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越強大就越謙虛?

你好251

只有弱小的人才有資格驕傲,強大的人是沒資格驕傲的。

這句話看似不可理解,其中的道理我分析給你聽。

《史記》記載了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之。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於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躧然,奈何其同之哉!”

魏國攻下了中山國,魏文侯讓子擊去管理。在朝歌,子擊遇見了魏文侯的老師田子方,為表示尊敬趕緊把道讓出來,還下車行禮。不料田子方大搖大擺地路過,根本不理子擊。

子擊這個氣啊,就問田子方:“是富貴的人可以驕傲地對待別人呢,還是貧賤的人可以驕傲地對待別人?他的意思是,我好歹是要掌管一個小國的人,你雖說是文侯的老師,但無官無職,怎麼能如此驕傲?

田子方說:“只有貧賤的人才能驕傲地對待別人啊。諸侯驕傲就會丟掉國家,大夫驕傲就會丟失封地。貧賤的人呢,你不喜歡我,我就到其他國家去,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多麼逍遙自在。”

這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弱小的人沒什麼可失去的,自然可以驕傲;強大的人有很多東西可以失去,必須謙虛。就像前段時間的“嚴書記事件”,假如是一個無官無職的貧賤之人說那些話,頂多是被網民罵兩句,不痛不癢,但那個媽媽是官員的妻子,結果導致自己丈夫被調查,說不定有牢獄之災。

所以,強大的人不謙虛行嗎?



夢露居士

謙虛是世事洞明後的澹定

一、能稱得上“謙虛”二字的人,一定是有本事有氣場的人

即是說,Ta有驕傲的資本,但Ta卻不驕不傲。否則就談不上是謙虛,或只能說是謙卑。

人光有本事還不算完備。有很多有本事的人,卻因性格缺陷或人性的弱點最終栽很大筋斗,甚至獲牢獄之災或搭上性命。比方說關羽張飛,一個恤小人(普通人)而輕士大夫(官或有地位的文人),另一個則相反。結果兩人都亡在自己的缺陷上,一個因狂(拒婚辱罵孫權、輕視呂蒙),一個因躁(輕辱範疆張達兩個小人)。

這是古人例子。當今現實中我們也會看到很多有某項專長的人,在學界或X界是大拿,但在生活中、在人際關係處理上近乎“白痴”,這種強就是跛腳的。

有本事是智商高,如果他的情商能修煉得和智商匹配,這才是真正的強大,越匹配越強大。

二、謙虛是滄桑歷盡、世事洞明後的返璞歸真

人是世界上最複雜又最簡單、最聰慧又最愚蠢的動物。

簡單是指人不管怎樣折騰,最終目的就一個:物質和精神滿足。但因人又有智力體力的高下、財力情商的高下、勤奮與怠惰的區別,於是就有了競爭,於是必須複雜。

聰慧是人能夠不斷總結,不斷開發出征服外界的手段來操控外界。愚蠢是人容易陷於利/色令智昏。

真正強大的人,就是那些閱盡人世後瞭解人性,既能夠自控自制又能夠洞悉和體諒他人、從而秉人性行事的人。這時的Ta能放下身段來待人處事,是源於內心很強大。

返璞歸真、大道至簡——Ta已經能自然自如的看、對這世間的一切。

這就是謙虛。

能把謙虛做到溫潤如玉,讓人感受如沐春風,而不覺壓力、不失尊嚴——就是謙虛的最高境界。

李嘉誠就能詮釋這種謙虛。

謙虛對有的人或許是一種手段,而對有的人——就是Ta的修養或人格魅力。


林武師de文散打

我以愚者之心,度智者之腹。人的強大並非完全天生,多數來自於虛心學習,奮力拼搏,他人的幫助,經過吋間的積累而才達到。這些人見多識廣,頭腦清醒,他們切身體會到唯有謙虛謹慎,不恥向所有有各種知識丶、能技、特點的人學習和尋求幫助而來充實完善自我,而使自身強大起來,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長久強大,因此才繼續格外謙遜,只有謙遜才可最大限度地把世上的能量收聚我用。一句話,謙遜是強大的鑰匙。


愚公161495224

強大之後才知道自己其實很弱小。只有善於調動他人力量的人才會強大,而調調的力量越多越容易發現,其實自己能掌控的東西相對於被調動起來的力量很有限。不可控的因素其實非常大,自己不過是運氣好,碰巧順應了他人的需求得到了共鳴而已。越強大越自知所以就越謙虛了。


虛擬佛子

卑與悲,同門師兄弟也!

卑,心自賤。胸無“景”,看“黑”自己。

謙遜的人!躬親事,往往細緻!為何!有強大心臟,不怕弄點問題,能吃得了,就地解決。人不強大時,怕搞出點事來吃不了兜著走!

魯迅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強者的勇,是平時不會表現出來的。

我們看世人,往往是“半桶水”的才會四溢而出,搞溼一大片!強者挑著兩桶,平穩無漏!

這個道理也告訴你,可跟強者論理,不可弱怯之人論公道。同情弱者,是有道理的!強者謙可理喻,弱怯者,視你為威脅!

學謙補強是同一個道理的,比如,現在國人自信,與以前相信港產片“拳頭打洋人”時的心態是不一樣,以前是弱感在作祟!“同仇敵愾”的振奮感。現在自信,美好和善的感覺回來了。這不是嗎?




閒適人家

這個問題倒轉來理解應該是謙虛了才強大(誇張說),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強大了才謙虛?不一定。強大與謙虛是兩個概念,不是因果關係。

所以說,對於做人,一定要謙虛。虛心好學,才有長進。而對於做事(國事、家事)一定要努力拼搏,使自己強大,才能立足人生。對於國家來說,只有強大了,才不會受列強欺負。

強大了也要謙虛,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也容易與你交朋友。反之,則強大了,也不一定人家服你。象美國現在就是這樣,強大了就不可一世,但最終不會有好結果。


江南劍風


晴空一鶴46

所謂強大,是指做人的境界層次超脫於普通人,層次越高,越能理解低層次人的無知,愚昧,越能對低層次的人憐憫,關心和幫助。所以看起來,強大的人都很謙虛。其實,這裡的謙虛,不過是低層次的人在以自己的感覺來認知高層次的人對於低層次的人的憐憫和關心,愛護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