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發佈」“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蘄春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系列報道之一:

一棵小艾草 一個大產業

——湖北省蘄春縣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生動實踐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地處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的蘄春縣,是“醫中之聖”李時珍的故鄉。蘄春土壤土層深厚、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產,農業發展得天獨厚。蘄艾是蘄春縣“蘄春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之一,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精神指引下,蘄春縣蘄艾產業發展走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堅實一步,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曾經路旁草 如今致富苗

5月1日一大早,王江和習慣性地來到自家的蘄艾地,彎下身子拔草,忙得不亦樂乎。

60多歲的王江和是湖北省蘄春縣管窯鎮管涼村的一位農民,也是當地“脫貧攻堅戰”中的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

“雖然只有八分艾地,端午前後就可以收割第一茬艾葉,至少可以賣2000元以上!”王江和樂滋滋地說。

在湖北蘄春,和王江和一樣種植蘄艾的農戶已達4萬多人,全縣蘄艾種植面積達16萬畝以上,帶動周邊的浠水、武穴、羅田等幾個縣市種植蘄艾10萬畝以上。

昔日一株隨處可見的艾草,如今變為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神仙草”。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九尖蘄艾

一項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末,當地參與蘄艾全產業鏈開發的註冊工商企業已達1100餘家,先後開發出了蘄艾條、艾柱、日化、精油、灸貼等8大系列近千個健康養生產品,年產值近30億元。蘄艾產業年產值每年以10億元速度遞增,助推當地醫藥產值跨過100億元關口。

當地為何能在短短的幾年實現如此改變?

蘄艾產業的“野蠻生長”,背後有著哪些故事?

曾經的尷尬:千年藥都光環漸退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中藥物,見諸當地的就有700餘種。因為獨特的中醫藥文化薰陶,自古以來,這裡的百姓就有種藥、採藥、製藥、賣藥的習慣。

古城蘄州,更是一座有著千年底蘊的“藥都”。早在宋元明清時期,這裡就是長江中下游中藥材集散地。南宋詩人陸游曾到訪蘄州,留下“四十里長街,藥鋪繁錯,商賈雲集,蜀舟泊岸者眾”的經典記憶。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蘄春圍繞發掘李時珍人文品牌,著力打造“中國藥都”,嘗試大規模種植各類道地藥材,試圖以品種、數量取勝。不間斷舉辦各類藥材交易活動,嘗試提振對外知名度,聚焦世界的目光。

僅然而,歷經20多年的蹣跚前行,加之國家對醫藥領域的嚴格管理,蘄春整體上的中藥材產業依然處在一個尷尬的地步。

藥材種類雖多,但沒有一種在國內領先。多年滾動發展,出自蘄春當地的夏枯草、薏米仁、藥用梔子、金銀花、銀杏等道地藥材產量,並未在業內佔有一席之地。

市場行情的波動,給當地的傳統中藥材種植屢屢帶來嚴峻挑戰。

擁有全國17家中藥材大市場這塊燙金招牌的李時珍中藥材大市場,也在風雨飄搖之中持續徘徊。

千年藥都,光環漸退。

華麗轉身 從“艾”出發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當地特色展廳展示的“蘄春四寶”

蘄春有“四寶”,分別是蘄艾、蘄竹、蘄蛇、蘄龜。

名列榜首的蘄艾,其實是當地一種野外遍地都是的艾草。

然而,就是這種在當地人眼中習以為常的艾草,李時珍卻在《本草綱目》中給予很高的評價:“(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

千百年來,這種路邊常見的野草,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

除了有在端午時節採艾,用艾洗澡的習俗外,蘄春人對“艾”的運用,並未有與眾不同。

當在彼時,當地一批勇於開拓的企業家們,發現了蘄艾這種身邊寶貝所蘊含的獨特價值。他們發現,探索二十多年的振興中醫藥產業的當家藥材品種,居然就是身邊常見的“蘄艾”。

經濟轉型轉折點 造就產業領軍人物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家住蘄春獅子鎮農村的田群,從小便是聽著李時珍懸壺濟世和蘄春四寶的故事長大。2012年,正為鋼構生意如何轉型發愁的他,發現了蘄艾的商機。當時,蘄春計劃創建中國艾都,打造養生蘄春。田群和他的夥伴們,東拼西借,湊夠200萬元,於2013年開辦了湖北蘄艾堂科技限公司。但公司剛開始投產,一系列頭痛的問題就來了。蘄艾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並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學習和借鑑。要做什麼產品,技術能達到什麼程度,田群心中沒底。當時的老百姓健康意識並不如現今普及,消費熱情無法預估,銷售渠道也需一步一個腳印摸索。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蘄艾堂主樓

