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大多数人以为他们花钱买到了风格,但其实他们只是买到了衣服。风格不仅仅是某件衣服,风格来自于你的态度。

越来越能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我在人人讲平台开设的网络穿衣搭配系列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是学员的日常穿搭案例点评。透过每一位学员的日常穿搭,确实能看到大多数女性在穿衣扮靓这个层面还仅仅只是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进入进去,没有真正学会与物件的交流。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中,讲了一个基本的论点:身边若有什么增加了一件,就想办法减去一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身、能维持平衡的物品总量。

天啊,能做到这点好难啊!

松浦弥太郎对自我存在的环境中的物,以及这些物所投射的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极强的敏感。值得借鉴。归根结底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感: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报以体面的尊重和关切,一种光亮的对待人和物的态度,也将照亮我们自己。

我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名称是《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之所以起这个标题的用意是:让大家学会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别习惯性的把问题抛出给外人。哪怕是穿衣这件小事也是如此。

而我在教学的这十几年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是不愿意动脑筋的,最好老师能告诉我万能法宝,我直接拿来用就好了。最好上了你的课立刻就能变成大明星了。

抱歉,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我自己也是透过这份工作在不断实修和体悟。今天搭配的这件短外套,是2013年购买的,拍摄搭配照前后一共3次,我把2013年12月9号拍摄的第一组搭配,和2014年元月的第二次搭配照与我今天的搭配照放在一起,很是感慨:衣服还是那件衣服,可是穿衣服的那个人却越来越神采奕奕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衣服没变,人变了

玛丽安·威廉森中说到:

“说实话,生活不是永远一帆风顺的,不顺利的时候其实更多。到四十多岁时,大部分人在一两个主要方面栽过跟头:婚姻、孩子、工作、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等。很多时候我们把生活的焦虑焦点放在最外显的部分,如皱纹松弛,所以这个年龄的女性也是最最想要延缓衰老,最最想要打扮年轻的一群人。但说实话,这些只是最最表层的东西。”

我的顾客群体大多数都在这样的年龄,我们到了这个年龄还在学习穿衣扮靓这件事,它背后的意义真的不仅仅是穿衣,而是透过物件找到自己的过程。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生命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相反,我们怎样理解发生过的事情,从中学习到什么,才为我们可能的明天奠定基础。

对女人来说,四十岁是第二个三十岁,五十岁是第二个四十岁。人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有了第二次机会,将往日的剧情在余下的光阴里重演,只是我们可以来一次痛痛快快的改写,游刃有余地去驾驭所有的素材,并在最后来一场令所有人都深深铭记的完美谢幕。

奇迹随时可以发生,只是我们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