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近几年来,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看着子女到了适龄年龄,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暗自发愁。农村的一些老辈人,看到这种现象叹道:哎,现在娶个媳妇老婆本这么大,想当年咱们结婚的时候,真的不能比啊。

老人口中所谓的老婆本,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娶老婆积攒的钱,也可以称之为娶老婆的成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过往的数十年中,每代人的老婆本需要多少呢?

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人们普遍比较贫穷。农村人娶媳妇,双方主要看对方的人品,如果合得来的话,彩礼只需要几尺花布就能把新媳妇娶回家了。另外准备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壶即可,如果加上办酒席等费用,大概只需要百十元就可以了。当时工人工资每月大概30-50元,也就是说老婆本只需要2-3个月工资。

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到了7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需要三转一响和32条腿。32条腿分别为一个橱柜+一个柜子+一张桌子+4把椅子+一张床,三转一响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结婚高配。结婚成本大约在800元左右。

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进入80年代,有了电器产品。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地区,开始流行三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娶个媳妇的总成本大概在3000左右,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工人工资。

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到了90年代,上档次的人家讲究家电家具、三金一银一冒烟。三金一银指的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和银镯子,一冒烟指的就是摩托车,结婚花费需要1.5万左右。

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开始流行万里挑一,仅仅指的是彩礼钱,需要一万零一元。如果加上其他的花销开支,结婚成本需要3万元左右。

农村老人讲历代结婚成本,看了泪奔!

而十年后,有一个小品的台词这么说:“城南城西产粮区,万紫千红一片绿”,说的是说的是彩礼需要1万张5元钞票,千张100元钞票,50元的钞票再撒满一片。仅仅彩礼就需要15万以上,如果加上必须配套的房子、车子,结婚成本一般在50万以上。按年收入5万元计算,需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老婆本。

因此有网友这么说: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我结婚却要了爹娘“半条命”!当彼此攀比成分,结婚成为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需要值得我们的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