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祕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武術一直都有練法和打法兩類,還有一類演法是南方地區興起的,所謂演法,獅子舞就是,現在那些表演的套路也是,除了好看沒其他用處了。

練法和打法,以詠春拳為例,詠春拳的練法就是三套拳和黐手木人樁兩兵器,三套拳的用途是熟悉各種技術,黐手練聽橋,木人樁練橋手硬度和矯正姿勢,兵器的練法則是熟悉兵器,這些東西在實戰中是用不到的,但它們的作用會充分體現在實戰中。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詠春拳的打法比較有特色,講究打人不過三招,交手前就預測好對方的動作,這裡有人問要是預測不好了呢?那就是你功力不夠活該捱打咯。以前有人說高水平不可能三招結束戰鬥,會有各種試探控制距離什麼的,那是擂臺打法,雙方都清楚不會有性命之憂,而且是絕對的徒手單挑,都以賺點數為主,再找機會ko,武術沒這個,一旦動手ko事小,傷殘殞命是常事,而且走江湖的身上都帶著傢伙呢,練武的本事不在拳腳,在刀槍劍戟。

其實插眼提擋算不得陰狠,因為誰都知道這個弱點,會重點防範,奔著這兩點去的話根本沒有得手的機會。

詠春拳狠招多得很呀,而且一進門就能學到,比如小諗頭中的正掌(用於擊打對手鼻樑),斬手(攻擊頸部)等,標指是補拳,重點也不在插眼之類的上,而在於習指拳和鳳眼拳打脈,在實戰中極難應用,所以要自身達到相當程度才能修習。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太極拳老架裡有個【白蛇吐信】,現在教拳的人都去掉了,建國後出版的拳法書籍裡也沒有,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有這一招。為什麼去掉呢?因為建國之初,國家體委就明令要求比賽的時候不得使用這一招和另外一招【野馬分鬃】。

白蛇吐信,不用國家體委說話,師門裡師兄弟拆招都不讓用,因為它是奔對方咽喉去的,如果打實了,勁也到了,對方非死即傷——太極拳手的脖子沒有抗擊打能力,也很難具備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能力。

野馬分鬃的雙手一前一後挾持對方進攻手臂,右腳的腳尖則是踢下陰的。踢不中還可以立即轉換為蹬一根,腳跟給對方恥骨聯合的一擊也會傷人。太極拳練得再好,襠部也不具備閃轉騰挪躲避自下而上的襲擊的能力。

前一招的右手,後一招的右腳腳尖,是太極拳裡與【掽履擠按採列肘靠】無關的打法。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如果說奔面門或眼睛去的就是陰狠,那就太多了,很多堂堂正正的武術都有打對方頭部的招式。當然螳螂拳裡這類招式較多,加上它手型獨特,確實顯得比較陰狠。

要說狠毒的話,其實哪個拳種都有特別狠毒的招式,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如八極拳的【閻王三點手】,詠春的【標指】都是專打要害,

如果要舉例更狠辣的,如白鶴門,關外黑虎拳,有勝之而無不及

大概跟螳螂拳較為普及有關。

小眾的拳法,比如《少林十三抓》、《狗拳》,論陰狠,一點也不遜色於螳螂拳,練的人不多,大家就不知道。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螳螂拳相對來說要偏實用主義一些,追求練到什麼層次都能用到實戰上去。對於初級的習練者來說,功力不高深、身體素質還沒提上來,相對來說戰術上就要追求控制對方、製造縫隙、攻擊要害,所以表現為近戰短打、手法迅速密集、八打八不打,對重擊追求沒那麼強烈。


當你通過鉤摟採掛控制引導對方進攻、製造破綻這個過程叫做“漏”,進而通過“漏”投遞迅速密集的攻擊的過程叫做“補”。補和漏是螳螂的重要攻防手段,所以相對來說更追求快速攻擊要害,沒那麼追求重擊。表現起來就好像比其他拳術表現的相對狠毒一些。

到了高層次,一樣追求力從脊發、通背勁,一樣追求重擊。七星螳螂宗師範旭東外號“範大力”、梅花螳螂宗師梁學香外號“梁鐵錘”,外號雖然土但是也體現出螳螂在中後期練習中要出重擊的。到了這會兒,就不是光狠毒解決問題了。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傳統功夫通常一個招式分明打和暗打

明打教普通學生,暗打則教入室

暗打基本不是攻擊眼睛就是咽喉,不是心窩就是襠下

說說我熟悉的詠春,標指攻擊對方眼睛不中時,暗打會有一個轉手腕以手指摳對方眼睛的動作,和八卦掌的金絲描眉很類似。

這是我師父的暗傳,肯定也有其他師傅有這招,但是我從未在廣大的電影或者視頻中看過,估計也是招式太過陰毒,不隨便教學。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認真的講,傳統武術都比較狠辣,這個沒有最狠只有更狠,太極、形意都很毒辣。

據嶗山華嚴寺的石碑記載,螳螂拳是明末清初的於七,在起義失敗後逃避清兵的追殺逃至華嚴寺出家慢慢流傳下來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瞥見螳螂拳的拳譜,開篇第一句話是“拳術乃殺人之技”

說句題外話,形意拳是戰場上的大槍演化來的拳法,再怎麼能抗擊打,也扛不住大槍,所以形意拳或者大槍考慮的是怎樣快速有效的殺死對方而不是持久戰,技巧和勁力就尤為重要,所以形意拳的勁力是形意拳的靈魂,有那個勁力在戰場上才能克敵,場景不同,思路不同所以方向不同,但是對距離,反應速度等等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有質疑傳武的實用,優酷上有禪武道的視頻,禪武道是如意拳演變而來,是否實用,大家自己判斷吧。苗刀也是傳武,也不實用?身為中國人就不要貶低自己民族的文化。

從秘傳功法層面來說,螳螂拳是最陰狠的傳統武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