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

焦虑是现代人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一种情绪。得到订阅专栏《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的主理人吴伯凡在一次演讲中,分析了现代人的焦虑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些缓解焦虑的建议。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公众号“伯凡时间”整理了演讲内容。吴伯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人的焦虑问题。首先,焦虑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活动留下的垃圾。如今引发我们念头的外在因素越来越多,但凡一个人起心动念,肯定会留下精神垃圾。精神垃圾的总量在不断上升,然而我们处理这种垃圾的能力不仅没上升,反而在下降,于是就引发了焦虑。其次,吴伯凡认为,焦虑的程度主要跟我们的心智管理的能力有关,跟我们的工作量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有时候是负相关的,人们在没事做的时候,反而会有很多焦虑。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一个焦虑的人,并不代表他有很多事情要做,或者即将要做很多事情,有时候反而表示他做的事情很少。再次,焦虑是一种“精神熵”,也就是精神自然而然地趋向混沌与无序、喧嚣与骚动的状态。“精神熵”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里提出的概念。“熵”在物理学上,指的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序、有规则的状态,走向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吴伯凡说,要想避免精神上出现这种状况,就要输入能量和手段,克服“熵增”,制造“负熵流”。负熵的意思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通俗点儿说,就是进行“心智能量管理”。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不幸福、焦虑、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缺乏“心智能量管理”。此外,吴伯凡还提到,焦虑与人们缺乏幸福的能力也有关系。他觉得,如今社会越来越富裕,所以其实人们其实不缺乏幸福的条件,而是缺乏幸福的能力。但人们经常把不幸福归结为缺少各种条件,而很少反省自己有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虽然任何一种幸福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物质条件,比如身体的健康、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等,但我们常常夸大条件的重要性。吴伯凡说,我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常常因为某种心理习惯而被自动清零了,导致我们处于一种心理上的贫困感。这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相当重要、但又看似不稀缺的东西,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上。让我们产生持续焦虑的,不是真的贫困(绝对贫困),而是被比较出来的贫困(相对贫困)。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那怎样才能缓解焦虑,感受到幸福呢?吴伯凡给了几个建议。第一,我们要学会区分焦虑感和紧迫感。什么是紧迫感呢?吴伯凡引用了《紧迫感》这本书里的说法。以拆弹为例,一个定时炸弹五分钟后将被引爆,拆弹人员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分步骤拆解,利用好一分一秒,一步一步拆除炸弹。在固定时间里完成一个目标明确的任务,这就是紧迫感。它能切实地帮我们解决问题。而焦虑感则是没有目的,它会让你不停地纠结与担忧。所以,我们首先要努力让自己走出盲目焦虑的状态,把当下的问题具体化,然后制定步骤去解决,将焦虑感转变成紧迫感。第二,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一个人的心智能量也遵从能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人很容易被无关的琐事绑架,他的心智能量就会因为被过多地耗散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而很难专注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心智能量就是运算能力,而焦虑就像电脑病毒,琐碎的事情就是电脑制造的垃圾,如果这两者太多,肯定会造成电脑运行卡顿。所以,解除焦虑的第二步,就是像华为有句口号说的那样,“绝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浪费战略性资源”,只关注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第三,我们要了解幸福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有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可以看成一个人的物质资源,欲望是分母,欲望越大,幸福度就越低。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比较自足,就不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包装。当一个人没有了超出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欲望时,内心的焦虑就会少很多,幸福度也更高。吴伯凡建议,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果你此刻感到焦虑,不妨把让你焦虑的事情写成一个清单,放在抽屉里,过一个星期再看。你会发现,其中很多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甚至有些事情你都记不清了,因为它们已经自动解决了,真正值得你焦虑的事情特别少。

怎样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总之,吴伯凡认为,你要把自己的心智能量集中到少数有意义的事情上,一旦你坚持下去,就会经历一个改变的过程,从而获得幸福感。你会越来越满意这种状态,焦虑也会逐渐减少。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