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廖靜文先生在《徐悲鴻一生:我的回憶》中寫道:

在西單跨車衚衕齊白石先生的畫室裡,三十多歲的悲鴻和六十多歲的白石先生竟一見如故。

他們談畫,談詩,談文章,談篆刻,各抒己見,彼此有許多相同的看法。但當悲鴻提出聘請白石先生擔任北平藝術學院教授時,他卻婉言謝辭了。

過了幾天,悲鴻再去拜訪白石先生,重提此事,又被白石先生謝絕。悲鴻沒有灰心,第三次又去敦請。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與齊白石

白石先生深深地被感動了,他坦率地告訴悲鴻:“徐先生,我不是不願意,是因為我從來沒有進過洋學堂,更沒有在學堂裡教過書。連小學、中學都沒有教過。如何能教大學呢?遇上學生調皮搗亂,我這樣大歲數了,摔一個跟頭就爬不起來啦!”

悲鴻欣喜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告訴白石先生,不需他講課,只要他在課堂上給學生作畫示範便可。並說:“我一定在旁邊陪著你上課。冬天,給你生只爐子;夏天,給你安一臺電扇,不會使你感到不舒服。”

……

一堂生動的課在‘鐺鐺’的下課鈴中結束,學生們很滿意,悲鴻與白石先生也很滿意。

然後,悲鴻又坐了馬車送白石先生回家。

那匹瘦弱的馬和那位懶洋洋的馬車伕彷彿也感染了他們的快樂,馬車輕快地奔馳起來。到了跨車衚衕白石先生家門口,悲鴻攙扶白石老人下了馬車。

白石先生用激動得有點發抖的聲音對悲鴻說:

“徐先生,你真好,沒有騙我,我以後可以在大學裡教書了。我應當拜謝你。”

話音未落,他便雙膝下屈。悲鴻慌忙扶住了白石先生,淚水湧到了悲鴻的眼眶裡。從此,這兩位在當時享有盛名的藝術巨匠便成了莫逆之交,他們的友誼終身不渝。(以上見《徐悲鴻一生:我的回憶》1982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01-103頁)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書中“三顧茅廬”的懇請、齊白石的憂慮以及最後齊白石感激涕零要給徐悲鴻下跪等等極其生動地細節,不禁讓讀者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

廖靜文此書的影響非常大,1982年8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了70000冊,1983年4月第2次印刷時冊數達到了170000冊,1984年1月第4次印刷時冊數達到了522000冊,2001年10月第14次印刷時冊數達到了573000冊。

此後,2001年山東畫報出版社也出版過一次,2007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又一次改版重印此書。

這些大規模的影響致使徐悲鴻對齊白石的提攜,聘其為教授一事家喻戶曉。

如2013年推出的電視劇《徐悲鴻》就是以廖先生的記載為根據,加以編制而形成的影視細節,生動的再現了徐悲鴻三次誠邀齊白石去大學任教的情節。

至此,徐悲鴻對齊白石的提攜,聘齊白石到大學任教一事幾乎不容置疑。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電視劇《徐悲鴻》情節1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電視劇《徐悲鴻》情節2

(此文字與本文無關,但還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哪有國畫鈐印時宣紙下面不墊東西的?這樣蓋出來的印能看嗎?)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電視劇《徐悲鴻》情節3

(此文字與本文無關,但還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哪有畫國畫用調色盤的?這是高中畫工藝作業時才用的東東啊!拍電視也要稍微專業一點嘛!)

然而,

當事人齊白石的記載卻與廖靜文有所不同。

齊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於1962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白石老人自傳》中如此記載:

“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年),我六十五歲,北京有所專教作畫和雕塑的學堂,是國立的,名稱是藝術專門學校,校長林風眠,請我去教中國畫。我自問是鄉巴佬出身,到洋學堂去當教習,一定不容易搞好的。起初,我竭力推辭,不敢答允。林校長和許多朋友,再三勸駕,無可奈何,只好答允了,心裡總多少有些彆扭……民國十七年(戊辰,一九二八年),我六十六歲……國民革命軍到了北京,因為國都定在南京,把北京稱為北平。藝術專門學校改稱藝術學院,我的名義,也改稱為教授。”(第78頁)

齊白石口述是親身經歷的事件,齊白石的口述與廖靜文的回憶不一致,提到聘請他到大學任教的是林風眠,

而根本沒有提到徐悲鴻。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齊白石像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林風眠像

聘齊白石到大學任教的人是徐悲鴻還是林風眠?

