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奇葩團體:揚州八怪

——

在康熙中葉至乾隆末年的揚州,

活躍著一群“奇怪”的書畫家:

金農、鄭燮、黃慎、李鱓、

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

他們大多出身貧寒,懷才不遇,

清苦、清高、孤傲、狂放是他們的標配。

這群人能書、能印、能畫、能寫,

人們統稱之為“揚州八怪”。

“八怪“是一個奇葩群體,

他們的作品數量多,流傳廣,影響深。

這群體博採眾長,又獨出機杼,

創作出許多別具一格的作品。

據統計,現今世界有200多個展館,

收藏了“八怪”8000餘幅畫作。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八怪”名聲,在當時就“如雷貫耳”了,

其中,李鱓、李方膺、高鳳翰、李勉,

先後被康熙、雍正、乾隆3代皇帝召見

有的試畫,有的授職,有的“交友”,

一時間,這群布衣文人紅得像辣子雞。

八怪的大膽創新,為後人追慕,

近現代的許多畫家也受其影響,

如吳昌碩、任伯年、任渭長、潘天壽、

王雪濤、陳師曾、齊白石、徐悲鴻等。

其中,徐悲鴻更是對鄭板橋仰慕不已,

他曾在鄭板橋的《蘭竹》畫上題字:

“板橋先生為中國近300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

他思想奇,文才奇,書畫奇。”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1

怪傳奇:鄭板橋

——

“八怪”之中,鄭板橋(鄭燮)話題最足,

個性最鮮明,文采也最是耀眼。

鄭板橋,他字克柔,號板橋,

康熙時,他只是秀才,

雍正時,他中了舉人,

乾隆時,他當了進士。

看上去只有換皇帝,他的地位才能升。

鄭板橋曾當過12年的縣令,

在位期間,他情繫百姓,與民同憂,

為官清廉簡肅,視俗禮為桎梏。

為察看民情,他穿便服出巡,

“隴上閒眠看耦耕”,親民若此。

因為清廉愛民,所以當天災降臨,

他第一時間開倉賑災,

不料此舉觸動了上級的利益,

權衡之下,他託病辭官,

回揚州賣字畫去了。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回揚州後,鄭板橋美譽在外,

求字畫的人很多,收入也可觀。

但他的個性卻沒有絲毫軟化,

他痛恨附庸風雅的暴發戶,

厭惡腦滿腸肥的鹽商大富。

這些人即使出高價,他也擱筆不畫。

鄭板橋其畫,取法於徐渭、八大山人,

畫風疏朗勁峭,蘭竹石松菊各具個性;

鄭燮其詩,真摯風趣,關懷民眾,

因而在受大眾的歡迎。

鄭燮其書,歪歪斜斜,

似楷非楷,似行非行,似草非草,

他以蘭草畫法入筆,瀟灑自然,

參以篆、隸、草、楷的字形,

窮極變化,自稱為“六分半書”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鄭板橋是中國畫家中明碼標價賣畫的第一人,

對於賣畫,他一點都不覺得“害羞”:

“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

條幅對聯1兩,扇子斗方5錢。”

