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导读:

我们天天喊的股权激励,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真正的股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激励价值。很多企业连股权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天天吆喝着搞股权激励,不少企业一直没有实际行动,已经做了的大多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反而因为股权转让、稀释,股东人数增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和决策,甚至危及创办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和根本利益。

所以,打算做股权激励的朋友,先必须清晰明白以下3个问题,再来考虑你的企业是不是要做这样的激励模式,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你的问题。

问题1:股权、股份、合伙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股权:企业的所有权,包括收益权、增值权、表决权、资产所有权等。

股份:所占股额的收益权。有时常常将股份和股权混为一谈。

股权与股份最大的区别是:

股权一般是在工商登记的实股股东,公司在办理很多变更时,需要所有的实股股东签名。

股份一般不需要登记注册,多数是与大股东签订契约,明确其拥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通常没有实股股东的表决权,也不太参与实际的决策。

在股份之中,还有一种虚拟股份,华为员工实际拥有的基本上都是在职虚拟股份。通常,公司在内部虚拟一个总股数,然后通过认购、赠送、奖励等方式派发给员工。员工得到的不是份额(即比率),而是一个股数。例如,公司总股本5000万元,折成5000万股,员工甲出资10万元,认购10万股。

一般情况下,虚拟股份都是在职股,员工一旦离职就必须缴回。当然,不缴回也没有用处。这种模式不受法律保护,只是用于内部团队的顶层激励设计。

所以,华为无法上市,不只是他们不需要资金,更重要的是华为的众多激励模式无法得到证监会的认可。很多上市公司的激励做的十分传统,缺乏创新和领先,主要就是因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过于严格。

合伙人模式同股权、股份有什么区别?

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市面流行三种合伙人模式:

  1. 合伙人就是名义股东(即股份),也有的将实际股东称为合伙人,这只是名称上的转变。

  2.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注册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在合伙企业中有两种角色,一个普通合伙人(GP,公司创办人或控制人)、一种是有限合伙人(LP,投资人)。这里的LP都是投资人,没有决策权和代表权,分享的投资收益(即收益权)。

  3. 以打造团队经营者为核心的增值合伙人(OP),OP出钱出力、做增量价值、分享增值收益。

所以,合伙人基本都与股权无关,与股份相似但导向完全不同。合伙人模式,更关注的合智合力、共同经营,而股权、股份更关注的投资与回报、风险与责任等。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问题2:企业的第一需求是为了留人还是激励人?

股权激励有多大的激励价值?

很多老板想做股权激励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优秀人才流失、吸引新的人才加入;二是希望与团队共同经营,让企业有更好的收益。但是,股权激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激励价值?

  1. 股权是面向未来的,有长效激励意义。

  2. 股权主要用来留人的,但短期激励性不够。

  3. 股权面对核心层,激励一小部分人。

  4. 在职股,多数属于虚拟股份、代持股。

  5. 如果短期激励不够,股权激励未必有效。

  6. 股权属于所有权分配,但创造高价值最值得研究落地的是经营权激励!

因此,为什么说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

  1. 股权,作为金手铐,重在留人,但激励人的价值有限。

  2. 股权,重在针对极少人,多数人更关注短期激励。

  3. 股权,作为所有权,是让员工成为投资者,实际上企业更希望员工参与经营。

  4. 股权,玩的是顶层设计,但更多企业连墙都没砌好。很多企业根本就做不好、也做不了真正的股权激励。

留人重要,还是激励人重要?

动用股权来留人,只能留住极为核心的人才,如果将股权扩散到大多数人,很多企业是不恰当的,其中蕴藏着税务、法律、财务、数据等诸多风险。同样,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战略规划、长效思维,员工对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对长效激励并不感冒。所以,留人的真正价值比较有限。

更重要的是,把人留下来了,是不是企业的终级目标?

  1. 员工躺在股权上,坐享其成,不思贡献和付出,怎么办?

  2. 成为既得利益的守护者,不愿意改变和创新,怎么办?

  3. 小股东思维局限、目光短浅,只顾短期利益不思长远发展,决策经常遇阻,怎么办?