從史料分析與甄別的角度來講,齊白石親身經歷的口述可信度自然比廖靜文未曾經歷過的回憶更具說服力。

因為廖靜文的《徐悲鴻一生:我的回憶》完稿於1982年,文中記錄此事發生在1929年,相距53年,而廖靜文出生於1923年,與徐悲鴻認識是在1942年,結婚是在1945年,也就是說發生此事時,廖靜文並不認識徐悲鴻,而且1929年的廖靜文也只有6歲,她並沒有歷經此事。

那廖靜文對此事的記載是不是屬於空穴來風?是不是杜撰而來呢?我們通過一些圖像資料與文獻史料予以分析。

齊白石的自傳裡雖然沒有提到徐悲鴻聘任他做大學教授,但他的一幅作品《尋舊圖》中卻記載了此事,此圖藏於北京畫院,畫中齊白石題雲:

“草廬三請不容辭。何況雕蟲老畫師。深信人間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風吹。”戊辰秋,徐君悲鴻為舊京藝術院長,欲聘餘為教授,三過借山館,餘始應其請。徐君考試諸生,其畫題曰‘白皮松’,考試畢,商餘以定甲乙,餘所論取,徐君從之。

“一朝不見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海上風清明月滿,杖藜扶夢訪徐熙。”徐君辭燕時,餘問南歸何處,答雲:“月缺在南京,月滿在上海。”作畫寄贈徐君答悲鴻,並題二絕句,猶有餘興,再作此幅。借山吟館主者。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齊白石 《尋舊圖》 年代不詳

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郎紹君主編的《齊白石全集》第十卷《詩文與題跋》中《齊白石年表》之1929年條下,也收錄了一條《作畫寄贈徐君悲鴻並題二絕句》,詩云:“戊辰(筆者注:戊辰年應為1928年),徐君悲鴻北京藝術院院長,欲聘餘為教授,三過借山館,餘始應其請。徐君考試諸生,其畫題曰‘白皮松’,考試畢,商餘以定甲乙,餘所論取,徐君從之。”

這估計應該是廖靜文對這段歷史記載的原型。

另,《齊白石全集》第十卷《詩文與題跋》中也有多首詩文中提到徐悲鴻,並對徐悲鴻的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

《答徐悲鴻並題畫寄江南》

少年為寫山水照,自娛豈欲世人稱;

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獨徐君。

謂我心手出怪異,鬼神使之非人能;

最憐一口反萬眾,使我衰顏滿汗淋。

《徐悲鴻畫馬題句》

昔人畫馬能畫骨,悲鴻畫馬得傳神;

若教伯樂今朝在,此馬能空萬里群。

《題徐悲鴻畫馬》

從來君子揚人善,各借詩文始久留;

此日倘逢唐杜甫,徐君畫馬足千秋。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致齊白石的信札1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致齊白石的信札2

此外,徐悲鴻也有不少信札、作品中記錄了他與齊白石較為親密的關係,如徐悲鴻的《奔馬》,此圖中作者題雲:“白石翁七十八歲生子,字之曰:良末。聞極聰慧,殆尚非最幼之子,強號之曰末耳。故人固無長物,且以遠方,固寄千里駒為賀,廿七年。”而齊白石作為回報,也畫了一小冊頁贈送徐悲鴻,並題雲:“戊寅夏悲鴻道兄在桂林聞予生第七子,遂畫千里駒寄贈,予畫此小冊十頁報之,時初冬也,璜。”可見二人交情之深。

可見,齊白石與徐悲鴻有著深厚的友誼,感情很深,二人互相贈畫,書信往來頻繁,徐悲鴻還曾介紹李可染等人拜齊白石為師,二人屬於忘年交。以徐悲鴻的性格來看,三顧茅廬,慕名去請齊白石繼續在大學做教授,很有可能確有其事。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 奔馬 1938年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齊白石 蝦 1938年

概而述之,歷史的事實可能是這樣的:

1927年校長林風眠第一次聘請齊白石到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任教,雖然齊白石婉然拒絕,但還是經不住朋友們的勸告,最終走上了大學講臺,其詳細原委經過我們已經無法得知。

1928年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改為北平大學藝術學院,當年10月(或11月),徐悲鴻繼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一職,想繼續聘齊白石為教授,齊白石推脫再三,但最終還是又登上了大學的講臺,做了教授。

然而,齊白石在1927年到1929年的狀態如何?是不是籍籍無名,被聘為教授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受寵若驚”“感激涕零”?

1917年,齊白石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賣畫鬻印為生,與北京畫壇著名人物陳師曾相識,併成為莫逆之交。最後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大變畫法。三年之後,1922年,陳師曾攜帶齊白石的作品去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齊白石名聲大起,畫價巨增。

《白石老人自傳》中寫道:

“民國十一年,(壬戌,1922年),我六十歲……我的畫每幅都賣了一百元銀幣,山水畫更貴,二尺長的紙,賣到二百五十元銀幣……還聽說法國人在東京選了師曾和我兩人的畫,加入巴黎藝術展覽會……我做了一首詩作為紀念:曾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誇;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從此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第74頁)

可見,1922年以後,齊白石的名氣很大,畫價也很高,求畫者絡繹不絕。齊白石曾詩云:“一身畫債終難了,晨起揮毫夜睡遲。晚歲破除年少懶,誰教姓字世都知。自注雲:因外客索畫,一日未得休息,倦極自嘲。”可見此時齊白石的名聲之顯赫,買畫者之多。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與齊白石1

徐悲鴻為他三顧茅廬,林風眠更是再三勸駕,齊白石表示壓力有點大

徐悲鴻與齊白石2

而廖靜文在刻畫自己丈夫時,為了突出徐悲鴻伯樂的偉大形象,對此事進行了較大的文學誇張與藝術變形,當然也有所失真,而且其記載此事發生的時間也不對,應該是在192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