送禮物拒收,見銀兩則心喜。

鄭板橋脾氣怪,不為世俗理解,

“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

拗得像藤蔓,倔得像大水牛。

一次,一個豪紳求他題門匾,

那人平日裡勾結官府,幹盡壞事,

鄭板橋厭惡他,寫了”雅聞起敬“四字。

漆匾時,鄭板橋特別叮囑漆匠,

“雅”漆半邊“牙”,“聞”漆“門”,

“起”漆“走”,“敬”漆“苟”。

時間一久,門匾上沒漆的部分淡了,

遠遠望去,”雅聞起敬“成了“牙門走苟”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2

怪才:金農

——

金農少時聰穎,卻屢試不中,

鬱郁不得志後,心灰意冷,

周遊四方,以排遣內心的苦悶。

直到50歲,他才開始學畫,此一怪也。

多年的遊歷,令他積累了淵博的知識,

加上閱歷豐富,書法功底深,

修成一代名家,也不過小菜一碟,

大器晚成,又速成,此二怪也。

金農詩書畫三絕。

繪畫上,他長於花鳥、山水、人物,

還特別喜歡畫奇古、拙樸繁榮墨梅。

書法上,他獨創一種隸書體:“漆書”,

“漆書”橫粗豎細,撇飄逸,捺厚重,

字體呈長方形,頭重腳輕,逗趣好看。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金農名氣不比板橋,

卻是“揚州八怪”之首,此三怪也。

金農喜歡結交朋友,

上至名門公卿、富商巨賈,

下至推小車賣豆腐的貧窮百姓,

三教九流裡,都有他的朋友,

此四怪也。

金農為人至情至性,拿交友來說,

他看不上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些人要想求他的字畫,比登天還難;

然而若是好友,則不論貧賤,

金農都會傾囊相助。

“千金散盡還復來”說的是金農,

天真浪漫的詩人說的就是金農,

不修邊幅的書畫家說的仍是金農,

無拘無束的野逸文人說的還是金農……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3

怪命運:李鱓

——

李鱓曾是宮廷畫師,早年過得順利,

中舉後,順利入宮成了“吃宮廷飯”的畫師,

只是好景不長,不願受正統派畫風

束縛的他,沒多久就被排擠出來。

後來輾轉多地,也當過縣令,

和鄭板橋一樣,因“忤大吏”而罷歸。

最終回到揚州,賣字畫為生。

也順利地結實了鄭板橋,

這二人都當過官,都清如水明如鏡,

都最終卻慘淡收場,

所以,他倆心心相惜,互為照應。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李鱓早年學山水畫,後來崇尚寫意,

在揚州,他從石濤的筆法中得到啟發,

“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大變,

形成任意揮灑,水墨融成的奇趣之風。

有趣的是,

李鱓還喜歡在畫上“長篇大論”地題跋,

參差錯落的字跡豐富了畫面。

寫意花鳥畫亦是李鱓的一技之長,

花鳥畫到了他這裡,題材大大拓展,

花草樹木,日常用具,都被攝入畫中,

在表現上,李鱓破筆潑墨,酣暢淋漓,

同時又兼得工細的嚴謹,富有立體感。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4

怪淡薄:高翔

——

高翔為人淡泊名利,所以他終身布衣。

名如其人,高翔站得高看得遠,

漠視官場的名利之爭,

嚮往山水田園的生活。

作畫上,他關注的也是生活中的小意趣,

山水花卉,亭臺樓閣,園林小景,

表現多用寫生,秀雅蒼潤,自成格局。

在寫真上,高翔亦是能手,

金農、汪士慎詩集開首印的小像,

就是他的手筆。

他的寫真,線描簡練,神態逼真。

其眼,其手,有攝像機的複製功能。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高翔興趣廣泛,他還精刻印,

文人制印,是為生活,是為興趣。

此外,高翔還善詩,有《西唐詩鈔》傳世。

晚年時,他右手廢,左手作畫,

看似逆來順受的生活裡藏著

一個性格羨慕的高翔。

據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載:

“石濤死,西唐每歲春掃其墓,至死弗輟”。

說的是石濤死後,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掃墓,

至死未曾斷過,可見高翔為人為友情意之深。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5

怪悟性:黃慎

——

黃慎幼年喪父,靠賣畫奉養母親。

在他十八九歲時,又寄身寺廟,

他勤奮刻苦,白天作畫,

夜上沒有蠟燭,就在佛光明燈下讀書。

如此“頭懸樑,錐刺股,囊螢照讀”

最終,黃慎修得“詩文、狂草,繪畫三絕”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黃慎2次住在揚州,先後17年,

十里揚州成為他一生的依戀。

這位詩才畫藝俱全的藝術家,

悟性奇高,學什麼會什麼。

他的詩,情韻清遠,如巖絕,煙凝靄積,

著有《蛟湖詩鈔》一書傳世;

