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老乐山位于河南省南部,驻马店市区西南9公里,确山县城西8公里处。107国道、新阳高速、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纵横其间,交通快捷便利。

老乐山是一座生态家园,堪称最佳养生人居胜地。整个山脉群峰叠峦,逶迤绵延,自然生态物种丰富,漫山遍野绿色苍翠。老乐山主峰海拔813米,方圆6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著名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市区的150倍,是养生休闲度假的天然大氧吧。

这是一座道教圣山,亦为道家福地。历史上以“八宫两观一拜台”为代表的道教建筑,如众星拱月般环绕乐山老顶,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引远近朝圣者前来登高祈福。

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老乐山旅游景区将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中心,全方位打造生态旅游综合体,努力把老乐山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乐山古称朗陵山,隋代改为朗山,宋大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因避宋祖赵玄朗之讳改名为乐山。

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乐山之所以称之为中原道教名山,主要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据史料记载,乐山在隋唐时期已建有道观,至北宋达到鼎盛,建有“八宫两观一拜台”(即万寿宫、遇真宫、玄都宫、南海宫、斗母宫、灵应宫、玉虚宫、紫霄宫、迥龙观、群仙观、拜台宫)。乐山顶上紫霄宫曾有三件镇山之宝—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三座铜像,每座铜像背后刻有“大宋崇宁三年恭造,重叁万伍千斤”字样。由此亦可见乐山道教的规模之盛之大。可惜这三座神像在解放初期被毁,留下历史遗憾。

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北宋时,崇信道教的宋徽宗曾三次勅封乐山祖师,“初封崇仁侯,再封仁勇公,又封嘉济王,建庙祀神久矣”。此段文字是距北宋仅80年左右的金代人所记,所以应当是真实可信的。皇帝勅封,香火旺盛,乐山当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道教名山。与湖北武当山(因祖师殿上覆金瓦,称金顶)、泌阳铜山(因祖师殿上覆铜瓦,称铜顶)并称中原道教三座圣山。因乐山祖师殿上覆以铁瓦,故以铁顶著称。古代乐山道教影响很大,鼎盛时每年庙会从三月初一绵延至月底。不仅河南各州府县香客众多,连周边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前来朝拜者也络绎不绝,甚至组成朝山会,数十人、数百人一起前来登山祈福问道。据乐山道士讲述记载,当时登乐山四处观看,朝山者满山遍野,相属于道。山上山下每日都住满了朝山进香的外地民众。每至初一、十五特别是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正月十五(天官生日)、二月十五(老君生日)、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生日)等道教重大庆典,都要举办祭神活动。道教音乐和源于乐山道教的“打铁花”,以及乐山道人独创的尹喜派坠子书,都受到官方的推崇和民众的喜爱。

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明末时期,李自成带着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从北京西撤,遭清军堵截后朱慈烺乘乱逃至豫西南阳,化装成道士隐藏起来。为了以防万一和留下后路,朱慈烺派大臣贾尚桓到乐山另辟隐身之地。贾尚桓因有太子依仗,竟在乐山自称开山道人,而置以前历代所建道观于不顾。朝中大臣豫西“道士”贾尚桓,到了乐山变成了所谓贾上还。上者,皇太子也,还者,回也,含有太子在此的隐寓之意。当然,这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贾上还自称开山道人,还有乐山道教最为鼎盛之意。

乐山除了有名的“八宫两观一拜台”外,山上还建有山门、南天门、天门街、灵官殿、仙人殿、广生祠、包公祠、圣母殿(俗称送子娘娘庙)、二龙宫、陈平庙、财神庙、山神庙等。每一座殿祠宫观建筑,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处亭台楼阁景观,都有一个传说。以乐山为中心,古代的确山道教氛围浓厚,县城北三里河北岸有永安宫,城西关外有进乐宫,城东有火神庙,贯山有朝阳观,城南关有天齐庙,城北有八腊庙,城内有城隍庙等。据县志记载,至清末全县尚有道教宫观30处,皆为乐山道士之庙产。同时,乐山道士在山下还办有学校,设文、武二科传授四书五经、道教教义及各种武艺。学童多是乐山周边及县域内的穷苦孩子、道教弟子等,乐山道教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据说,以前乐山上有很多明清以上的古碑刻,经多次损毁,现已踪迹难寻,如玄都宫等地只留下断璧残垣,令人回想当年的鼎盛。即使文字记载,也仅能追溯至北宋,至于乐山道教始于更早时的何朝何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河南驻马店 道教圣山老乐山

据《确山县志》第二十编“宗教”第二章“道教”载:东汉末年,道教流传至确山。当时,黄巾军活动于县境,农民入“太平道”者甚众。之后,道教时盛时衰。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少人趋居山林,避世修道。当时,曹祥、魏著、贺信道、夏候冲等人在北泉附近结庐习道,贺信道有一首五言诗:“有志功名间,老大不能立。徐为林泉谋,优游欲自得。”很能够表达他们信奉道教的心理状态。明清之际,道教在确山常盛不衰。清初,道士贾上环在乐山倡修道观,一时环山上下建有玄都宫、南海宫、玉虚宫、紫霄宫、灵应宫、斗母宫、万寿宫、遇真宫、群仙观、回龙观、拜台,称八宫二观一拜台。乐山成了确山道观的密集区。之后,下传七世至道士蓝重虞,全县各地玄帝庙、老君庙、三仙庙、永安宫、进乐宫等30余所,悉归其掌管。光绪三十三年,任道士王子安为道会司道会,掌管全县道教。民国年间,道观庙宇的田产房舍,多被学校占用,但仍有少数道士留住于乐山等处。新中国成立,进行宗教改革,乐山道士以采集中草药为业,并兼作林场护林员,参加生产劳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