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來”到“原創”,促進文化類節目創新升級

從“拿來”到“原創”,促進文化類節目創新升級

2017年被稱為中國電視的文化類節目創新元年,2018年第一季度,《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讓歷史文物成為“網紅”,正在播出的《經典詠流傳》《信中國》成為新的綜藝“爆款”。

  綜藝、劇集、紀錄片……文化類節目在工業製作層面不斷升級,文化表達上不斷創新,在著力開掘中華文化深厚資源的同時,為新時代的電視作品注入厚重綿長的文化屬性。今日中國的文化氣象在節目中找到了窗口,新時代觀眾的情感訴求和文化期許與節目創新同頻共振,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摒棄過度娛樂

  綜觀文化類節目,受眾市場更加細分,節目類型呈現多元是主流發展趨勢。

  近年備受關注的文化類節目,有語言競技類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朗讀類的《見字如面》《朗讀者》《信中國》,綜藝類的《喝彩中華》《傳承者》,紀錄片式體驗類的《百心百匠》《非凡匠心》,演講類的《我是演說家》等。2018年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中,浙江衛視與喜馬拉雅FM共同打造“思想跨年”,深圳衛視也攜手得到APP打造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文化類節目熱潮襲來,首先受益於黨和國家的政策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佈《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確定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管理機構出臺一系列扶持引導的調控新政。堅定文化自信,植根民族文化,推進節目自主創新,摒棄過度娛樂的消費傾向,成為媒體人的文化自覺。

  文化類節目的出現,符合當下的社會期待。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在經歷物質和精神的一系列快消品之後,人們開始尋求慢生活與慢欣賞的新方式。隨著綜藝節目收視群體的擴大,用戶收視思維的成熟,追求真實與慢審美的需求凸顯。此前一段時間,綜藝節目普遍強調反差、緊張、刺激,素人加冕、明星反神化,以選秀、真人體驗的“快節奏”“強衝突”為主要特色。近年文化類節目開始主打“慢節奏”風格,突出清新畫風。東方式的從容與舒緩從一個方面順應了現代人的情感需求,從“快節奏”生活行為向“慢欣賞”情緒體驗的轉換,文化類節目從“詩”和“社會學”的更高層面啟發觀眾,將收穫感、驚喜感、認同感這些相對“慢”與“靜”的情緒感受,用娓娓道來的寧靜方式,帶給觀眾平和溫情的情緒體驗。


  根植民族文化,塑造節目“精氣神”

  如何找準並塑造節目的“精氣神”,是今後文化類節目內容創新創優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

  文化類節目之“精”,直指人文精神與文化情懷。節目創新以文化為基不是簡單地翻故紙堆,挖陳年往事,而是於幾千年文化積澱中,看到人性光輝,看到中華民族秉性,看到人文精神的當代性,這是引發通感的基礎。

  文化類節目應展現創新之“神”。文化自信需要與時俱進的時代表達,在當今文化多元化交鋒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需得到年輕人的認同,拓展其世界影響力,引領國際話語權。節目創新讓傳統文化基因與時代發展潮流相協調,跨越時空,與當代審美價值結合起來,展現東方文化的獨特神韻。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節目創新的根本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把握三個平衡,著力可持續發展

  文化類節目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呼應時代、迭代升級。但目前不少節目仍面臨口碑不錯、收視率難以持續增長,前幾期節目讓人眼前一亮,但新鮮感過後歸於沉寂,缺乏嚴整緊密的敘事和角色分工,只有文化元素的堆砌,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的問題。而過多對“匠心”“感恩”等人生故事的渲染和煽情,也出現了“人情味”表達過猶不及的反作用。因此,文化類節目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辯證地思考其背後的生產與傳播邏輯,重點把握好三個平衡:

  三是把握重點營銷與多元平臺傳播的平衡。某些具有影響力的文化類節目在電視平臺上的收視率不盡如人意,但在互聯網社交平臺上卻迅速走紅,獲得較好口碑。這應引起深思:如何打破單一的傳播格局,形成多元傳播矩陣,尤其在無社交不傳播、無移動不信息的背景下,更應思考節目傳播營銷的重點。

  方寸顯精神,咫尺見乾坤。新時代更需新的“筋骨血”去承載。文化類節目恰逢其時,中國電視人需要繼續充分挖掘傳播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多元的創新路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製圖:蔡華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