在困難和壓力面前,田群和他的創業團隊選擇堅持奮鬥。歷經四年多發展,“蘄艾堂”一個從零起步的蘄艾生產企業,擴大為集蘄艾種植、收購、研發、加工、銷售及配送於一體的市級蘄艾產業化龍頭企業。旗下擁有蘄艾遠紅外艾灸貼、艾護士衛生巾、蘄艾纖維等多項獨家蘄艾核心專利技術產品,註冊商標200個,國家專利50項。其中國家專利產品——遠紅外艾灸貼,艾護士衛生巾等為代表的蘄艾系列健康養生產品暢銷全國31省(市)自治區,遠銷新加坡、日本、韓國及歐美等許多國家。

2015年1月8日,蘄艾產業協會正式成立。公司董事長田群任首任會長,湖北蘄艾堂科技有限公司被推薦為蘄艾產業協會會長單位。2015年10月,公司董事長田群被評選為“湖北省十佳創業創新明星”。2016年6月5號,蘄艾產業協會助力“中國艾都”,正式落戶湖北蘄春。

精彩蝶變:獨領風騷一片葉

2018年2月22日,黃岡市人民政府發出通知,要求舉全市之力,力爭到2020年,全市蘄艾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

在此之前,蘄春縣已建立藥材種植獎勵基金,從鼓勵藥農種植蘄艾入手,凡是每種植一畝蘄艾的農戶,每畝可獲得100元獎勵。而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蘄艾種植的,每畝獎勵標準則提高至400元。同時,政府每年拿出6000萬元,建立“孵化基金”,採取以貼息方式用於蘄艾企業週轉,鼓勵蘄艾加工、銷售、研發企業壯大。

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大量企業直接走向田間地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從源頭種植蘄艾——加工蘄艾——銷售艾製品——產品研發,形成一條龍、全產業鏈格局。截至2017年末,全縣工商註冊涉艾企業達到1100餘家。

與此同時,蘄春聯合淘寶、天貓等銷售平臺,為蘄艾產品外銷搭建起快速通道。截至2017年末,全縣從事蘄艾電商的業主超過2000家。全國50多家物流配送企業在蘄春設立分支機構,幾年時間,蘄春一躍成為阿里巴巴“全國電商十強縣市”。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艾都養生商學院內,艾灸師正在進行培訓

在發展蘄艾實體產業基礎上,蘄春同時探索相關經濟聯動方式,如“蒲公英計劃”,即是在艾灸培訓領域,當地採取政府補貼、免費培訓的方式,面向全國各地培養了2萬多名艾灸師,其中有三分之二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艾灸館、康療館,在為全國消費者提供灸療服務的同時,也成為道地藥材——蘄艾的忠實推廣者。如“扶貧牽手行動”,是從2014年起,蘄春把推廣蘄艾種植與推動精準扶貧戰略有機融合,通過引導貧困戶參與蘄艾種植,使2萬多戶實現脫貧致富。2017年初,由李時珍醫藥集團、農業銀行蘄春支行聯合發起的“藥谷領頭雁計劃”,通過實行小額貸款幫扶的舉措,一次性帶動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蘄艾產業,戶平年實現增收8000元以上。

一棵小草,一片艾葉,不僅重新點燃當地做大做強中醫藥事業的信心和決心,更讓蘄春積極推進的大健康產業找到載體和舞臺。

2016年5月,中國中藥協會授予蘄春為“中國艾都”榮譽。2017年5月,經過為期一年的努力,蘄春也正式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國家旅遊局聯合發起的“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成為首批全國15家單位中唯一的縣級城市。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系列報道之二:

雷溪河:昔日“龍鬚溝”,

今日景觀河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呀,好新鮮哪……”

5月15日,美麗中國長江行湖北採訪團來到湖北省蘄春縣城區的雷溪河畔,李馨和一幫黃梅戲票友,即興表演起黃梅戲《女駙馬》。

60多歲的李馨是當地一家企業退休職工,自從雷溪河一期工程完工後,到這兒來唱幾曲黃梅戲,她幾乎是風雨無阻。

談及雷溪河的變遷,她感慨萬分地說,昔日“龍鬚溝”,今日景觀河,別提有多高興了!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有20多年,河裡沒有看到魚兒