我发现,很多老板内心想做的并不是股权激励,而是希望通过一种模式把人留下来,还要让他同公司一条心、一块干,做出更好的经营成果。抱着这种想法的老板,不妨同我一起研究一下合伙人模式。因为企业发展要的不是股东,而是合伙人。有效的股权激励分的不是股权,而是通过创造、增值分享收益权。股权激励就是用未来激励现在,从现在创造未来。合伙人是增值收益权、股份是收益权、股权是所有权。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举例:有一老板3年前就打算给团队做股权激励,想来想去到现在什么也没做。这3年来,管理团队流失大,人心不稳业绩下滑利润微薄,而老板操心过度身体也不好。假设企业年利润500万,让老板拿100万出来分给团队,老板可能心有不甘,但如果团队将利润提升到700万,从增加的200万中拿出利润分享给团队,相信很多老板是愿意的。而且,由于激励是来自增值的部分,老板愿意拿出更大的比例,因为这并不会增加企业的激励成本,反而会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总结:这就是OP合伙人模式。当员工收入高了,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了,而且注重自己的价值与贡献是,这样的激励既能把人留下来,更能激励他去创造。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问题3:哪些人根本不需要动用股权?谁最希望获得顶层激励?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股权去做激励的,比如说年轻的、层次比较低的、贡献还不大的。动用股权,就可能造成过度激励、无效激励。因为从激励而言,不是企业有什么,而是员工要什么?如果企业给了员工当下需求不大的激励,这种激励的价值当然也不大。而且,股权激励的弹性小、退出不太灵便,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价值,还会让企业自缚手脚,欲罢不能。

通过这张图,我们应该会更清晰地理解,激励与需求的关系!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那么让员工加入内部合伙人,该不该出钱?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观点一:员工不应该出钱。

  • 该观点认为,企业同员工分享经营成果,可以提出目标要求、组织考核评价,但是不要附加出资条件。员工只要出力、做到更好的结果就应给他奖励、分享。

  • 如果要员工出钱,员工可能会认为我就应该有分享,反而没有把焦点放在出力上。

  • 而且如果企业不要员工掏钱,又能拿出更多的增值部分分享给员工,员工对老板感恩、归属感强、创造力更强。

观点二:员工光出钱等分享

  • 该观点认为,员工出了钱创造力反而不高,就象很好企业做了股权激励,员工掏钱买了股份,坐享其成。

  • 如果年底分的钱多了,员工整体收入高了,平时工作热情下降光等年终的高收益。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观点三:员工不愿意出钱。

  • 该观点认为,现在员工,一是没什么积蓄,二是害怕风险,三是对未来缺乏信心,所以基本上都不愿意出钱入伙。有的企业为了支持员工入股,大股东还要借钱给员工。

观点四:员工既要出钱更要出力。

  • 该观点认为,企业要员工出钱,员工就会留心出力,更多关注结果的达成。当然这并不够,还要建立贡献评价机制,员工出了钱有分配、员工出了力结果好可以分配更多。

  • 如果将出钱出力两者结合起来,员工的创造力力就是最高的。

  • 至于员工不愿意出钱,主要是因为回报率不够吸引、数据透明度差、信任度低。

总结:如果要员工出点钱,不需要承担风险,做到好的结果就有超值的分享。员工会愿意吗?如果员工出了钱,关注收益努力创造高产出,到了年终老板与员工笑对结果哈哈分钱,老板会愿意吗?

合伙人较传统的股权激励到底有什么差异?

  • 传统股权分配强调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分配的是企业的剩余价值,采用分蛋糕原理。

合伙人则强调企业经营权的分配,分配的是企业的剩余价值+超价值,采用蛋糕券原理。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合伙人模式我们需要的明确的几大问题:

  • 让员工做股东还是做合伙人,利弊分析。

  • 为什么合伙人模式更适合中小民营企业?

  • 企业有80%的员工成为合伙人,企业赢了什么?

  • 什么样的员工有资格成为合伙人?

  • 员工出钱与不出钱的区别在哪里?

  • 凭什么让员工踊跃出钱争做合伙人?

  • 如何让合伙人出钱更要出力?

