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诈捐河南重病幼女家属:不接受作家陈岚道歉,坚持起诉

5月28日,广受关注的“王凤雅事件”继续发酵,王凤雅的母亲和奶奶均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不接受@作家陈岚 的网上道歉和电话道歉,坚持将起诉作家陈岚、志愿者马婵娟等相关人士,要一个说法。

@小希望之树:机构数十个捐款项目被停

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官方网站显示,该机构注册于2013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儿童保护项目包含大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困境儿童救助项目、紧急救命卡项目与受虐儿童救助项目。

上述说明还提到,因王凤雅事件该机构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该机构数十个危重小朋友的捐款项目被停。该机构会全力配合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所有项目的审核核查工作。

此外,@小希望之树 还贴出了上海仁德基金会的说明。说明称因收到网友反馈,提出对王凤雅事件相关方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的争议问题,该基金会主动暂停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在该基金会下的项目筹款,并将尽快联合各方开展复合调查,等工作结束通报结果。

5月27日,澎湃新闻发现,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 发微博称:“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她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作家陈岚曾介入其他儿童权益事件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7年1月12日,《南方周末》发表标题为《危险的爱,难查的账 “小希望之家”创始人陈岚遭质疑》的报道,质疑“小希望之家”救助方向本是针对受虐儿童,却偏向病孩救助。寄养点无相关资质条件,在多个案例中,病孩家属自行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发票被收走,无下文。陈岚被指把持财务出纳,由无会计资质的白某进行管理使用。理事会启动内部罢免,捐赠者、志愿者要求查账,工作人员陆续辞职,加上主管部门调解和法院诉讼,都无法拿回机构控制权和原始账目。而陈岚坚持称:“我们的财务是清白的。”

2013年,陈岚开始筹备专注于受虐儿童的“小希望之家”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公益机构。翌年7月21日,“小希望之家”由陈岚、某高科技民企老板张文彦等共同出资成立,作为全国首个预防未成年人虐待与忽视的机构,迅速得到爱心人士、公募基金会及当地民政部门支持,志愿者从十几名迅速发展到上千名,募集资金从几万元快速积累到几百万元。然而,2015年,“小希望之家”理事会要求罢免陈岚,捐赠者和志愿者要求陈岚公开账目并向法院起诉。2015年8月21日,上海市静安区民政局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让其停止开展儿童寄养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