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世道變了要想產品賣的好,要掌握傳統及數字化營銷模式

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失敗70%是由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營銷策略決定的,而30%是由企業的營銷組合決定的,市場如戰場,而營銷則是這場戰爭中的主戰場,一旦在這裡失利,企業不死則傷,其重要與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企業營銷:世道變了要想產品賣的好,要掌握傳統及數字化營銷模式

企業傳統營銷模式以分銷為主,以寶潔公司為例,至今仍在採用廠家——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傳統分銷模式。這種層層代理的分銷模式在創立之出效果顯著,為寶潔公司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眾多企業樹立了行業標杆,這種模式因此被廣泛應用。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種傳統分銷模式的弊端日漸顯露,創立這一模式的寶潔公司也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日漸疲軟,不復往日呼風喚雨的風光。

一、傳統分銷模式為何難以為繼?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中間商多,用戶消費成本高

企業營銷:世道變了要想產品賣的好,要掌握傳統及數字化營銷模式

產品從廠家到消費者手中,中間已經被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瓜分了一部分利潤,廣告宣傳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些成本最終都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就導致商品到消費者手中時價格已經翻了一番。

2、資金回籠難,效率低下

傳統分銷模式中,經銷商需將產品分銷到市場,等資金回籠後再將打款給廠家,這就大大降低了資金回籠的速度,這種低效的資金迴流方式輕則為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重則直接導致企業的倒閉。

3、效率低下,服務難到位

這年頭消費者買的不僅是產品,他們更為重視服務的質量,一旦服務跟不上,再好的產品也會因此大打折扣。而傳統分銷層層代理的模式則難以做到這一點,消費者反應的問題需逐級上報,這樣的服務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難有溫度,消費者自然不會買賬。

二、 常見的八種營銷模式

1、體驗式營銷(代表星巴克)

體驗營銷通過看(See)、聽(Hear)、用(Use)、參與(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思考方式的營銷方法。這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體驗才是購買行為與品牌經營的關鍵。

比如,當咖啡被當成“貨物”販賣時,一磅賣300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時,一杯就可以賣25元;當其加入了服務,在咖啡店中販賣,一杯最小要35~100元;但如能讓顧客體驗咖啡的香醇與生活方式,一杯就可以賣到150元甚至好幾百元。星巴克(Starbucks)真正的利潤所在就是“體驗”。

企業營銷:世道變了要想產品賣的好,要掌握傳統及數字化營銷模式

2、一對一營銷(理財保險類比較突出)

一對一營銷,是一種客戶關係管理(CRM)戰略,它為公司和個人間的互動溝通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方案。一對一營銷的目標是提高短期商業推廣活動及終身客戶關係的投資回報率(ROI)。最終目標就是提升整體的客戶忠誠度,並使客戶的終生價值達到最大化。

一對一營銷針對每個客戶創建個性化的營銷溝通。該過程的首要關鍵步驟是進行客戶分類(例如根據需要,基於以往行為等),從而建立互動式、個性化溝通的業務流程。記錄響應(或互動),使未來的溝通更顯個性化。優化營銷和溝通的成本,從而搭配或提供最符合需要或行為的產品或服務。

3、口碑營銷(代表一些APP及電商)

口碑營銷是指企業努力使消費者通過其親朋好友之間的交流將自己的產品信息、品牌傳播開來。這種營銷方式的特點是成功率高、可信度強,這種以口碑傳播為途徑的營銷方式,稱為口碑營銷。從企業營銷的實踐層面分析,口碑營銷是企業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引發企業的顧客對其產品、服務以及企業整體形象的談論和交流,並激勵顧客向其周邊人群進行介紹和推薦的市場營銷方式和過程。

4、二維碼營銷(美業/汽車行業比較突出)

二維碼營銷是指通過對二維碼圖案的傳播,引導消費者掃描二維碼,來推廣相關的產品資訊、商家推廣活動,刺激消費者進行購買行為的新型營銷方式。拍攝二維碼後,常見的營銷互動類型有視頻、電商,訂閱信息,社會化媒體,商店地址等。使用二維碼營銷的10大行業和廣告主:美容護膚品,健康,家用品,時尚行業、汽車行業等。

二維碼營銷的核心功能就是將企業的視頻、文字、圖片、促銷活動、鏈接等植入在一個二維碼內,再選擇投放到名片、報刊、展會名錄、戶外、宣傳單、公交站牌、網站、地鐵牆壁、公交車身等。當企業需要更改內容信息時,只需在系統後臺更改即可,無需重新制作投放。方便企業隨時調整營銷策略,幫助企業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回報。用戶通過手機掃描即可隨時隨地體驗瀏覽、查詢、支付等,達到企業宣傳、產品展示、活動促銷、客戶服務等效果。

5、故事營銷(代表有香奈兒)

故事營銷就是指在產品相對成熟的階段,在品牌塑造時採用故事的形式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並在產品營銷的過程當中,通過釋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輔以產品的功能性及概念性需求,進而打動消費者的心靈,從而保持產品在穩定上升的過程中有爆發性的增長。而成功企業中的品牌聯播與故事營銷效應也有不少相同之處,但企業品牌聯播效應更注重網絡企業品牌推廣,可把企業以故事的形式聯播到互聯網上,從而讓企業做到故事營銷。

特別是在昂貴的奢侈品身上,故事營銷更是起著非常特殊的作用,因為一個品牌的魅力會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而這種獨特的氛圍會吸引某一類目標消費群體的關注與共鳴,並鉤起她們的購買慾望。所以,對於奢侈品這一類有著高附加值的產品來說,“講故事”往往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產品訴求方式之一。就像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國際著名奢侈品品牌Dior所推出的“美女與野獸”主題廣告,就是一個成功的故事營銷案例。

