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走進鳳凰古城,陽光恰到好處地在亭臺樓宇間遊弋,溫暖的風和著沱江潤潤的水氣撲面而來。小橋、流水、人家不足以勾勒古城的韻味,古城是精緻的、悠然的,舒緩的。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圖片來自網絡

傍晚,徜徉在光可鑑人的鳳凰古城石板街道上,摩肩接踵的遊客沒有慣常鬧市中的喧囂,而都悄言細語地感受古樸民居的無限韻致,有一種超然的寧靜。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圖片來自網絡

夜色中的古城,或輕愁或薄喜,或挾一懷平和。穿過影綽人群,隨便尋一處臨水而設的茶肆酒吧或鑽進岸邊吊腳樓苗家人餐館,一人獨飲或親朋偕歡,古城都能為你圓一個心中常駐、世間鮮有的曼妙夢境。

湘西韻味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的西南部,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因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而聞名於世。城內的青石板街道、沱江邊的吊腳樓、眾多的古建築,以及濃厚的苗族風情,構成了獨具一格的湘西韻味。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身旁緊緊偎依著一幢幢青瓦木樓和一戶挨一戶的小商鋪,彷彿在述說著幾百年來小小古城的富庶繁華。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沱江 鳳凰母親河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沱江是鳳凰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鳳凰的母親河。沱江的水碧綠清澈,像寶石一樣,散發著細碎的光芒。坐上烏篷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曆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由沱江上游而過,萬壽樓,萬名塔,奪翠樓……江上波光粼粼,偶有江上漁舟搖曳而過,掀起漣漪陣陣。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虹橋原名臥虹橋,又稱風雨樓,站在橋上可看整個鳳凰古城,盡收沱江兩岸如畫風景,是鳳凰古城中觀賞、攝影的最佳地之一。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萬名塔 重修之塔

萬名塔位於沱江沙灣北岸,東靠雕樑畫棟的遐昌閣,西望氣勢若虹的風雨橋。原為字紙爐,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為六角三級磚塔,是集中焚燬廢舊字紙的所在。原塔毀壞後,由著名畫家黃永玉於1985年召集當地人募捐重修,在遺址上重修七級六角磚塔,因捐款者甚眾,名為“萬名塔”。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沱江跳巖 古城標誌

沱江跳巖,全長100米,共15個巖墩,位於鳳凰古城北門外沱江河道中。跳巖對於鳳凰人的意義是非同一般的,挑著山貨的行人,穿著鮮豔色彩苗服的苗女,每天絡繹不絕的從這裡走過,形成了一處動人的風景。沈從文、黃永玉等文學藝術大家,也是從沱江的跳巖走向世界的。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從跳巖中間來眺望沱江,可以欣賞到最美最完整的古城美景,跳巖中段是拍攝沱江美景的最佳取景點,等同於站在了沱江的中心,可將兩岸的吊腳樓、對面的虹橋,和來往的小船都收入鏡頭內。

熊希齡故居 憂國憂民的偉大抱負

熊希齡故居坐落在美麗的沱江附近,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築格式,極富苗族情調。熊希齡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於鳳凰,因其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熊先生在這棟小四合院裡出生並度過童年、少年時期。正是這樣一棟普通的民宅,卻養育了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充滿傳奇色彩的熊希齡。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沈從文故居 拜訪《邊城》作者

沈從文故居位於鳳凰古城內的中營街,常有人說世人知道鳳凰,瞭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因為《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自他筆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才知道鳳凰。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楊家祠堂 建築藝術與民族特色

楊家祠堂坐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門、戲臺、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北門城樓 影視拍攝地

鳳凰古城的北門城樓,位於古城以北沱江的南岸,始建於明朝。這座石砌的城樓久經滄桑,卻依舊雄偉得屹立於沱江畔,成為鳳凰古城的標誌性建築。站在城樓之上,可觀賞沱江的秀姿和全城的美景。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出北門城樓,來到沱江邊,可遠眺沱江大橋和虹橋,還有對岸各具特色的酒吧,視野極好。北門城樓也是眾多影視作品的拍攝地之一,至今已有過《湘西剿匪記》、《烏龍山剿匪記》、《邊城》等多部影視作品在北門城樓和周邊取景拍攝。

南方長城 苗疆萬里牆

南方長城,又稱“苗疆萬里牆”,始築於明朝萬曆四十年(公元1615年),是明代長城的一部分,大體位於湖南省鳳凰縣,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約190公里。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今天只能看到時斷時續的城牆,還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2001年,政府出資修復了1.78公里的長城,後又建東、西兩門及環行城牆向外修整了4.5公里,景區內主要遊覽的就是政府修復的部分。

