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

北静王,曹雪芹《红楼梦》书中的人物,名水溶. 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谦和。

因祖上与贾府有世交之谊,同难同荣,故从未以异姓相见,更不以王位自居。

秦可卿出丧,他特设路祭,在路旁高搭彩棚,设席张筵,和音奏乐,哀悼吊唁。又专请贾宝玉相见。

他对通灵宝玉“称奇道异”了一番,夸奖宝玉果然如“宝”似“玉”,“真乃龙驹凤雏”,并把皇上亲赐之”鹡鸰念珠”一串赠与宝玉。

贾宝玉素厌官僚权贵,但平日闻得北静王风流潇洒,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所以相见之下,彼此都有惺惺相惜之意。.....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实际上, 北静王这个人物, 是曹公杜撰的, 虽说是杜撰, 但曹公内心确实又喜欢, 又忧念, 甚至对笔下之人有点恨之入骨, 同时, 又拿其当试金石, 一探他”心上人”的心底.

这个似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人, 是曹公心底最大的顾虑, 本不想让他出场, 但由于书中情节需要, 不得不让其粉墨登场.

所以, 这个”北静王”在书中出现并不多, 除上面路祭一次, 第二次提到北静王的是第十六回, 林如海死后黛玉从扬州回来,宝玉将北静王所赠的香串转赠黛玉,被拒绝.

第三次”北静王”登场是第七十一回 ,贾母做寿,贺客有北静王与北静王妃.

就全书来说, 这个人物的出现与结局都是另有按排的, 这一点毋须争议.

曹公无废笔,这个角色在后面一定会出现, 但可惜的是, 曹公只传世前八十回, 后四十回续补已看不到全书精髓了! 也就是世人看不到了!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世人看不到了! 只有瞎猜了!

所以, 对红楼梦的研究, 其实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全面读懂”红楼梦”的人廖廖无几.

......

下面, 我也盲摸一下”红楼梦”这个大象, 解读北静王这个让曹公内心确实喜欢, 忧念, 甚至对”他”有点恨之入骨的真正心理.”

1, 曹雪芹为什么要杜撰这个”北静王.”

”北静王”这个王位在清代没有, 所以说就王位而言本无原形, 有人说是暗喻”乾隆”的六子”爱新觉罗· 永瑢. ”

那么,这位”永瑢”真的是北静王水溶吗?

可以这么说, 根本不是.

又有人说, 北静王是”永瑢”与”慎靖郡王.允禧”的合体. 是吗! 其实也不是.

但这两人身上的气质与世间传说中的为人倒确实有些让曹公心仪.

“心仪”这个词是内心的感受,是欣赏的好感. “心仪”是无法公开的。

退一步说,别人也无法和你共享。

因为, 一方面有喜爱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愉快、高兴的意思。

也就是说, “曹雪芹潜意识中, 有这么一个人能代替他”爱他所爱的人.” 因为这个人身上的优点, 他没有, 他能给他所爱的人(黛玉)更好的归宿......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在这个臆想的人面前,曹公有自卑的感觉, 因为在现实中, 曹公无论怎么去努力都达不到北静王的位置与气质, 没有这些东西, 就不能确保她(黛玉)的终身幸福, 就不能给她最好的归宿, 因为在写红楼梦这本书时, 贾府已落难, 这时的曹公多么希望有类式北静王这样的人物来帮助他与他的家族.

可实际上, 他也知道这不可能, 所以就把这个人物从心底移出, 让他活在纸上, 也算是对自己心理上的一丝安慰.

这就是曹雪芹为什么要杜撰这个”北静王.”的真正原因.

2、爱之深, 用北静王作试金石, 展示曹公内心心理活动.

红楼梦这本书实际上是本自传, 书中人物都是曹公身边确实有过的, 黛玉的原名或原形不管是谁, 都确实是我们的曹公深爱之人.

对黛玉的爱, 曹雪芹是真心的, 两人青梅竹马, 耳鬓厮磨, 有多少件值得他回忆的事, 他对她的爱至真至诚, 表现在”离开新婚妻子去做和尚”, 虽然最后未做成, 但实际上, 黛玉的死连带他想死的心早就有了!

对黛玉的爱里还有曹公的负疚与悔意, 他多么渴望对她的爱不象书中那样, 而是一往情深, 互尊互倚地靠在一起走完人生. 可惜的是, 曹公没做到,

为了表现黛玉对他爱的真实与真诚, 他虚拟了北静王这个人, 用这个比自己还优秀的人物来试探黛玉的爱的真实走向,所以用北静王送他的鹡鸰香念珠转赠于黛玉.

在转赠的那一刻, 曹公的心是虚的, 他害怕黛玉会接受这个礼物.

这时的曹公, 潜意识中已把北静王恨了一个洞.

......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爱的危机过去了! 看了宝玉转赠的礼物, 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注意, 黛玉是掷而不取, 那又是何等地鄙视.

这件事让曹公测出了心中的期望, 他的潜意识中, 黛玉就是这个样子, 就是一个只爱他不会再去爱别人(那怕这个人地位, 钱财, 气质都比他好)

所以即使是皇上亲赐,黛玉也并不稀罕,也许在她看来,皇上也不过是臭男人一个,可见她心气之高。

这种心气与境界正是曹公的最爱.

注: “鹡鸰香念珠”也是曹雪芹杜撰的一个名目,”鹡鸰”是一种鸟的名字,在古汉语里,”鹡鸰”含有兄弟的意思,也含有讽刺的意味。

.....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 北静王只是曹雪芹心理中的一种暗示, 他希望有这个人抑或自己就是这个人, 那就可以确实保护他与他所爱的人.

说到底, 曹公是个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的人, 这与他生活的时代、家族有关, 他知道他所生活的圈子, 光环是虚构的, 而实际上是危机四伏, 今天是少爷, 明天也许就是乞丐, 今天是我的黛玉, 明天也许就是别人的妃子, 这些都在随时随地的转换. 这些转换也在他身上得到证实.

所以,他需要有”北静王”这么个人来保护他的爱, 来证实他爱的人是真正爱自己的人. 实际上, “北静王”只是保护了曹公的心理.

有了这些原因,,北静王就出世了!

红楼梦是表达古人爱情的书, 曹公亦是性情中人,毫无疑问, 他对黛玉的爱是真实的, 他爱她, 这种在封建社会里就表现出的一种不是建立在金钱与地位上的爱,是一种超自然的爱, 一种类式”罗曼蒂克”的爱, 这应该是本书的真谛.

.......

细观红楼梦,解读北静王

记得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