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齊白石:摳門大師

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齊白石,是個藝術大師,也是個摳門大師。早期的齊白石家庭比較窮,可以說,70歲之前的齊白石一直是在為錢而奔波,所以,對錢的鐘愛導致了齊白石非常吝嗇。所有東西都要親自保管,每天拖著半斤銅鑰匙走來走去,賣了畫就換成金子,然後偷偷藏在犄角旮旯裡。那個可愛勁,真是樂死人!

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齊白石不差錢,卻非常節儉。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齊白石都會鎖起來。汪曾祺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齊老先生家裡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飯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捨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裡做飯媳婦就說不夠“您再給添一點”。齊老先生就嘀咕著:“你要吃這麼多啊!”然後再給量一筒。

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有時他伏案作畫,家人在一旁擇菜葉,齊白石會放下畫筆,走上前撿起幾片菜葉,滿臉不悅地說:“這些還能吃,怎麼就扔了……”李可染曾談到,“齊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須先讓他數清楚,不然他就認為保姆偷吃。”

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齊白石先生對自己摳,待客也自有一套禮儀。

據黃永玉先生回憶:“第一次拜見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帶去的。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開了櫃門的鎖,取出兩碟待客的點心。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路上,可染已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東西端出來。月餅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之後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剖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東西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隱約見到風動著的蛛網。這是老人的規矩,禮數上的過程,倒並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動起手來。天曉得那四分之一塊的月餅,是哪年哪月讓饞嘴的冒失客人幹掉的!”

齊白石公認的摳門大師,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老人都會鎖起來

中央電影紀錄片廠拍《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時讓他拿點精品出來拍,他怎麼也不願意。後來還是徐悲鴻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強強從畫臺的“消息”裡掏出幾卷畫子出來。他是細木匠出身,在畫臺裡做幾個暗格或者小抽斗之類的“消息”那還不是駕輕就熟。這些畫被掏出後,一卷一卷放在畫臺上。徐先生一打開只見寶光四射,全是老先生畢生的精品。嘔心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