,而優秀員工的比例往往很少。

歸根結底,年終獎只是參考項,不是必選項。

要年終獎多,就去高速發展的行業、高速發展的公司

從一些年終獎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規律,像互聯網等新興行業,成了土豪大戶。這個也很好理解,如果一個行業高速發展,一個公司維持高速擴張,它所需的人才資源必定是呈幾何倍數倍增的。為了吸引人才,這家公司勢必會砸下重金,包括年終獎等福利。

知名的Facebook女高管桑克伯格曾經在面臨職業選擇時,其導師就曾告訴她,去高速發展的公司會有更多機會。

你以為1個億的年終獎那麼好拿?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即將面臨求職選擇的大學生。在這裡,青青君要穿插一下自己以前找工作的例子。青青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處於夕陽產業中的紙媒。和其他紙媒的尷尬處境一致,這家紙媒銷售業績停滯,員工薪酬不升反降。不要說是年終獎,有時候連工資都快發不出。後來,青青君跳槽到互聯網行業後,薪酬輕輕鬆鬆就破萬。

不過話說回來,凡事有利有弊。一個行業、公司高速發展的另外一面就是,不穩定性很大。所以,你可能會聽說,製造業裡面很多百年老店,比如GE通用電氣等。而互聯網行業中的很多公司,可能熬過3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之前的一項互聯網行業調研也顯示,互聯網從業者平均跳槽週期僅為1年半。週期短,跳槽頻繁,其中也不乏行業劇烈變化、不穩定的因素在。

“年終獎”等獎金 在你的從業生涯中會越來越重要

很多大學生現在可能沒有感覺。但隨著職業生涯年限的增長,職位等級的升高,年終獎等獎金會逐漸佔大頭,而工資等固定性收入,則會比例逐漸降低。

也就是說,如果你逐漸成長為一個成功人士,你的收入結構中,浮動性收入(獎金)會遠高於固定收入(工資)。比如,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CEO庫克。截至9月30日的2017財年,庫克領到的薪酬總額為1280萬美元,包括約306萬美元的底薪和933萬美元的現金獎勵,如果再加上8月爆出其獲得的8920萬美元股權獎勵,庫克2017年的總收入高達近1.02億美元。

你以為1個億的年終獎那麼好拿?

從中,大家可以讀出什麼信息呢?

職場中講究的是“結果”導向,你產出多,收入自然多,但壓力自然也大。以前有種說法,叫做“錢多事少 離家近”,純粹是不可能實現的。

特別對於大學生來說,在找工作之初,就要做好這種心理準備。高收入和高強度工作是成正比的。魚和熊掌也是無法兼得的。就像我們買股票,你不能指望這隻股票給你帶來超高收益,又不用給你帶來過山車般的心態變化。

此外,不要太在乎“工資”等固定收入。要知道,工資只是考量一個人才的最低標準。當你作為一塊金子,在職場熠熠發光時,你的價值更多會從浮動收入中考量出來。因此,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你自身與職位的契合度,才更為關鍵。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吃大鍋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能力是王道。願你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我也有。

最後,青青君附上一些公司的年終獎小道消息,作為大家求職時的參考:

騰訊:

阿里巴巴:

阿里的年終獎是根據公司KPI和個人KPI綜合打分的,區間3-4分,4分最高,但很少有人能達到。3.75分就是升職加薪和拿高額年終獎的節奏了,差不多可以拿到7個月左右年終獎。也有人在餘額寶的,拿到16個月左右薪水。

小米:

2-3個月的年終獎,很少聽說有4個月的。

滴滴:

最高可以拿到10個月工資,不過人數非常有限。然後依次是6個月、4個月、2個月、1個月工資遞減。雖然高層鼓吹年終獎標準高於“BAT”,但員工實際感受不一致。

今日頭條:

往年都是1-6個月薪水,大家平均能拿到的薪水都是2-3個月工資。當然,作為創業公司,有些員工更重視股票期權。

京東:

京東整體的年終獎不高,最高只能拿到2個月左右年終獎。80%員工獎金只有拿到半個月甚至更低。

華為:

在華為2017年12月18日公佈的《榮耀品牌手機單臺提成獎金方案》中,公司宣佈榮耀團隊四季度發獎金,只有一個利潤額要求,服務用戶越多,獎金越多,上不封頂。華為扔出一張看似複雜的激勵政策,被解讀為“13級逆襲23級年終獎”的神話(據說,應屆畢業生入職華為一般是13級,總裁級別則是23級)。也就是說,應屆生的年終獎,也可能達到將近100萬。

九鼎投資:

60人分 1.7億年終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1.7億!1.7億!1.7億!

中信證券:

中後臺分紅可能只有半年年薪,也有的研究員分紅就有一百萬,投行部的新員工可以拿到超過30個月的工資。

中信年終獎金豐厚已經眾所周知。原來被業內人士叫做75司,即年終獎高於75%的同行。2016年甚至一舉躍居99司,年終獎高於99%同行。傳說中的 100個月年終獎真的不只是傳說。

中金:

年終獎同樣高得可怕。最新調整完是碩士45W base, 本科33W,年終獎有超過10個月工資,百萬年薪指日可待。

如果是在投行部只要在年終考核中獲得好的評級,年終獎水平 12- 24個月都有可能。

某股份制銀行:

對於績效排名靠後的個人來講,網傳的 0.01元年終獎不是沒有可能的。有零售的同事年終獎只拿了 5.62元。並且年終考核為D會被直接裁員。

麥肯錫、波士頓、貝恩:

諮詢業內有句話非常有趣:想學得多去麥肯錫,薪水高去貝恩,福利好去 BCG。可是去年數據卻顯示:麥肯錫的起薪在中國諮詢中最高,年終獎也是最高的。青青君認為,下面截圖中的數字過於保守,估計和實際情況比起來,有些偏低。

Tier1諮詢公司麥肯錫,貝恩,波士頓諮詢得年終獎和學歷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底薪當然MBA更高。

不過對於Tier2的諮詢公司如埃森哲和ATK,同樣都是Associate,MBA學歷能拿到本科學歷3-4倍的年終獎。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你以為1個億的年終獎那麼好拿?

下面說說一些車企的:

廣汽傳祺:

2017年發放12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並且2018年工資上調10%。

一汽大眾:

發27個月薪水的消息,是網友將一汽-大眾內部PPT內容貼出,遭到了網友瘋轉。其中明確指出,在去年12月31日轉正的員工,如果全勤上滿一年,可獲得27個月的年終獎。並且,今年以來雙薪的月份十分頻密。有網友根據內容得出,一汽-大眾一名員工,最多可拿到63個月的工資。

上海通用:

上海通用除了某些月份,很多月份都發雙薪。這就意味著,上海通用正式員工全年至少拿21個月工資。

另外還有國企:

中石化:

年終獎只是福利中的一小部分。中石化工資組成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勞保用品+通話補貼+住房補貼+五險一金。過年過節會有購物卡、柴米油鹽等的發放;定期有季度獎,全勤獎,年終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