6、飢餓營銷(代表有小米)

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明上,飢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後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想,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但“飢餓營銷”的終極作用還不是調節了價格,而是對品牌產生的附加值,這個附加值分正負。

飢餓營銷運行的始末始終貫穿著“品牌”這個因素。首先其運作必須依靠產品強勢的品牌號召力,也正由於有“品牌”這個因素,飢餓營銷會是一把雙刃劍。劍用好了,可以使得原來就強勢的品牌產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將會對其品牌造成傷害,從而降低其附加值。

7.明星營銷(代表vivo手機等)

明星營銷是指利用著名娛樂圈名人(包括演員、導演)、著名作家、商業名人(報括知名CEO等)及體育界人士等進行品牌營銷。明星營銷起源於三十年代好萊塢黃金時期的明星制,是利用人們對名人的崇拜心理進行的營銷活動。

明星營銷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來增加大眾的關注度,從而達到營銷目的。明星營銷的最大風險莫過於明星本人了。即使是最徹底的背景調查也可能錯過某個隱藏的秘密或個性特徵,而這些隱藏的東西則可能在將來某種惡劣的行徑中體現出來或許可以把這叫做“科比效應”:在2003年科比被指控性騷擾及接下來的官司糾紛之前,科比一直都有著良好的形象並出任多個廣告代言可是一旦醜聞出現,他的名聲就毀於一旦,人氣下滑得非常快。

8.注意力營銷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資源,相反是過剩的,相對於過剩的信息,只有一種資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們的注意力。目前正在崛起中的以網絡為基礎的“新經濟”的本質從本質上講就是“注意力經濟”,在這種經濟形態中,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英特爾前董事長格羅夫說:“未來因特網之爭是爭奪眼球的戰爭”。

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儘可能多的“注意力”,爭奪到足夠數量的“眼球”就成為關係到一個網站乃至一個互聯網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現在被各家網站看成命根子的“點擊率”、 “pageview”就是注意力的數字化形態。表面看來,大家是在一拼點擊率和瀏覽量的高低,實際上爭奪的是網民的注意力。

三、數字時代的營銷,何去何從?

“數字化”對於企業的營銷帶來新的挑戰,企業需要面向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適應新的數字技術和傳播環境探索營銷創新的邏輯,並要學會在數字化時代,與消費者建立深層的關係和沉澱品牌價值。現針對數字營銷需要把握的5大營銷邏輯內容整理如下:

1、失控:瓦解與重建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失控的時代,品牌原有的規則已經被互聯網消費者瓦解。數字時代,企業利用傳統媒體所積累的品牌根基,很可能因為互聯網的一個不經意的小事件而被瓦解。

比如,電商的促銷以及“雙十一”這樣的節日就把很多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瓦解了,很多消費者都是衝著那天的便宜的產品去的,但是“雙十一”結束後,有的品牌可能並不會繼續被消費者關注。

對於品牌而言,面對這種瓦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忠誠度甚至美譽度被瓦解的過程中去思考重建,即如何在數字平臺上沉澱品牌的價值。今天,互聯網讓品牌更加透明化,而消費者與品牌的關係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關係,因此,品牌一定要考慮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化的語境,通過數字化的語境,與消費者建立一種更加平等的互動關係

2、共生共創:粉絲稱王的時代

在社會化傳播的當前,“粉絲經濟”已經成為一個熱點。那麼,粉絲意味著什麼?如今的大眾消費者已經破碎,被分割化了,傳統營銷時代的所謂“大眾”已經不存在了,消費者更多會因為共同興趣、生活方式、態度、內容偏好等,重新進行聚合,精眾的時代來臨。

消費者的需求會在互聯網上表現出來:他們會主動提出需求,甚至參與產品創意,包括提出新的C2B的個性化“定製經濟”都將是未來的趨勢。這就是品牌必須要重視的“粉絲經濟”。

3、無爭議,無營銷

很多企業都擔心在互聯網上會被消費者攻擊,因為信息無限透明化了,其實這種擔心都是多餘的,在互聯網時代,品牌“有性格”比品牌“完美無缺”更能贏得消費者的支持。

如今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希望獲得品牌的真實性,也就是“真性情”品牌,特別是80後和90後,他們認為“不裝的品牌才是好的。”數字時代,所謂的品牌獲了多少專利、得了多少獎,消費者已經不再關心,消費者關心的是你有沒有性格。

因為沒有爭議就沒有營銷,比如360跟騰訊的“3Q大戰”,360和小米的鬥爭;再比如,京東大戰蘇寧國美如此等等,這就是數字營銷的規則,企業要學會主動製造營銷內容和話題。

4、企業需要學會實時化生存

數字時代,品牌是一種對話,品牌還是一種情緒,因此品牌要同消費者展開實時的交流和溝通,進而創造品牌營銷機會。

企業一定要跟消費者進行實時的對話,比如星巴克的賣萌鬧鐘,讓星巴克一直伴隨消費者入眠,並在早上叫醒消費者去星巴克吃早餐;再比如,大家一向認為傳統的農業,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推動農業生產的上下游,包括農資企業等都在開始渠道下沉,抓終端用戶,藉助數字化技術實現營銷模式創新,直接與終端消費者建立連接。

5、內容營銷影響消費行為

數字時代的重要趨勢是廣告公關化,公關內容化,營銷內容化。因此,企業一定要輸出自己品牌化的內容。全球的一些調查數據顯示,

現在有90%的企業和機構都在用內容營銷,內容營銷能夠來產生3倍於傳統營銷的回報率。

數字時代的內容輸出更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正如很多消費者是通過一篇文章而不是通過一個廣告瞭解公司。數字時代,消費者對品牌擁有支配權,消費者自己會創造對品牌的一些想法。因此,在數字時代做營銷,要從產品到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