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是哪一年被發現的?

用戶69330833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也是從事考古工作,那我就來說一說吧。[呲牙][呲牙]就題面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命題,因為秦始皇陵不用發現,它千百年來就一直矗立在那裡。

從考古發現來說,我國考古學家對秦始皇陵的第一次全面考古勘探工作始於1962年。並且當時考古工作人員當時繪製了第一張平面佈局圖,經過探測,發現陵園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約78個故宮,馬上引起考古界震動。

1974年3月,西安西場村農民楊新滿和其他村民一起打井發現了兵馬俑,然後經過考古工作發掘,成為了“世界第八大奇蹟”。


嬉雅塗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帝陵園,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這座地下宮殿遍藏奇珍異寶,“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死於出巡途中,屍體運回咸陽安葬。隨著秦二世胡亥的一聲命令,修造陵墓的工匠和這座神秘地宮的所有秘密被一同埋入了地下,直到2000多年後幾名陝西農民打井時發現陪葬的陶俑碎片,這座千年皇陵的眾多未解之謎才露出了冰山一角。

秦始皇陵想象圖

1974年3月,陝西臨潼西楊村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00米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殘破陶俑碎片。當時不知這是兵馬俑,當地農民稱之為“瓦神爺”,有人對其叩拜,也有人認為是怪物,拿钁頭將其砸了稀巴爛,甚至還有農民將俑頭放到莊稼地裡戴上草帽嚇唬家雀。當地一位負責水利工作的公社幹部懷疑這有可能是文物,於是便向縣文化館說明了情況,文化館有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把散失的陶俑殘片集中起來進行拼對修復,並對現場進行了局部的整理和發掘。

這時,回鄉探親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在文化館工作的妻子那裡瞭解到了相關情況,他認為發現地距秦始皇陵不遠,極有可能是陪葬之物,於是便寫了一篇名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內參刊發在人民日報《情況彙編》上。

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重視,6月30日,李先念副總理作了重要批示:“建議文物局與陝西省委一起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這一重點文物。”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迅速趕赴陝西,會同陝西文物考古部門查看秦俑出土現場,並正式批准陝西省組織考古隊發掘。

1974年7月5日下午,考古隊正式進駐西楊村考古工地,第二天便考察了出土陶俑的現場,這是一片荒灘和柿子樹林,砂石堆積荒冢累累,當地群眾稱之為石灘洋。經過探測,專家認定這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並將其命名為一號坑。

考古隊將一號坑四周邊探測確定後,根據陶俑陶馬的分佈密度和站立的位置,初步斷定一號坑大約有陶俑6000餘件,這些陶俑被命名為“秦始皇兵馬俑。1976年,在秦俑一號坑附近又相繼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這就是後來的秦俑二號坑和三號坑。

1976年,國家決定在兵馬俑原址建立大型博物館,當年9月大廳基建工程破土動工,1978年4月主體竣工,同年5月秦俑一號坑正式發掘。一號坑被規劃為27個探方(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方格分工發掘,這些方格稱作探方),每個探方有20×20米大小,所有探方同時開挖。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的秦俑考古隊起初由11名專業幹部構成,後又吸收近200名亦工亦農考古學員,並有100餘名解放軍官兵攜帶9臺翻斗車參與發掘。

由於當時社會環境、思想觀念和技術條件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挖掘整理工作不是十分科學,後來有學者將這次挖掘形象地稱之為“刨土豆式的發掘”、“修復是開水燙、涼水澆”。秦俑考古學者劉佔成當時剛從西北大學考古系畢業分配到考古隊工作,考古發掘現場往來的翻斗車、架子車,隆隆的機器聲,忙忙碌碌的解放軍指戰員,所有這一切都讓劉佔民感到觸目驚心,他回憶當時的情況說:“我到工地第一天,看到一個解放軍指導員,穿著軍用大皮鞋,踩在已經清理出來的陶俑身上,拿著一把鋼尺在指揮。”

1979年4月5日,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夏鼐等一批考古專家到現場查看情況後大吃一驚,立即要求停止挖掘工作。在有關方面的干預下,一號坑於1979年停止發掘,只留東部5個探方進行發掘清理,社科院考古所與國家文物局派出專家指導。從1978年到1984年6年間,考古工作者在一號坑內共發掘出土了陶俑陶馬1087件,各種青銅兵器及車馬器約4萬件,木質戰車8乘。

