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叔本華(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

所謂的名人殿堂,裡面真是魚龍混雜:上將、大臣、江湖郎中、雜技藝人、舞者、歌手、百萬富翁、猶太人,等等。各式各樣的人聚集在這座殿堂裡,但實際上,比起那些擁有真正高尚的靈魂、才華橫溢的人來,反倒是這些人獲得了人們更多真誠的賞識和由衷的敬意。對於真正傑出的精神思想,大多數人只是在口頭上表示敬意而已。

從人類幸福的角度來看,我們那被驕傲和虛榮養習了的胃口,就好“出名”這碟開胃菜,即使它毫無意義,但至少精緻。雖然這份貪慾被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了,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懷有毫不節制的驕傲與虛榮,尤其對那些不借以任何代價一心想要成名的人來說,這種慾望是最為強烈的。像這樣的人,在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價值並獲得他人賞識之前,不得不在漫長的時間裡,在不確定中苦苦煎熬。對他們來說,這就像是在遭受著某種隱秘的不公正。

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正如我在開篇解釋過的那樣,人們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價值如何,是沒有道理的,他人眼中的價值與實際的價值是不相稱的。霍布斯“就此有一些言辭犀利的表達,十分正確。他寫道“人們醉心攀比,攀比讓我們更看重自己。”由此可知人們為什麼如此重視名聲,但凡有一丁點兒機會,就不借一切代價也要出名。彌爾頓在“《利西達斯》中說:

浮名(這是高貴的心靈最後的弱點)

攪亂了清晰的頭腦

瓶策人們蔑視快樂

只顧低頭操勞、一心向前

另外,他還說:

名聲的殿堂高遠地矗立著

熠熠生輝,光芒萬丈。

但要爬上去又是何等艱難!

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何以世上最虛榮的人總是喜歡談論榮光,將之視為信仰,視為建功立業和創作出偉大作品的原動力。但從本質上來說,名氣只是次要的,只是價值的衍生品,是貢獻的回聲或映射,就彷彿一個影子,或是標記。無論如何,使得別人崇拜你的,必定比崇拜本身更有價值。盛名不能帶來幸福,但令人享有盛名的東西,也就是人們創造出的成績或貢獻,一定能讓人感覺幸福。或者更確切地說,創造出這些成績或貢獻的,是人自身價值帶來的思想和能力,無論是道德方面還是智力方面,這才是讓人感覺幸福的根本所在。

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一個人的天性中最好的一面,必定是對他自己要比對其他人更加重要。他反映在別人腦中的樣子,以及別人對他的評價,只能對他產生十分次要的影響。應當出名卻默默無聞的人,其實擁有了更重要的幸福元素,這樣的幸福應當可以安慰他在其他方面的不如意。

一個人被一群烏合之眾或是昏頭昏腦缺乏判斷力的人們認為是偉大的,並不值得羨慕。我們羨慕一個人,是因為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人,這樣的偉人,他的幸福不在於後世的人會聽說他這個人、會如何傳頌他,而在於他創造了有價值的思想,千百年後依然值得人們研究他的思想,值得被銘記。如果一個人是這樣的,那麼他就擁有了別人無法剝奪的東西,他的幸福學握在自己手中,不像那些徒有虛名的人。

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倘若一個人追求的是受人崇拜,只能說明他沒什麼值得被筆拜的東西。浪得廉名就是這樣的情況――得到了名聲,但不配享有這名聲,是謂虛名:浪得虛名的人享受名聲帶來的好處,但卻不具備名聲所代表的價值和分量。虛假的名聲常會把一個人從他的幻想中拉出來,因為,儘管徒有其名的人為了自身利益而自我欺騙,但處於自己並不真正能夠適應的高度時仍會感到眩暈,會覺得自己不過就是一個贗品、一個冒名頂替者而已;他時刻相心會被人揭穿本來面目,害怕自己被打回原形後,曾經擁有的那些有價值的東西全部化為泡影,在有識之士面前,他似乎已經看到了身後會遭受的非議,這讓他痛苦萬分――這樣看來,他倒真像是個偽造遺囑騙取財產的人。

最真實的名聲,是流傳身後之名,這一名聲的主人並不知曉――即便如此,人們還是會認為這樣的人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在於,他既擁有了那些替他贏得名聲的非凡素質,又得到了施展的機會,並享有足夠的條件,能滿心歡喜投身於他的熱情所在――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收穫身後殊榮。

偉大的靈魂或健全的理智,是快樂的根源。思想理智在作品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將會受到後世的讚歎膜拜;而那在當時使創!作者感到幸福的思想,將會成為將來那些具有高貴思想靈魂的人們學習的資源和樂趣所在。

叔本華|真正的名聲

流芳百世的身後名,其價值就在於實至名歸,這就是名聲真正的唯一回報。至於取得身後名的作品是否能讓作者本人在有生之年獲得同時代人的賞識,則純屬運氣。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常人不具備批評能力,沒有能力鑑賞高級別的偉大作品或成就。所以,

人們總是被權威影響。但凡聲名遠播,就意味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信以為真。如果一個人在他有生之年就聞名遐邇,若他夠聰明,則不會太過看重那些讚美聲,他會知道那不過是幾個聲音在迴響而已,而這為數不多的幾個聲音也不過是一時的產物罷了。

想想看,如果一個音樂家知道為他鼓掌的人幾乎都是聾子,而為了掩飾缺陷,他們只要一看見有人鼓堂,就跟著熱烈地鼓掌,那麼這個音樂家還會為雷鳴般的掌聲感到飄飄然嗎?如果他湊巧知道,那帶頭鼓掌的一兩個人,還是因為收了報酬,鼓學只是為了帶動氣氛,他又將會說些什麼呢?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時代的讚譽絕少會發展成為身後的名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