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兒童“幸福港灣” “家教下基層”傳承良好家風

守护儿童“幸福港湾” “家教下基层”传承良好家风

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您的孩子有叛逆的表現嗎?”“您和孩子平常都怎麼溝通呢?”6月起,市婦聯、市家教研究會聯合開通的“煙臺家庭教育熱線”,由從事家庭教育相關工作的會員自願義務充當家庭教育顧問,接聽諮詢電話,將為港城家長提供針對性強、靈活適用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案。

家庭教育潛移默化,滋潤兒童的心田。我市婦聯組織以提高家長素質和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探索家庭教育的新規律、新機制、新對策,港城家庭教育環境進一步優化,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家庭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各級各部門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育人體系,形成了以市及各縣市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中小學家長學校、社區家教輔導站等為主體,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家庭教育講師團、關工委老教師家庭教育輔導團為輔助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

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也是良好家風代際傳承的關鍵環節。市婦聯利用市、縣兩級家教研究會、家庭教育諮詢站和輔導站、幼兒園、中小學和社區家長學校構建服務網絡,針對未成年人設計了一系列“小手拉大手”活動載體,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孝德代代傳”、“好爸好媽好家風”宣傳展示、家庭美德建設歌曲歌謠徵集、《我家的文明守則》徵文等活動,使孩子與家長在親子活動中,加深了對家風、對文明的認識和理解。

十三載“愛心大篷車” 資助春蕾女童530名

幫扶一名女童,改變一個人生。5月25日,市婦聯“愛心大篷車”再度啟程,60餘名“愛心乘客”來到棲霞市松山學校,將愛心物資發放到30名春蕾女童的手中,陪伴她們提前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愉快的兒童節。在松山學校的小操場上,當一年級的“春蕾女童”高倩(化名)雙手接過愛心志願者帶來的新書包,眼神中流露出歡喜。“孩子的衣服、書包都是用她表姐剩下的,這次有了新書包,她能開心好幾天。”高倩媽媽感激地說。

從1994年我市全面實施“春蕾計劃”以來,25年初心不改、接力傳承,成千上萬的女童因得到教育、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資助,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春蕾計劃”的實施,得到了千千萬萬普通市民的真情奉獻。其中2006年發起至今的“愛心大篷車”活動,就先後有900多個集體和個人成為愛心乘客,赴7個縣市區、16所農村中小學,現場資助春蕾女童530名,捐贈款物60萬元。

大篷車的“愛心乘客”,既有老乘客、更有新面孔,愛心乘客的變化讓大家看到了大篷車與日俱增的社會影響。愛心車隊從最初的一輛車發展到兩輛、三輛……實在搭不上車的愛心人士自己駕車尾隨其後,組成了小型愛心車隊。從個人參與到團體參與。活動中,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企業以及民間組織自發加入到愛心隊伍中來,煙臺市政協、公安局、邊防檢查站、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三站批發市場、市直巾幗文明崗等先後為孩子們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承擔社會責任。

“愛心大篷車”活動的資助形式由單一發放資助款向更加靈活、多元的方向發展。既資助孩子也幫扶學校,愛心企業為萊山區院格莊街道初級中學捐建了愛心書屋,為學校捐助了乒乓球檯和排球架等校外活動設施,改善了鄉村小學的辦學條件。港務局、市交警支隊第一大隊女子中隊、邊防檢查站等單位和個人在活動結束後仍與孩子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經常以寫信、打電話等方式與孩子們交流,幫助她們解決家庭實際困難,讓女童及家庭真切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