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1999年5月7日(北京時間5月8日),5枚導彈從天而降,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遭遇類似襲擊,那時那刻的憤怒,已成為許多中國人揮之不去的集體回憶。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南斯拉夫在中國人民的眼中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國家。上世紀70年代,講述南斯拉夫故事的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中國熱播。當時,貝爾格萊德農業聯合體“PKB”(取諧音譯為“背靠背”)是中國經常組團參觀的“定點項目”。南斯拉夫人曾戲稱,連“背靠背”的牛都認識中國人,都會用漢語說“你好”。

5月7日,從美國本土的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經過一次空中加油,飛行了15小時的B2轟炸機已經逼近貝爾格萊德,準備轟炸早前定好的一系列目標,中國大使館顯然在其轟炸目標之列。12000米高空投擲下來的5枚JDAM(傑達姆)衛星定位/慣性導航制導炸彈對準中國大使館呼嘯而來。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十九年前發生的這一事件,讓中國深刻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巨大的爆炸聲隨之而來,5枚“傑達姆”炸彈分別炸穿了兩層的大使官邸和5層的大使館。一枚炸彈剛好在那個剛才人們聚集的半地下室爆炸。爆炸發生後,使館工作人員迅速轉移到使館前面的空地上。在轉移過程中他們發現,樓梯都已經被炸斷,門窗牆體等都出現大的損壞。有工作人員使用被單等結成的繩子從樓上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