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现在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性冷淡风格,

那么它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极简主义”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去掉花里胡哨的色彩,

去掉引发人们浮想联翩的元素,

用最简单的设计,

最简单的颜色(例如黑白灰),

来呈现自己。

这种设计理念的另外一个层面是:

我希望你见到我时,

不要被我的最表层的衣着激发体内激素,

产生幻想。

我希望你看到我,

只看到我,看到我本身,

然后才能真正了解我本身。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性冷淡理念不仅仅运用于设计,

很多人也用到了为人处世上,

称之为“性冷淡式处事”风格。

即任何一件事情,

先摒除那些附着于其上能引发体内激素分泌,

导致情绪浮动很大的元素,

直指核心,直面问题。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前些日子“爱心妈妈”李利娟事件相信大家都关注了,大多数人在网络上先是大肆谩骂李利娟,再后来大骂当局。一正一反,都是大骂,像极了无头苍蝇,到哪里都嗡嗡嗡乱叫,这就叫没有定力。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都没有定力。

有个词,叫“第一时间思考力”,一件事情出来,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会做什么,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心理学家将这种思考,称之为“第一时间思考力”。李利娟爱心村事件刚被曝光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待一件事情,花在“第一时间”上的思考,越来越少。我们在“第一时间”做出的行为,越来越只是情绪的出口,而不是更深层次思考的入口。

想想你身边的人,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变得越来越情绪化,随大流;是否仅仅只是追求情绪发泄的快感,或愤怒,或同情,或悲伤。而不是真正来自思考的美感。

我们用来思考的路径越来越短,绝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第一时间思考力。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会产生两种路径,一种是最表层的情绪应激反应;一种是真正的沉浸式思考。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李利娟爱心事件被曝光之后,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李利娟是被冤枉的。而惊闻这个爱心村被查出的时候,你的心里第一时间肯定是愤怒:“究竟是有多残忍,才忍心对李利娟爱心村下手。”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中,就必须要做出某种行为,以使得情绪恢复到原状态。

回到李丽娟爱心村事件,当你开始愤怒时,为了平复心情,你就会做出应激反应,比如微博上到处骂,比如跑到武安市政府大楼门前抗议。

这些事做完了,你的情绪恢复到原状态,于是你便认为你已经参与了事情,并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充满正义的。而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仅仅只是被皮层的事件描述刺激到了,接下来一系列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应对自己的情绪,而无关于事件本身。

这就是说,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当我们开始产生情绪时,便会陷入到上一个反馈路径中,所有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情绪应激反应,都是为了消解情绪;唯有当我们控制自己,避免陷入情绪的泥淖,才会产生第一时间思考力,并进入深度思考,得到事件之真相。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第一时间思考力”被废置,甚至于消散。我们就会变成这样:面对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只注重表层体验,注重对情绪的应激反应,而非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1)体验式学习

如今有很多人去图书馆学习,本意是想去一边听歌一边看书,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是到了图书馆,坐了一上午,没翻几页书,一直在刷手机。

翻看朋友圈,你一定会看到关于学习的说说,而且定位是在图书馆。

所谓的知识付费,人们购买的并非是知识本身,而是购买获得了知识的那种学习体验。是的,只是一种体验,体验参与学习所带来的兴奋和自我安慰,并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

越来越少人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深度学习的快感了,绝大部分人只能有一种“嗯,我学习了”的表层体验,但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了。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2)体验式健身

有很多人,办了这么久的健身卡,并且按时去,可是体型并没有什么改变。

原来是因为,在健身房的两个小时,有一个半小时都是在拍照和刷抖音。

只是想要得到“嗯,我去健身了”的体验感,只是想要这种感觉而已,至于有没有健身,那是另外一回事。

越来越少人能体验到健身本身带来的快感了,更大部分人只在在意去过,去过,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健身了。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3)体验式旅行

旅行作家咯味说过一句话:“越来越多人喜欢出去玩,但真正懂得旅行的人越来越少。”

有一对情侣,去丽江旅游,只用了一天,就把整个旅游景点都逛完了,于是剩下了六天,都躺在宾馆里休息。但每天都会发朋友圈,发他们第一天拍的各种美照,显示自己玩的很开心。

他们从未在路上沉醉,被旅行途中的所遇所感动,却营造了一种这样的错觉,他们需要这样的“旅行”体验,因为想展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种畅意生活的感觉。其实,还是虚荣在作怪。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你拥有“性冷淡式处事”的风格吗?

回到李利娟爱心村事件,其实你追求的,并不是事件真相,而是自己站在正义一方的快感,一种虚无的正义感。

米哈里说得好:“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表层了,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虚伪了。”

那要怎么去做呢?这就需要你重塑“第一时间时间思考力”了。

“假定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这是最有效能抑制你情绪暴涨的方式。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假定李利娟爱心村事件是假的,你就会有时间和耐心,等待真相,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当你不被情绪绑架,你就不会做出应激行为,第一时间思考力会主导你的大脑,你才能进入深度思考。

归根结底,这是为了抑制情绪,抑制它控制你的大脑。所以,最重要的,是摆脱情绪的控制,当你离开了这种表层的情绪缠绕,才会真正拥有“第一时间思考力”。唯有当你有了第一时间思考力,你才会有兴趣关注这个问题的解法,而不是借着问题,发泄情绪。

希望你拥有“性冷淡式的处事”风格,“摒除附着事件之上一切引发激素分泌、引起情绪波动的元素,直面事件本身。”如今这个焦躁不安的时代,性冷淡,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