奇梁洞 天下奇景

奇梁洞位於鳳凰古城以北約5公里處,在當地有“奇梁歸來不看洞”的說法,奇梁洞中有山,洞內有樓,洞中還有絕壁、田園、村落等,整個洞長約6公里,洞口巨大,高達約50米,一條清溪穿過溶洞。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老洞苗寨 原始的淳樸

老洞苗寨,位於湘西鳳凰縣老洞村,保存較好,據說是因為苗族的先民居住在山洞裡而得名,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老洞苗寨是一座石頭城,呈九宮八卦佈局,設計精巧,而且攻防體系和排水體系都相當完整,也被譽為湘西第一古苗寨。家家相通,戶戶相連,還有龐大的苗族獨有軍事化石板建築“麻家宅院”對抗湘西匪患。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鳳凰生活密碼

必做事No1:品嚐鳳凰美食

鳳凰的美食很多,任何來過鳳凰的人都會對它種類豐富的美味念念不忘。

·血粑鴨、苗家酸湯魚等湘西菜餚最具代表性。

·隔年燻臘肉、蒿香桐葉粑、苗家酸蘿蔔和米粉也是當地特產。

·牛肉粉也是到鳳凰必點之一。牛肉熬製的湯味濃鮮美,牛肉片上撒了薄薄的一層蔥末或者香菜,喜歡吃辣的可以加些湘西特有的紅剁椒,也有酸豆角作為調料。

·在鳳凰老街,你會看到很多現場拉制薑糖的場面,剛做好的薑糖帶著溫熱、聞著噴香、咬著酥脆。

·鳳凰涼粉很像甜品,和川陝的涼粉風格迥異,口感有點像果凍。用小碗盛放,再澆灑上紅糖水、芝麻或者醋,吃起來酸酸甜甜,又涼又滑。

·糯米酸辣塊是鳳凰人最喜歡吃也常吃的家常菜,首先要擇選最好上等糯米,碾成米後打成粉末,將洗淨切碎的紅辣椒拌合均勻,稍加一點清涼潔淨的山泉水,製作成丸或片。

·在湘西鳳凰土鄉苗寨都有過春社吃社飯的勻俗。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進行,也就是春社。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社飯吃,以示過社。社飯具有蒿香、飯香、肉香、菜香多種香味,馨香入鼻,沁人心脾,兩種米飯綜合,色澤晶瑩透明,油而不膩。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必做事No2:不同角度看鳳凰

清晨看鳳凰

清晨,天剛剛矇矇亮,整個鳳凰還籠罩在霧氣之中。這個時候的鳳凰靜謐的猶如幻境。沒有人大聲喧譁,怕驚醒了鳳凰失去了這美麗的圖畫。許多攝影發燒友就專門起個大早,扛著三腳架,找一個好的角度,將這一刻永遠保存下來。

傍晚看鳳凰

傍晚,夕陽西下,一片祥和。古城被染了層金色,鏡頭下的美景顯得越發通透,行人三三兩兩走在大街上,挑著擔子的小販準備回家,夜市裡的美食剛剛擺放出來,每一處都可以落入照片之中。

夜晚看鳳凰

夜裡的鳳凰嫵媚而多情,即使深夜也是光影璀璨的。燈紅酒綠,五光十色,繁華如夢。白天逛累了,可以到江邊的酒吧坐坐。河岸兩邊的吊腳樓懸掛的燈籠發著光,映在水裡搖曳著身姿。買醉的遊客高聲談笑,還有情侶們的竊竊私語。

雨中看鳳凰

當鳳凰開始下雨,一滴一滴的雨水打在沱江上,濺起水花。水花跳躍著沾上了遊人的衣角,江面上浮起薄霧,此時又是鳳凰的另一張面孔。撐一把傘沿著河邊穿過小巷,是不是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呢。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必做事No3:鳳凰趕集

趕集,鳳凰稱之為”趕場”。到鳳凰不去趕場不算是真正到過鳳凰,不光各種農貿產品豐富,價格便宜,而且還有各種難得一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產品。苗鎮趕集還是苗族少女爭奇鬥豔的場所,一眼望去各種民族盛裝,五顏六色,絢麗多彩。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必做事No4:在古城發呆

都說鳳凰是個適合發呆的地方,這話一點也不假。如果你有大把的時間,那麼一定要到鳳凰古城來慢慢揮霍。白天隨意找一間休閒吧,鑽進去一邊喝茶一邊看書,或者坐在一個古老的吊腳樓中,泡一壺杜仲茶,慢慢的發呆。夜晚,可以在沱江上泛舟,看著滿天的星星,或者隨意找一家酒吧感受這個風情萬種的小鎮,什麼都不去想,讓自己的身心完全迷失在這裡。

青山綠水賞春時,走進沈從文筆下的曼妙邊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