據瞭解,40.4公里的雷溪河從上游的黃廠水庫洩洪閘而下,直達長江,流經當地四個鄉鎮,是當地40萬畝良田的重要灌溉來源。

“30多年前的雷溪河,不僅水流清澈,而且到處可見小魚小蝦,河邊楊柳倒掛,風景美極了!”在縣城生活了一輩子的市民龔家新說,感到遺憾的是,隨著這座縣城常住人口擴大到20萬人,幾家重型工業企業相繼落戶在沿河附近時,各種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汙水全部匯入到這條河流。

很快,這條曾經的美麗河流,變成了人見人怕的“龍鬚溝”。

為根治和改善河流的水質,當地黨委政府屢次重拳出擊,採取了截汙、改網等系列舉措,數百次組織城區單位的幹部職工以義務勞動的方式下河清淤……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記得縣委書記、縣長還帶頭下河挑過淤泥。後來很多年間,幾乎每年都看到大型機械化下河作業,淤泥拉了一車又一車!”龔家新介紹說。

窘境——治標不治本,得“傷筋動骨”

“不傷筋動骨,改變不了這個局面!”

城區的唯一河流,竟然成了這個模樣。

不少市民大聲疾呼。當地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連年向縣委、政府提出議案,呼籲儘快啟動雷溪河綜合改造。

面對此情此景,當地歷任執政者也在思考萬全之策。

然而,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擺在他們面前:改造這條全長40多公里、在城區就有15.8公里的河流,必須在全流域全面實現管網截汙、雨汙分流、淤泥清除、立體整治。

否則,又將功虧一簣。

而更讓決策者們擔心的是,這項整治工程除了對河道改造之外,還會涉及到沿河兩岸的居民和企業搬遷,初步測算就需要資金20億元以上。

據瞭解,蘄春縣是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市。過去20多年來,地方“吃飯型”財政狀況,不得不讓歷任決策者們慎重抉擇。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幹?還是不幹?

如果幹,該怎麼幹?如果不幹,怎麼向市民交代?

2013年,新一任縣委、政府班子上任後,向城區市民發放近10萬份調查表,就河流如何整治、拆遷如何實現、截汙如何完成、資金如何組織等實際問題擺上“桌面”,廣泛聽取民意,吸納民智……

與其修修補補,不如壯士斷腕。

經過為期近一年的深入思考,雷溪河全面整治被正式列為政府的頭號工程。

為改變雷溪河水體汙染嚴重,水質較差的現狀,徹底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當地聘請了國內多所大專院校的專家前來把脈問診,共同出招。

人心齊,泰山移

很快,一份逐步將雷溪河打造成多功能生態景觀走廊和宜居宜遊宜業城市空間,使其成為城市品質提升亮點的系統方案出爐。

計劃出來了,每年整治和建設1公里,通過“以點帶面、連片成線”的方式,力爭五年左右時間完成雷溪河城區段的整治改造任務。

在全縣動員大會上,當地一位負責人認為,“不傷筋動骨,不可能完成這個世紀性的任務!”

“要讓子孫後代引以為傲!”

2015年底,當地黨委政府經多方徵求意見,確定了京九大道至漕河四路段全長約2.4公里為雷溪河整治改造起步區。

實施過程中,當地把“溪煥河彩蘄陽新貌”作為此段景觀改造的理念,通過清淤擴卡、截汙納管、環境整治、景觀打造、立面改造等,並深入挖掘蘄春本土文化,形成自然生態、清新雅緻的水岸康體遊憩親水空間。

按照“一帶、三區、十景”結構佈局。“一帶”,指河道景觀貫穿東西的自然遊賞帶;“三區”,即京九大道至七里橋生態景觀區、七里橋至三路橋運動康體遊憩區、三路橋至四路橋文化展示體驗區。

2016年1月28日,農曆臘月間,在冽冽寒風中,雷溪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幾十臺大型挖掘機對京九大道至漕河四路段開展清淤作業,吸引了城區幾萬人到河邊圍觀。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治河為民,還河於民

