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一份数据调查数据显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晚婚,

甚至是不结婚了。

为什么年轻人都这么恐惧结婚了呢?

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

中国的年轻人,

普遍缺乏恋爱经验和恋爱教育。

在中国过早的恋爱是禁止的,

是不道德的。

于是大多数年轻人,

在进入大学之前,

没有谈过恋爱,

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二十多岁了。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由于长时间被灌输,

恋爱是不道德的观念,

中国年轻人一方面缺乏动力,

认为恋爱是玩物丧志,

另一方面,缺乏恋爱技巧,

不知道怎么表白,追对象,

也不知道怎么和异性相处。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恋爱教育,

是从22岁开始的。

如果你没有早恋的经验,

那晚婚是很大概率的事情。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

不是禁止孩子谈恋爱,

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谈恋爱!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最近热播剧《忽而今夏》,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

女主河洛俏皮机灵但功课欠佳,

男主章远是一个颇为讨喜的学霸,

故事讲述了女主为了男主,

从一个学渣变为学霸的故事。

他们在上高中的时候,

只因公交车上章远英雄救美救了她,

河洛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他,

不因为任何,

仅仅只是单纯的好感。

从此以后,

他便是她的目标,

他学习好,她也努力学习,

为了他,放弃了自己英语和体育的天赋;

为了他,放弃了出国留学的大好机会;

为了他,从倒数第一名奋力变成了正数第一名。

“考上华清”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平时辅导她学习的学霸却发挥失常,

最后她只能孤身一人去北京开始她的学习生涯,

两个人开始漫长的异地恋。

原来是因为考前何洛的舅舅去找章远说了一些话,

扰乱了他的心神,

才导致了他的发挥时常。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在他们一起复习一起学习的过程中,

她的家长一直都在提醒并反对他们交往,

可是却不知道,

如果不是因为章远,

何洛还是那个学渣,

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长不大的女孩。

故事很俗套,但却很真实。

现实中不就是这样吗?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前段时间,被一位妈妈的长微博刷屏,

也是关于孩子恋爱。

女儿14岁,原本品学兼优,

读初二的时候,

爱上了同校的一名初三学生,

父母措手不及。

班主任和父母的态度完全一致:必须分手。

最开始,

他们对女儿讲了一大堆的道理,

苦口婆心,女儿却像着了魔似的,

根本不理会。

父母说东,她就往西,

父母说南,她就往北。

谈话无效后,

他们就没收了女儿的手机,

断了她的零花钱,

出去的时候必须报告,

去哪里、见谁、对方手机号、几点回。

即便这样,依然无效。

最后实在没辙,

就给女儿定了一个规矩:

第一,绝对不能有性行为;

第二,成绩要在第一位。

就像大部分的父母一样,

他们的每一步都成了迫不得已的封杀。

女儿的成绩,从优秀掉到了垫底。

而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也发生了,

男孩带着女儿开了房,

还玩起了彻夜不归。

父母找了一晚上,最后没办法,

上派出所调监控,

发现女儿去了酒店。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领到家后,

父母把女儿揪了过来,

“啪”的就是一个耳光,

怒骂女儿恬不知耻,

女儿歇斯底里,狂摔东西。

父亲怒不可遏,

拿过打冰球的杆子,

将房门反锁,开始打女儿,

母亲被隔在卧室外,

听到里面惨叫的哭声,

心都要碎了。

打完之后,女儿趴在地上动不了,

后背、腿上全是伤,

尾骨骨折,以后生小孩的话只能剖腹产。

其实,从始至终父母都没有一个正面的态度去对待女儿的恋爱问题,

先是拆,拆不了就定规矩,

规矩也有被打破的时候,

就只剩下赤裸裸地发泄怒火了。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家长会有的态度,

这是恋爱教育吗?

不是!这是赤裸裸的剿杀。

在中国,就没有真正的恋爱教育。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很多父母自以为是地认为,

只要严厉禁止孩子谈恋爱,

就能避免一切悲剧发生,

他们以为这是在保护孩子,

殊不知,这是在害了孩子。

16岁的那年,

林奕含爱上了补习班里的老师,

一段充满议论的畸恋。

她心理难受,想求助于父母,

但又不敢正面说,

试探性地问母亲:

“班里有个女生和老师好了。”

母亲只回答了一个字:贱!

她鼓起勇气说:

“我们家什么教育都有,

就是没有性教育。”

母亲反驳:

“性教育是给需要性的人。”

正是这种粗暴蛮横的态度,

彻底阻断了林奕含和父母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勇气。

后来她被老师诱奸,

从那时起,她就患上了抑郁症,

每周固定去接受精神科诊疗,

连大学都无法继续读完。

26岁那年,她在卧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一位高中班主任写道,

“有时我觉得,

中学将影响人一辈子幸福的爱情视为洪水猛兽而拒之校园门外,

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林奕含说得没错,

中国家庭什么教育都有,

唯独没有性教育,

没有恋爱教育。

正是这种缺乏,

父母亲手把孩子送往了毁灭的道路。

他们就像迷路的蚂蚁,

在感情的漩涡里,

到处碰壁,分不清东西,

守不住底线,

也注定保护不了自己。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所以,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错误的教育才是。

与其一味地无效反对,

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们,

“孩子,你谈恋爱可以,我不反对,

但你一定要有原则,要有底线!”

而且,这样的原则与底线,

是能够伴随孩子一生的。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爱需要平起平坐

我鼓励你去追求你喜欢的男生,

但我希望你的恋爱是平起平坐、掷地有声的,

而不是卑微地仰望,

我希望你和他一样优秀,

或者比他更优秀,

而你的优秀,

也能带给他动力和勇气。

就像舒婷写的,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爱需要界限,尤其是“性”

很认同一位美国妈妈说的:

和男孩子一起谈心、玩都可以,

但不能发生性关系,

因为你还承担不起随之的后果。

对我而言亦是如此,

不是我不够开放,

而是你还没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

更是因为在一个谈“性”色变的社会里,

我不希望你在最敏感的阶段,

就遭受社会的白眼。

我想早恋,可惜已经晚了

爱需要勇气,尤其是面对失败时

我希望你鼓起勇气去追求你喜欢的人,

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

爱,就勇敢地说出来,

我们不做含蓄而害羞的中国人。

但是,你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你可能会表白失败,

你也会相处时遇到挫折,

更有可能以失败而结束一段恋爱,

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

当你遇到失败时,

你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而不是惊慌失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