當這些沉睡了2200餘年後的兵馬俑重新面世時,因長期遭受地下水和各種鹽類的腐蝕,陶質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幾乎全部是“粉身碎骨”的狀態,修復工作極為困難,考古隊員挖掘、修復一個兵馬俑,平均要花上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據當時參與挖掘的考古人員回憶:

當時,新發現了兩件武士俑和一匹陶馬。兩件武士俑除頭部完整外,其中一件破碎成73塊,重148.7公斤;另一件破碎成153塊,重180.6公斤;而陶戰馬破碎成101塊,重229.4公斤。這些碎塊最重的有44.3公斤,最輕的只有0.5克。其中那些很小的碎片一時半會兒難以找到,工作人員用鐵篩子,一遍又一遍將泥土上篩,最終如沙裡淘金般,將所有部件收羅齊全。而將這些零零碎碎的殘破陶塊修整復原成體高身重的兵馬俑,更屬不易。

修復後的兵馬俑大小、高矮都與真人真馬相似, 面容神態各異,形象準確生動,排列有序氣勢恢弘,猶如千軍萬馬撲面而來,使人感受到一種極具震撼的藝術魅力。


民國年間那些事


1974年的3月29日,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發現。當時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有4個農民在地裡挖井。剛挖一會,在下面挖土的楊志發發現了一個硬邦邦的東西,繼續往下挖發現是個真人大小的土人。這幾個農民的意外之舉,揭開了一箇中國近代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據相關的記載,當時參加挖井的一共有4個農民。其中一個叫楊志發的負責在下面挖土,其他三個在上面往外提土。當楊志發挖到兵馬俑的時候,幾個人看到提上來的陶俑碎塊,覺得非常的不吉利,然後就嚇的跑開了。但是楊志發知道秦始皇陵就在附近,這個陶俑說不定就是秦代的文物呢?於是他就把陶俑拖到板車上,找了幾個人一起送到縣城的文化館。

送到以後,文化館的館長仔細的看了下,確定就是秦代的東西。作為獎勵,文化館給了楊志發幾個人30塊錢,這在當時可是很大一筆錢了。回到村裡後,幾個人不敢把錢據為己有,上交到了隊裡。隊裡為了表彰幾個人,一人給了幾個工分,大概值不到一塊錢。幾人總算沒有白忙活。

後來縣文化館將這件事情上報,上面組織了一個考古隊,來到了幾個村民挖井的地方。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國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就這樣重見天日。



漂浮菌


1974年,那一年華北大旱,陝西臨潼西楊村的村民們為了找水喝,在村裡四處挖井。

坑都挖到4米深了,水怎麼還沒出來?

3月29日那天, 一個叫楊志發的村民用鋤頭刨出來很多塊陶片,還有一些能看出形狀, 是斷手、斷腳和斷頭。

什麼鬼?

村民們覺得有點瘮人。但水還得打。

陶俑的殘破部分隨便一扔,沒人管,有的被小屁孩撿回去扔來玩。

這就是兵馬俑兩千多年來第一次重現人間。

後來有個叫房樹民的,是臨潼縣晏寨公社的水保員,他跑到現場,發現了那些破陶俑,像是老物件。

房樹民連忙對農民們說:這井不能再挖下去了!

他還找來了管文物的臨潼縣文化館館長王進成,幫忙鑑定一下。

不愧是一輩子和陝西文物打交道的專業人士,王進成一見到陶俑,就知道這是好東西,說不定還是國寶。

井不要再打了。東西收起來,送到縣文化館。

但那時候文革還沒結束,兵馬俑只能窩在縣文化館裡。不過也沒閒著,文化館的趙康民在力所能及地修復它們。

新華社記者藺安穩的媳婦是臨潼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他那天到文化館找媳婦,一看到陶俑就驚呆了。

就是他,後來趕去西楊村做深入採訪,寫出了關於兵馬俑的第一篇文字報道:

1974年6月,藺安穩的內參引起了中央領導的注意。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批示:

建議請文物局與陝西省委一商,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大文物。

這才促使兵馬俑的發掘工作得以開展。這一世界奇蹟終於為人們所知。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小人物都是我們不應該忘記的名字。


奇異機器


秦始皇墓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陵於1974年被發現,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秦始皇陵南依層層疊嶂、山林蔥鬱的驪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

