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銀元鑑賞

銀元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573年-1620年銀元開始流入中國。1890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

民國開國紀念幣是一種銀質紀念幣,發行於1912至1927年。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版本大概可分為三種:1、上五星:在背面(壹圓那面)的2、10點的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2、下五星:在背面4、8點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3、上六星:在背面2、10點位置各有一個六角星;五星的是民國元年鑄造的。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小頭”正面刻孫中山半身像,上源為“中華民國XX年”,背面為嘉禾圖圍繞“壹圓”二字,有民國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無年號、嘉禾等版別。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選用的全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的時代。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因為鍛造廠家紛歧,鍛造時代不一樣,雕刻師英語水平不高,除正反面首要圖畫未變外,其花飾細節、英文字母均有變異,特別是英文字母。

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俗稱小頭,是民國時期流通的主要貨幣之一。是第一枚將大總統頭像替換皇家龍圖的國幣。紀念幣是一個國家為紀念國際或本國的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傑出人物、名勝古蹟、珍稀動植物、體育賽事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它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普通紀念幣材質一般分黃金質地、白銀質地和合金質地等,做工精美。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枚開國紀念幣為上六角星版本,正面中心鐫孫中山側面半身肖像,外圍雙圈,邊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中文隸書體“開國紀念幣”5字,左右長枝花紋飾;背面中心豎鐫“壹圓”及稻穗嘉禾紋;,同樣外圍雙圈,左上、右上位置各有一個六花星,所以又稱為上六星版開國紀念幣。藏品保存完好,包漿醇厚,銀幣色澤自然,文字、圖案鑄造清晰,深淺合適。

虎拍藝術網: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銀元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