他的草書,法懷素,還以狂草作畫,

筆姿放縱,深入古法;

他的寫意畫,將草書入畫

"破毫禿穎",化聯綿為時斷時續,

筆意跳蕩粗狂,“揮灑迅疾如風”,

氣勢猶如狂風掃落葉。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6

怪人:汪士慎

——

汪士慎,字近人,號巢林,別號晚春老人。

早年是個謎,他為人沉默寡言,

從不提及早年事蹟,或家世。

他喜歡彈琴,喜歡喝茶,喜歡梅花,

且將三者融合,成了他生活的寄託。

汪士慎一生貧苦,寄人籬下,

賣畫為生的日子裡朝不保夕,

嚐盡人間冷暖。

他畫梅花,枝葉繁茂,清淡秀雅,

他畫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可惜,時人好古風,

汪的畫作大多賤賣,

好不容易在四十多對的時候,

依靠賣畫的資本買了房,卻得了眼疾。

54歲時,他左眼病盲,仍能畫梅,

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

67歲時,汪士慎雙目失明,

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

盲於目,而不盲於心,

對藝術的執著令人動容。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7

怪倔:李方膺

——

李方膺也出身官宦之家,

曾在多地任縣令、知州等職,

他能書、能畫、能詩,

為官時"有惠政,人德之"

後因遭誣告被罷官,

去官後也只好常去揚州賣畫為生。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不僅自己是“揚州八怪”之一,

他也把“八怪”結實了大半,

與李鱓、金農、鄭燮等往來頻繁。

李方膺工於詩文書畫,

擅長畫梅蘭竹菊松等倔強之物,

託物言志之情溢於言表。

他的畫風注重傳統技巧,又能自成一格,

其畫筆法蒼勁,剪裁簡潔,

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而有意趣。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8

怪使命:羅聘

——

羅聘是金農的入室弟子,

他未做官,喜好周遊四方,

也喜歡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

喜歡描摹梅蘭竹,筆下風物無所不工。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羅聘的畫,筆調奇創,超逸不群。

有趣的是,他還善長畫《鬼趣圖》,

形形色色的鬼態極盡其妙,

他藉鬼怪諷刺社會的醜態。

既是金農的入室弟子,羅聘有大才,

他能詩,著有《香葉草堂集》;

他也善刻印,著有《廣印人傳》。

尤其金農死後,他蒐羅遺稿,整理刻印,

對金農著作的流傳作出大貢獻。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見怪不怪

——

“揚州八怪”的聲名遠播離不開揚州文化,

揚州的濃郁的文化氛圍離不開揚州的經濟。

自隋唐以來,運河開通,

揚州經濟大發展,大繁榮。

揚州是貿易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也是落魄文人的樂土。

'揚州八怪”怪在身世的坎坷,

不平之氣無處宣洩,只好付諸筆墨。

對民生疾苦的同情,

對為富不仁的厭惡,

對封建禮教的蔑視,

對官場的嗤之以鼻,

讓他們不得不“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學習傳統又不是純粹地仿照,

兒時獨闢蹊徑,立意高遠,

不走前人的老路,

而是自立門戶,自成一格:

“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

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

不同於古人,不追隨時俗,

立意新、構圖新、技法新。

筆鋒揮灑自如,

“八怪”反對食古不化,追求個性:

“古人鬚眉,不能生我之面目;

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腸。

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立意高,所以行事與眾不同,

重創新,所以畫風標新立異。

“揚州八怪”個個能書、能畫、能詩、能印,

才華橫溢的他們對官場的奸惡、

趨炎附勢等作風深惡痛絕。

所以寫詩揭露,作畫暗諷刺,

或抒情言志,或反映民生疾苦,

或宣洩內心的憤懣不滿,

一筆一劃,一詞一刻,

表現的都是他們對理想生活的孜孜追求!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今日互動話題·

---

你還知道哪些不合群,行事奇怪的人?

---

揚州八怪,少見多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