秦始皇陵墓足有七十八個北京故宮那麼大,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也只不過是給陵墓四周守門的。如果說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麼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簡直就是沒有被髮掘的世界第九大奇蹟!雖然項羽、黃巢等人曾經試圖盜秦始皇陵墓,但項羽只不過燒了陵墓上方的建築,挖了兩道“霸王溝”,他們並沒有找到地宮入口。至今仍沒有人真正進入到秦始皇的陵墓地宮裡。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墳丘東側1.5公里處,當地農民打井無意中挖出一個陶製武士頭。後經國家有組織的發掘,終於發現了使全世界都為之 震驚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秦王朝。“秦王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秦始皇,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佈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在陵園裡設立有多處文物展臺,展示了秦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佈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現的儀仗隊——秦始皇守陵部隊換崗儀式”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了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地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周朝文DMU


記得是1974年吧,陝西一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打井時發現一些陶俑,然後上報政府,政府派來考古工作者考察,證實該遺址是秦始皇墓。

1974年7月,秦始皇陵園的第一支考古隊進駐工地。1980年,考古學家在秦始皇陵以西約20米處的一個附屬墓穴中挖掘出兩件大型青銅戰車和馬匹。 這些彩繪青銅戰車和戰車是20世紀考古史上最複雜,最大的古代青銅器。

1996年至1997年間,在內外城之間的東南部又發現了一座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從那是開始,就不斷對其進行挖掘,發現了許多奇珍異寶,揭開了一大世界奇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秦王朝的強盛繁榮。


野史秘記


秦始皇裡的發現可以算的上是機緣巧合,1974年的時候在陝西省臨潼縣距離現在的秦始皇陵東面的西楊村正處於乾旱時期,農民為了獲取水資源就在村旁打井取水,村民在打井過程中挖到了一個陶製的人頭,由於當時村民比較迷信,認為挖到人頭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又將挖出來的陶製人頭埋回去了。

之後當地村民又在那片區域挖出了其他陶製人的身體部件,這才引起了當地村民的關注,他們把這件事情上報了當地政府,政府又上報國家,國家派文物部門前來勘察。

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經過鑽研和發掘發現了離地面五米下的一座俑坑,這座俑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這座俑坑裡站滿了手持兵器身披鎧甲威武雄壯的士兵,同時這就俑坑被命名為一號坑,一號坑被發現後考古學家經過進一步的勘察和發掘工作發現了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裡面的陶俑有加起來多達數千個。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奠定了秦始皇陵被發現的基礎,通過秦始皇兵馬俑周圍的勘察和研究,考古學家準確確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秦始皇陵的發現是我國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考古活動之一,秦始皇陵的發現也向全世界彰顯了我國的古代文明的燦爛和我國文化資產的雄厚。





蜀劍


1974年3月,西楊村農民楊新滿和其他村民一起打井發現了兵馬俑,而後經過考古工作者發掘,成為了“世界第八大奇蹟”。

所以確切的說是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而並非秦始換皇陵,因為秦始皇陵至今考古學家只是懷疑在兵馬俑旁,但並沒有確定!!


懸疑日誌2


秦始皇兵馬俑的墓是什麼時候發現的?具體是什麼時間?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某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又有兩處兵馬俑坑出現在世人面前,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本書真實地再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兵馬俑發現、發掘的詳細經過,並以兵馬俑軍陣所展現的線索,全景式地探尋了兩千多年前大秦帝國皇帝秦始皇及臣僚妃嬪的不同命運。劃時代的強弓勁弩1976年的春節過後,考古人員發現,就在離一號坑東端北側約20米的地方居然還深藏著一個俑坑、埋伏著一批兵馬。這一天是1976年4月23日,考古人員將這個俑坑編為二號坑。坑內埋藏木質戰車89乘,陶俑、陶馬2000餘件,青銅兵器數萬件。從整體推斷,這是一個由弩兵、輕車兵、車兵、騎兵四個不同兵種組成的大型軍陣!


完美人生夏


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佈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不過通過近期時間的勘查,打開的時間縮短了至少一百年。不過現在有些技術還不成熟無法達到開採並很好的保存的要求,日本曾提出要和中國一起開掘秦始皇陵的意見只要獲得親寶藏的十分之一,但被中國政府直接拒絕。 其實我一直都很期望看到它被打開,但如果因為技術要求達不到而盲目開採的話勢必然匯兌它有致命性的破壞,那時我們在想看到就不可能了。所以讓他繼續在下面保存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