當地在一期工程改造中,遵循以周邊居民利益為先的原則,除因河道防洪安全涉及總量8400平方米房屋拆遷外,不增加任何房屋拆遷,並在沿河岸北側設置3-4.5米寬道路,可供機動車通行,讓一期改造變為實實在在為民謀福祉的民生工程。

項目自2016年1月28日開工以來,工程建設得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市民的積極配合,整個項目建設各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招投標規範運作,確保公開、透明、公正、合法。

經過為期近兩年的改造,一期工程共完成水域綜合治理,河道清淤擴卡;護岸工程建設;一河兩岸排汙管網工程建設;一河兩岸綠化景觀工程建設;一河兩岸亮化景觀工程建設;一河兩岸房屋建築立面改造;橋樑美化裝飾工程建設等七大任務。

“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9億元,各項目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建設效果達到預期目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讚!”當地住建部門負責人何立新介紹說。

2017年底,雷溪河二期工程改造方案又被提交到決策層的案頭。根據方案測算,二期工程將要投入資金3.7億元,全面完成3.5公里的河道及兩岸綜合改造任務。

2018年3月20日,當地雷溪河二期改造工程涉及的沿河兩岸房屋徵收補償公告正式發佈,各項工作全面啟動。

蘄春縣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過程很艱辛,我們要讓子孫後代引以為傲!”

系列報道之三:

湖北蘄春打造全域旅遊:

“藥旅聯動”崛起增長極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霧雲山梯田景區地處蘄北山區

5月15日,“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北行第二站——黃岡蘄春。

近五年來,按照AAAA旅遊景區創建標準,當地累計投入超過五千萬元資金,對景區的道路、公廁、停車場、休閒步道等一批硬件設施進行完善,讓這個深藏大山裡的小山村變成華中地區獨有的“中國農耕文化攝影村”,五年接待遊客近40萬人次。

蘄春縣旅遊局局長劉盛慧介紹說,這都是當地積極實施“藥旅聯動”戰略,積極推動全域旅遊帶來的變化。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李時珍銅像

一把好牌,亮不出特色

湖北蘄春是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故里。

這裡南臨長江,北依大別山,地處神奇的北緯30度線上。境內四季分明,氣候適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種藥物,見諸當地的就有700餘種,道地藥材種植面積超過35萬畝,是湖北最大的藥源基地。

因為有了李時珍這位世界級文化名人,蘄春也因此成為海內外中醫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早在1956年,當地就將李時珍墓修葺一新。1980年,當地通過“眾籌模式”,向國內眾多醫藥工商企業發起募捐,成功建成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藥物館等固定場館。鄧小平、鄧穎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紀念館、藥物館題名。

1997年,李時珍紀念館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每年都有超過百萬的遊客慕名前來祭拜。

然而,當地出現比較尷尬的一幕是,外地遊客除了能參觀李時珍紀念館、藥物館和墓園外,很難親身感受到與中醫藥文化有關的元素。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蘄艾生產流水線

一把好牌,亮不出特色。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多次深入實地調研,指出要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助推黃岡大別山老區的經濟發展,加快黃岡經濟轉型升級。

在蘄春人的手中,

最好的牌就是“時珍故里養生遊”

很快,一個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和綜合性產業進行系統謀劃,創新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明確創建“一縣一區”(湖北旅遊強縣、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的定性目標和“千億健康旅遊產業”的定量目標正式出爐。

經過持續深入地推進“藥旅聯動”戰略,當地著力推動的李時珍大健康產業基本形成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協會“兩大龍頭”帶動和李時珍工業園區、李時珍國際醫藥港、李時珍文化旅遊區 “三大平臺支撐”的發展格局。

最近兩年,隨著招商局集團、省聯投等實力資本強勢介入,招商健康產業新城、李時珍文化旅遊區各項建設得到快速推進,也讓蘄春的健康旅遊產業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經過五年投入,截至2017年底,蘄春中醫藥健康旅遊項目累計投入350多億元,建成8個核心項目,1個4A景區,7個3A景區,9家3星級以上旅遊飯店,2家5星級農家樂,2個省級旅遊名村,全縣健康旅遊產業呈現生機勃勃、方興未艾之勢。

據當地旅遊局負責人介紹,2017年,實現全縣旅遊接待遊客432.16萬人次,同比增長29.82%,實現旅遊收入29.12億元,同比增長28.95%。

揚長避短,方能做出特色

2018年4月13日,蘄春縣艾晶大酒店二樓會議室。

《蘄春縣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正式通過專家評審。

來自武漢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湖北大學商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專家教授一致認為,這份規劃體系完整,內容充實,成果規範,符合《旅遊規劃通則》的要求。