  • 如何设计合伙人模式的退出机制,保障权益管控风险?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为什么中小企业最适合发展合伙人:

  • 合伙人既出钱更要出力。

  • 合伙人出钱却不占有公司股权。

  • 合伙人分享的是超价值,向市场增量要利益分配。

  • 合伙人并不分走股东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断做大股东利益。

  • 合伙人的收益不仅与出资相关,更与团队超价值、个人贡献价值关联。

  • 合伙人践行的是现代企业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合伙人将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

  • 合伙人使管理团队实现高度利益趋同。

  • 合伙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强调激励人。

  • 合伙人将传统的虚拟股份、增值奖励股、在职股高度融合。

  • 在员工、合作商成为股东之前,先做合伙人,实现从恋爱、同居到结婚的布局。

  • 合伙人模式设计灵活,退出两便,分配科学,是短期激励与长效机制之间的重要桥梁。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企业核心员工可以采用合伙人模式,那么要如何留住基层二线员工呢?

PPV模式是一种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增值薪酬绩效模型,其核心理念:

  1. 同岗不同薪

  2. 多劳多得

  3. 价值交易

  4. 复合型岗位

  5. 一专多能总结:企业要破除固定薪酬,构建更富有激励性的薪酬绩效模式。老板要愿意分钱、学会分钱之道,才能充分激励员工的创造力,让员工与企业一起干、拼命干,让员工为目标干、为结果干。

本文所讲的:PPV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PPV产值量化薪酬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PPV产值量化薪酬设计的三大原理:

  • 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的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 一专多能: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的工作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 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的活交给3个或2个人干,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PPV产值量化薪酬的设计理念

从固定薪酬的概念上来讲,如果员工犯错、无法达到标准、未正常履行职责,通常企业是采用批评纠正或直接罚薪的方式来处理。如果处理轻,员工不在意。如果处理重,员工会反弹。而罚薪,除了老板,管理层都习惯于做老好人,导致各种规则制度无法正常执行。当然,处罚多了,更容易引起员工反感,影响工作状态及归属和认同,还会加大员工的流动率。

对于企业而言,既然支付了薪水,就应该得到员工相应的劳动成果。由于报酬设计方式上,采用整体打包和前置确认,对工作结果和效果也无法量化和明确,所以导致员工的价值贡献。

产值量化薪酬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定位为交易关系。即通过科学设计,建立企业与员工交易规则,明确企业向员工购买什么?如何购买?如何定价与结算?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产值量化薪酬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分析:岗位重点分析,工作事项、花费时间、分布规律、工作强度难度、工作价值、测量方式。

第二步,量化:找出易测量的部分,并对易测量的部分进行时间、数量、价值分析,易测量的部分为工作总量的30%~50%。

第三步,定价:初定易测量部分的工资占比,并分别定价。

第四步,归类:岗位产值,指定岗位或流程紧密的岗位才能做的部分。公共产值,通过培训或指导,可以公开招募执行者。

第五步,测算:测算各岗位的可能性收入,通常,测算后的工资会低于原工资。

第六步,打包:对不易测量部分进行分类打包,并建立管控标准。

第七步,开放:开放更多的公共产值,进一步提升人效。

第八步,优化:不断调整、修正、扩充产值项目。

附案例:一个收银员为什么也会拼命地干!

某餐饮企业的一个收银员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接听客户来电订房、结帐买单、开具发票、做好日帐表。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拿的也是绝对固定的工资。但是这个收银员,总是抱怨工作量大、工资低、风险高(假币、客户投诉),客户来电订房的服务态度也是很一般。怎么办呢?

以下图片是我们为这个收银员设计的新的PPV薪酬方案:

股权激励的提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合伙人与股权应该如何选择?

这个方案将收银员的固定薪酬改变为PPV量化薪酬模式,将其主要的工作量化下来,通过测量找到平衡点,设定一个计价值,然后告诉收银员,你的薪酬一定会拿更高。

PPV实施之后发生哪些变化?

收银员接听订房电话的状态跟过去比完全不一样。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听到电话响。

顾客结帐买单的效率明显提高了。因为她想快快的收到更多顾客的钱。

现在工作都有结果了,员工更加主动完成工作,不需要领导提醒、催促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