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这般故事

早恋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尤其是长辈,认为早恋影响学业,是“不务正业”,因此长辈大都持反对意见。而青少年却一直是赞成支持早恋,认为年少时候的感情最纯粹,而且可以相互督促进步。的确,有早恋有益并且成功的例子,但是前提是他们能够自律,一直在做着应该做的事情。而对于一些早恋只是为了排解寂寞,过早尝试禁果的孩子来说,却基本上弊大于利。

早恋,这般故事

比如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本来是两个情投意合并且很般配的孩子,如果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感情,我相信一定是大美好的结局。可是因为早早的尝试禁果,并且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导致意外怀孕,然后联手杀死婴儿。最后不仅分道扬镳,而且女主抑郁患病。

早恋,这般故事

在美好的年华遇见美好的人,本来应该是happy ending。可年少的人儿不懂克制,荷尔蒙分泌过多,初次尝试美好之后,忘记了收敛。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结局。

一个小生命慢慢开始孕育,但是他却没有感受这个世界的机会了。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杀害,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但却又无可奈何。作为中学生的他们无能也无力抚养一个孩子,他们自己尚且还是一个孩子,又怎么能照顾好一个小婴儿呢。

早恋,这般故事

作为中学生,他们还不够成熟,还会惧怕老师长辈的权利,然而沙织还是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理智,虽然在我看来她做出的决定不够正确,但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或许这就是最好最理智的决定。一失足成千古恨。年少轻狂的他们犯下了一个错误,然后他们用余生来弥补过错。

她剩下的时光都在自责,给自己背上深重的十字架;患上偷窃瘾,贬低自己的价值;抑郁,企图自杀。作为孩子的母亲,既是凶手也是遗族,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他剩下的时光都在弥补,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拯救花惠,弥补过错;进入儿科医院,挽救孩子。作为孩子的父亲,既是帮凶也是遗族,同样也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不同的是,她封闭自己,渴望被救赎;而他敞开自己,自我救赎。

早恋,这般故事

有人说,这是一个因为一个避孕套而引发的血案,但是我觉得这不是避孕套的问题,作为中学生,这种行为本来就是不被允许的。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但我相信他们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喜欢了,只是年少轻狂的他们还不懂得克制。如果年少的他们懂得克制,那么,现在的他们应该是沏一壶清茶,相对而坐,坐看云卷云舒。可惜,没有如果。

早恋,这般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