而此舉,標誌著蘄春高效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17年9月18日,原國家旅遊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公佈,蘄春正式成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在全國首批15家創建單位中,蘄春是唯一的縣級城市,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創建單位。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田群講解蘄艾堂產品

幾年辛苦 終有回報

拿到入場券,既是對當地多年來積極發展健康旅遊的肯定,也為當地的旅遊業態轉換帶來嚴峻挑戰。

幾年來,當地積極適應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的新要求,在新常態下謀劃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按照“策劃為先、規劃為綱、產業為本、景觀為體、文化為魂”發展思路和樹立“山山水水都是旅遊資源、村村鎮鎮都是旅遊節點、一切建設都是旅遊景觀、全體人民都是旅遊形象”發展理念,強力打造全域旅遊。

規劃先行,“點、線、面”結合

當地立足實現重點景區和鄉村旅遊景點一線串珠,著力打造出“醫聖朝拜、醫道養生、運動養生、藥膳養生、國醫國學、中醫藥生態拓展”和“三色”(古色、紅色、綠色)等8條精品旅遊線路,以“李時珍文化旅遊區”為龍頭,一線串聯文化展示、健康體驗、醫道養生、艾草觀光、特色小鎮、休閒度假、藥膳美食、旅遊商品等“八位一體”的旅遊發展格局。

「黄冈发布」“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蕲春

蘄艾產品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緊張作業。

創新融合,特色旅遊行大道

蘄春堅持把旅遊規劃、旅遊項目和旅遊投融資緊密結合起來,實行旅遊與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產業深度融合,作為湖北境內專注新興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他們及時關注到蘄春這片神奇之地,投資100億元打造李時珍健康文化旅遊區。

蘄春堅持把旅遊與民族宗教融合,旅遊與生態農業融合,旅遊與體育產業融合,旅遊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持續走出一條差別競爭、特色取勝、錯位發展的旅遊發展路子,推動全縣旅遊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據胡黎明介紹,景區投入運營後,將利用華中地區最美的健康休閒場地,把類似於“馬拉松”、“鐵人三項競技”等運動引入到蘄春,讓更多的遊客能體驗到健康旅遊帶來的快樂。

近五年,在“華中旅遊博覽會”、“西安絲綢之路博覽會”、“東坡文化節”等知名節會期間舉辦多場蘄春養生旅遊投資項目招商推介會,累計簽約金額113.48億元,撬動各類社會資本近100億元。

旅遊業最大的優勢在市場,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更需要不斷的開拓市場。

當地通過叫響“養生蘄春,中國艾都”品牌,加大旅遊整體形象和品牌的宣傳促銷力度。

2015年和2018年,當地兩次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黃金時段投放蘄春健康旅遊廣告,“養生蘄春,戶外天堂”“中國艾都,養生蘄春”悠揚的旋律唱響在世界各地。

不斷創新載體,充分利用世界艾草、艾灸大會和健康旅遊文化節、全國越野車大賽、全國山地自行車賽、全國庫釣大賽和中藥材交易會等世界級、國家級、省級重大節會、賽事活動的宣傳效應,整合資源,合力推介,不斷擴大蘄春知名度。

抓住紀念李時珍誕辰500週年系列活動和魅力中國城競演的機遇,推廣以蘄春為目的地的黃金旅遊線路,推進與武漢城市圈主要客源地城市的旅遊網站互聯,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去年10月,蘄春積極推動鄂贛晥3省成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合作大聯盟。今年3月,積極推動在重慶成立了泛長江流域養生旅遊合作大聯盟,積極探索首批15家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跨省合作協同發展的新路子。

與此同時,該縣以打通武漢城市圈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別山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規劃建設,健全完善大別山生態文化旅遊區、咸寧南線旅遊合作區等區域旅遊合作聯盟,推動形成統一規劃線路、統一產品開發,統一宣傳促銷、統一監管服務,實現區域無障礙旅遊。

時值紀念李時珍誕辰500週年,作為醫聖故里,相信蘄春一定在國家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大環境下,中醫藥健康旅遊之路會走得更加穩健。

圖片拍攝: 崔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